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ipad 11岁生日。那时我才二年级,是纸笔主持大学课程的时代。
万万没想到,11 年后,iPad 成为大学课堂上几乎人手一台的学习工具,承载着教材和笔记的双重作用。
这个产品命运之曲折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曲折到它可能是唯一一款南辕北辙的苹果产品,曲折到它在行业退潮时成为这个市场唯一的玩家,曲折到如今它还在寻找存在的意义。
2010 年的今天,乔布斯说,iPad 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第三种设备。他坐在沙发上,向全世界展示了 iPad 的诸多价值:浏览网页、发邮件、看视频、玩游戏。
发售后,业界谈的最多的话题其实是数字出版,iPad 也一度带火了一批数字阅读工具和杂志,Flipboard、Zite,当然还有那个著名的先烈——The Daily,结果呢,娱乐至死,iPad 没能拯救数字阅读,也没能动摇笔记本电脑的位置,一度沦为老少咸宜的「沙发」设备。
沙发设备意味着它超长的寿命,意味着用户不需要频繁升级换代。
2014 年,iPad 首次销量下滑。在此之前,苹果推出的 iPad mini 和 iPad Air 没有唤起用户的兴趣。
几年功夫,手机屏幕越做越大,笔记本越做越轻,留给这个中间设备的夹缝越来越小了。
变化发生在 2015 年,这一年苹果发布了 iPad Pro,想把 iPad 变成生产力工具,于是有了更大屏幕、多任务、键盘外设,还给配了一支 Apple Pencil。
Pro 的改进和投入是渐进式的。此后五年,我们在 iPad Pro 上看到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拓展性、跑分堪比 mac 的芯片、越发接近桌面端的交互,以及越发独立的 OS。
没想到 Apple Pencil 成为最有趣的部分——第一代 Apple Pencil 问世的时候,它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件,今天这根笔已经是一根完整的输入设备,深受学生市场青睐。
秒控键盘和光标的支持,应该 iPad 近些年算最大的一次跨越,但这些进化的背后,一直有个隐隐的悖论:iPad 的终点,是不是就是一台触屏版的 Mac?
iPad 的复杂性在于——苹果用了十年时间,以难以想象的产品能力迭代,解决的却是一个大于产品的问题。#iPad发布1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