[欧洲时报记者陈磊报道] 2017年以来,高光明和高有信父子负责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学院德国外派足球训练任务。
2019年已是连续第二年,以中国人牵手德国人的方式共同为中国青年足球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德国青训培训。古广明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来到德国达姆施塔特,并代表俱乐部在德乙联赛出战108次,书写一段传奇。如今,古广明将自己的重心投入到青训领域,在中国的足球热潮中,挖掘和培养真正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近日,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的优秀足球苗子在汉诺威俱乐部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
图为中方学员与汉诺威96青训U15合照。(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陈磊 摄)
古广明之子、此次培训项目总监古维新负责北京和德国双方的协调,他对记者表示:“此次的培训将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联系在一起。我们想要学习、想要进步,因此我们来到德国,不仅仅了解德国足球的知识,还要接触最先进的足球理念,体验最纯正的德国足球文化。我们将会在这段时间模拟一个赛季,让中国学员体验当地球员如何进行赛前期、赛中期、赛后期内所有的训练、比赛、恢复、体测、拉练等等内容。为了能应付此庞大项目,在此次赴德培训中,除了我父亲作为项目顾问、我与体育总监阿希姆·萨尔斯泰特外,团队还有十多位负责各个分项的教练和管理工作人员,他们将密切关注小球员们学习的每一步,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类似大型和具备青训资质的教练管理团队应该只有德甲多特蒙特或莱比锡能比得过我们了。”
不同的文化,同样的激情。足球连接起中德之间的缘分,24位来自中国的足球少年,勇敢地接受了德国足球教育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但在足球领域仍处于发展阶段,不过人们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热情是无与伦比的。
阿希姆·萨尔斯泰特在北京体育大学足球运动学院赴德培训项目中担任体育总监,他之前的身份是沃尔夫斯堡俱乐部青训基地总监,并作为教练员,在弗莱堡、霍芬海姆和沃尔夫斯堡积累了超过700场德甲比赛的经验。现在,他希望将一整套完整的“优才培训体系”用于中国的青训。
阿希姆·萨尔斯泰特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足球市场,但在青年运动员培训方面,还有所欠缺,一味购买大牌球员,无法解决国家队成绩、以及整体足球水平提高的问题。年轻球员在各个年龄段的训练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只有成体系地进行训练,才有涌现最优秀人才的可能。
这24名极具潜力的中国小球员来自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该学院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有多达800名各个年龄段的球员在那里训练。每年,有超过100名的佼佼者能参加各种交流计划,前往捷克、克罗地亚、阿根廷等国家,当然也包括德国。汉诺威俱乐部培训对接人马丁·马德(Martin Mader)对记者说:“中国足球有着极为远大的目标,他们想要举办世界杯,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获得世界杯的冠军。而桂冠的基石,就是这些有着无限潜力和未来的年轻人。”
“目标决定了路径。所以我们看到中国足球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视,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当然,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正确的方法,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古维新认为,中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青训体系,以达成质的飞跃,而德国足球教育中诸多专业和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我们最终目的并不是拷贝德国的成功例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成功道路,中国也不例外,应该打造一条适合中国足球的道路,我相信总有一天到国外足球向我们中国足球学习的时候。”
现年60岁的古广明回忆起当年在德国联赛比赛的岁月,他说,来到德国之后,才认识到我们球员在职业化上的差距。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培训领域,我们的比赛很少,而且缺乏相应的文化。在德国,5岁的小球员就进入到整个足球运动文化之中,在各级别的比赛中茁壮成长,经过一步步培训,以及一层层的筛选,最优秀的球员脱颖而出,进入德国国家队、德甲联赛、世界各地的顶级联赛。
阿希姆·萨尔斯泰特有着数十年的青训经验,他的座右铭是“在速成之前一定要打下坚实的足球基础”。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足球哲学,只有在青少年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些天赋卓越的少年才能在一定年龄之后进入成长快车道;同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球员也无法在真正顶级的对抗中不断进步,站稳脚跟。
“在与汉诺威俱乐部U15的比赛中,中国足球运动学院的小球员们经过数周的培训后,展现出一定的进步,并且以1比2负于汉诺威青训队伍结束赛事,从比赛中再次体现出中德同年球员的差别。”但青训过程的重点并不是赢球而是让年轻运动员有机会吸收经验,如果是败局那就接受败局,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培养球员。“引用已故著名足球教练约翰·克鲁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