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5月14日消息最近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了当前中国足球的诸多问题,并就工资限制、归化、青训、足球的公益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谈论中国足球的疾病。
很多人可以不停地说很多话,但很少有人真正坐下来研究,相关决策层也不知道该听谁的话。
足球在中国充满功利性,这些年来,中国足球还是没有找到病根,没有找准方向。关于中超限薪
向相关领导、中国足协等征求意见时,我表示同意。
现在中国球员身价虚高,再不干涉,就玩不下去了。俱乐部也表示认同,不然恶性竞争下,俱乐部也越来越吃不消。
关于归化优秀的中超外援
要解决足球的根本问题,关键还是要培养本土球员。如果花大笔钱去归化球员,必然会抑制中国足球的普及,抑制国内球员的成长。除了追求短期效益,长远看归化球员没什么意义。
日本曾经有一段时间用归化球员,但是现在回归本土化了,国家队水平也提高了。
谈中性名改革
在国内中性化改革也是正确的方向,但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应该斟酌。在执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和俱乐部的磨合难度。
关于足球的公益属性
职业足球是有公益属性的商业活动。投资人投资足球应该具有一定公益性,但也有商业性考虑,能够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在强调公益性同时,也应该对投资人有相应的保障政策。2010年,我在中超委员会任职时就提出过,是否在税收等方面对投资人的企业有一定优惠等,但因种种原因这些建议没有实现。
校园足球相关政策落地不理想
德国青少年踢足球注册人数为208万、法国为103万、英国为82万。日本高中联赛的参赛球员就有10万人,整个日本大约有100万孩子在踢球。韩国、泰国等也有几十万人踢球。而从1990年到2014年,中国孩子每年大约只有一万人在踢球,这几年可能连一万人都没有。
谈足球纳入必考项目
将足球纳入必考项目并不合理,而且对等其他项目不公平。有人练习足球就是为了高考,说到底也是一种功利足球。现在很多人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踢球目的就是要拿奖杯、当球星、进国家队等。在这种功利足球思路下,中国足球不可能成功。
谈青训和校园足球
现在很多人把青训跟校园足球的概念混淆了。在小学阶段,校园足球是搞普及的,目的是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而俱乐部是搞提高的,应该在校外进行,二者应该有明确划分。
各个足球发达国家的小学阶段都没有校队,也没有以学校为单位的比赛,青训都在校外进行,只有我们在小学就组建校队,搞以校为单位的比赛,结果孩子球没踢好,还影响了学习。
(z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