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3月10日,号称史上“最难预测”的韩国大选落下帷幕,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以微弱优势当选韩国第20届总统。大选虽已结束,尘埃并未落定。已经有韩国媒体戏称“尹锡悦被难题包围,李在明获得了机会”,认为李在明虽然惜败,却收获了重整山河的底气;而尹锡悦虽然赢得大选,但面临许多难以收拾的问题,总统之路将充满坎坷和荆棘。
2022年3月9日,韩国首尔,市民关注选举结果。
一、史上最小票差背后的含义
这次大选被韩国媒体誉为“宪政史上得票率差距最小的选举”。尹锡悦得票率为48.56%,李在明为47.83%,二者差距仅为0.73%,打破了1997年底第15届总统选举中金大中击败李会昌时所创下的1.3%的史上最低票差纪录。
如此激烈的选情,自然与最后关头两大阵营倾巢出动、全力动员己方支持势力有关。尹锡悦与国民之党候选人安哲秀在大选前6天突然宣布联手,试图通过合推单一候选人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希望实现政权更迭的选民;共同民主党也在强烈危机感逼迫下直至最后关头还在努力扩展支持者的外延,比如试图在网络性暴力问题上做文章以争取年轻女性的支持,以及抛出政治改革议题以尽可能多地吸引选民等。不过,与史上最小票差出现的原因相比,其对于未来韩国政局演变的意义似乎更值得关注。
尹锡悦以不过24万7077票的微弱优势险胜,可以说为其日后执政埋下了许多隐患。在目前国会300个席位中,共同民主党及其友好政党一共控制着大约180个议席,尹锡悦上台后将面临严重的“朝小野大”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力量党能否团结在尹锡悦周围是至关重要的。但问题就在于国民力量党内部派系复杂,由尹锡悦亲信组成的小圈子与党首李俊锡的亲信小圈子以及在这次大选中为尹锡悦胜选立下汗马功劳的其他重要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选举期间李俊锡还曾因此一度出走地方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大选胜利后论功行赏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关系使国民力量党不至于分裂将是尹锡悦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尹锡悦以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那么他在国民力量党内就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发言权;但胜选时的微弱优势使他难以获得足以掌控全党的资本和影响力。另外,在新政府中和在国民之党与国民力量党合并后的新党中给予安哲秀怎样的礼遇也是一大问题。大选前6天宣布与尹锡悦联手并因此退出选举的安哲秀,必然要求在新政府和新党中获得相应的地位。但安哲秀与尹锡悦联手对尹锡悦赢得选举究竟做了多大贡献是颇有争议的。在安尹联手后,国民力量党原本期待尹锡悦将以10%的票差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未曾想却成了韩国宪政史上票差最小的选举。当3月9日晚上三大电视台(KBS,MBC,SBS)出口调查结果显示得票率差距极小时,国民力量党选举对策本部长权宁世表示“有点意外”,言语间难掩困惑。因此,作为“出道”不过8个月的政治新人,尹锡悦能否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尚有待观察。
反过来,李在明虽然败北,得票率却紧追尹锡悦,获得了多达16147738张选票,远多于2017年第19届大选中取得胜利的文在寅当时所获得的13423800张选票。共同民主党内同样存在复杂的派系斗争,李在明在党内可以说是与主流的“亲卢派”“亲文派”有着相当距离的非主流派,再加上他本人独特的行事风格,他在竞选期间未能获得“亲卢派”“亲文派”的全力支持,甚至有“亲卢派”“亲文派”在李在明击败李洛渊赢得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格后转而支持反对党的尹锡悦。大选两天前共同民主党党首宋永吉为李在明拉票造势时遇袭一事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民主党内部的派系对立,因为袭击者是支持文在寅政府一直努力推进的《终战宣言》的,在被捕现场还高喊“反对韩美联合军演”等,这些观点表明他应该是共同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但他却袭击了支持李在明的宋永吉,除了从民主党内部的派系对立来解释外,似乎别无其他合理的解释方式。但这次大选的结果却给李在明在党内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使他有了东山再起的资本。这应该也是最终结果出来后他大大方方、干净利索承认败选的底气所在。选举结束后,李在明很快被任命为共同民主党常任顾问。
一片悲鸣的共同民主党在败选后转为由党首尹昊重领导的“紧急对策委员会”体制,以收拾残局。但3月14日,共同民主党国会议员金斗官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李在明将很快重启政治活动,称“能够(带领共同民主党)突破(败选)难关的只有李在明”。同一天金斗官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称“3158名地方选举出马参选者希望李在明(出来主持大局)”,“尹昊重议员应该即刻辞去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职务,选拔新的委员长以对党进行革新,以赢得地方选举”。所谓地方选举,是定于6月1日举行的各道知事、各广域市市长、各区市郡行政首长、各道议会议员、各广域市议会议员等的选举,它将是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党的又一次较量。虽然目前共同民主党内有声音认为让李在明出来主持大局仍为时尚早,但很确定的一点是,李在明借由这次选举的势头俨然已经成长为党内的准主流派。
二、一分为二的民意与撕裂的韩国社会
从这次选举中两位候选人的得票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韩国社会处于严重的分裂结构中。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由来已久的地区对立上,还表现在近年来日益突出的代际对立和性别对立上。
2022年2月15日,韩国首尔,在野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在当地举行总统竞选活动集会,大量支持者到场。
首先是东西对立也就是岭南地区与湖南地区的对立。在现代韩国这种对立结构形成的过程中,既有湖南地区在产业发展和现代化等方面受到差别对待、两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基础,更有选票政治逻辑的推动,即政治精英在选举这一政治机制驱使下有意利用地区对立,由此导致地区对立进一步加深、固化。在这次选举中,这两大地区一如既往地把绝大部分选票投给了特定的候选人。李在明在全罗南道、光州广域市、全罗北道等湖南地区分别获得了86.10%、84.82%、82.98%的选票,尹锡悦在这些地区则分别获得了11.44%、12.72%、14.42%的选票。反过来,尹锡悦在大邱广域市、庆尚北道、庆尚南道等岭南地区分别获得了75.14%、72.76%、58.24%的选票,李在明在这些地区则分别获得了21.60%、23.80%、37.38%的选票。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尹锡悦这次在湖南地区的得票率已经算是创纪录了。李在明则在选举造势时强调自己是庆尚北道安东人,希望能在共同民主党的“不毛之地”大邱市和庆尚北道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双方在选举初期都曾野心勃勃地定下要在对方票仓获得30%以上选票的目标,并为此在竞选活动中煞费苦心,但最终却都落了空。事实证明,地区对立就像铜墙铁壁一样,难以穿透。
其次是代际对立与性别对立。根据三大电视台的出口调查结果,李在明在40-49岁的“40代”群体中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其次是50-59岁的“50代”;反过来尹锡悦在60-69岁的“60代”群体中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他在这一年龄段的男、女选民中分别获得了高达67.4%、66.8%的选票,李在明则仅为30.2%、31.3%。代际差异可谓十分明显。
表格系作者根据韩国三大电视台出口调查结果自制
4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男性选民与女性选民对同一候选人的支持率并没有明显差距,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20-29岁的“20代”群体的男性选民与女性选民之间的鸿沟。“20代”男性选民对李在明、尹锡悦的支持率分别为36.3%、58.7%,“20代”女性选民则为58.0%、33.8%。这也是此次选举中“20代男性”与“20代女性”成为韩国媒体高频词的原因所在。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与双方的选举策略密切相关。国民力量党党首李俊锡作为八零后年轻人,在竞选期间主推以争取“20代、30代男性”年轻人为中心的选举策略,这种策略确实效果不凡,“20代男性”以及“30代男性”被认为对尹锡悦的当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正是这一策略,激起了“20代女性”以及“30代女性”的反感,促使其积极投票支持李在明。在尹锡悦以微弱票差险胜后,这一策略被国民力量党内部人士批评导致尹锡悦胜选优势不明显;被党外人士批评扩大了性别对立,进一步撕裂了韩国社会。此外,尹锡悦不仅在竞选期间提出要废除女性家庭部,当选后又再次确认了废除女性家庭部的决定,认为女性家庭部早已完成历史使命。有批评人士认为“嫌恶女性”的形象将成为尹锡悦政府的“胎生性”负担。与此相反,共同民主党则在竞选期间与大选结束后积极拉拢“20代30代女性”,努力营造支持女性权利的形象。双方的行为都造成了韩国社会两性之争的扩大。
实际上韩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多重分裂和对立结构,最广为人知的有保守与进步之间的“理念对立”和前面提到的岭南和湖南之间的地区对立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正式工和非正式工之间的对立等等,近些年代际矛盾和两性矛盾也日益凸显,进一步加深了韩国社会的内耗效应。而这些对立和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又在选举政治机制作用下被政客利用而不断扩大再生产。尹锡悦在竞选过程中之所以反复强调 “国民统合”,也是对这些重叠交织的内耗性矛盾的回应。他在竞选过程中表达了对共同民主党部分人士的尊敬,声称若当选愿与其共事;在与安哲秀一起发表候选人“单一化”宣言时也重点强调要建设一个“国民统合政府”,以克服韩国社会的痼疾——充满憎恨、排斥和分裂的政治;在赢得大选后对李在明和另一在野党正义党候选人沈相奵表示慰问,称“现在竞争已经结束,大家应该(为了大韩民国)团结一心”;当选首日他在国会图书馆举行首次记者会兼发表当选感言时,背景板上也写着“用统合的力量重新开始的大韩民国”的标语,其中“统合的力量”还特意标记成了醒目的红色。
在尹锡悦3月13日公布的交接委员会组织结构中,除了7个一般委员会外,还有3个特设委员会,其中第一个就是国民统合委员会,第二个是新冠疫情紧急应对特别委员会,第三个则是地区平衡发展特别委员会。很明显,第一个与第三个都是为了解决韩国社会内部的多重分裂结构。历届候任总统都会在交接委员会下成立一些特设委员,以表明本届政府的优先任务和目标。按照惯例,交接委员会下的特设委员会即使在交接工作完成后仍会继续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尹锡悦在公布交接委员会组织结构和人员名单的记者会上再次强调,“国民统合委员会将致力于通过能力出众的国政运营来促进不同地区、阶层和世代的和谐共处,实现真正的国民统合”。
只不过,说易行难。同为保守派的朴槿惠在2012年底赢得大选后,也曾在交接委员会下特设国民统合委员会。然而统合效果究竟如何呢?三年前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委托韩国盖洛普民调研究所进行的“2019年韩国人意识与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多达91.8%的韩国人认为“进步和保守之间的矛盾很大”,85%的人认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之间的矛盾很大”,79%的人认为“富裕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很大”,68%的人认为“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的矛盾很大”,55%的人认为“两性之间的矛盾很大”。而这次选举出现的史上最小票差似乎也在诘问,在民意一分为二的情况下,究竟谁更能代表韩国社会?尹锡悦政府的国民统合委员会究竟能有什么样不同以往的奇效良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三、“政治素人”崛起与被打破的“十年周期”:更加动荡的韩国政治与社会
1. “政治素人”崛起与“建制派”危机?
这次选举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两位候选人都被称为“韩国特朗普”。原因是二者都未参加过国会议员竞选、未做过国会议员。二人被推到政治舞台中央,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它其实反过来体现了韩国民众对议会政治的审美疲劳,对“建制派”的不信任。
有韩国学者对韩国第19届国会(任期2012.05.30-2016.05.29)做的一项经验研究表明,不同政党的国会议员群体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派别对立,以至于在立法过程中经常出现各方相持不下的胶着状态。为了党派利益而牺牲整体、长远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互相掣肘、“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现象更是家常便饭。
与“成熟的建制派”相比,“政治素人”确实能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作为“政治素人”的尹锡悦,能否在克服“建制派”弊端的同时稳妥处理好与“建制派”的关系、平衡各方利益有效地推进治国理政日程,目前还很难断言。
2. “十年周期”被打破意味着什么?
这次选举中,在朴槿惠“闺蜜干政门”的大规模“烛光示威”中一败涂地的保守势力在时隔五年后就得以重夺政权,进步政党共同民主党则未能实现连任目标。各路舆论惊呼,这打破了1987年“民主化”以来保守政党与进步政党之间以十年为周期进行政权交替的规律。
然而,从共同民主党失败的主要原因——导致房价飙升的失败的房地产政策、标榜公平公正却出现前法务部长官曹国女儿大学入学材料造假事件、青瓦台高层利用内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为自己谋取私利事件、执政后期对朝关系陷入僵局等等——以及两党在这次总统大选中的竞选策略和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得票情况来看,这次政权交替背后的逻辑仍然是处在多年来韩国政治各种结构性问题的制约之下的。尹锡悦在3月10日发表当选感言时也提到韩国面临“痼疾式”的超低经济增长和两极分化等问题。
不过,近几年出现的新因素,比如中美战略竞争格局下韩国面临“选边站”压力,全球供应链重组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可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化使民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也使经济民生更加举步维艰等等,这种内忧外患叠加的艰难形势,使得韩国民众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更加缺乏耐心了。
可以预见的是,那些不断变化的民调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本就如流水的民意,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的逼迫下,会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更难迎合讨好,也更难疏通引导。“十年周期”被打破也许不会只是这一次的特例。它也有可能是“十年周期”缩短到五年的一个前奏。韩国政治和社会也会因此整体上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韩国目前的疫情形势。3月1日韩国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次突破20万,自此以后至3月13日,除了3月2日短暂回落到19.88万外,每天新增均保持在20万以上,其中有5天超过了30万,甚至在3月11日一度飙升至38.36万。韩国面积与我国浙江省相似,人口约为5200万(浙江省为6470万),目前总确诊人数却已达到惊人的686.6万,感染人口的比例之高让人触目惊心。尹锡悦在交接委员会下特设的新冠疫情紧急应对特别委员会未来能否在保护民众生命健康和解决经济发展困难方面鱼与熊掌兼得?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疫情和民生这一韩国社会目前最紧迫的问题,难以满足民众期待的话,变化如流水的民意也许很快就会“翻脸不认人”了。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