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罗卡定律〉世界公认的三大定律?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前不久看到一篇小朋友的文章:

我有一个“苍蝇”般的妈妈,每次我一回到家就会问:“喂,宝贝你作业写完了吗?”幸好,我在学校里都做完了,嘻嘻。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在叫我:“吃饭啦!赶快去洗手噢!”果然,妈妈又大声唠叨起来。哎呀,怎么一刻也不停啊!

刚吃完饭,妈妈又大叫到说:“快去整理书包,你明天不上学啦!”我只好乖乖地上楼,到我的小房间整理起来。刚整理不到一分钟,唠叨大王我的妈妈,她“当!当!当!”大步大步地走了上来,妈妈推开门催促道:“快去洗澡,不然明天要迟到啦!”天呐!妈妈的嗓门太响了,我的耳朵都产生回音了!我很不情愿地走进浴室,美滋滋地想着一会儿就能在柔软舒适的被窝躺着了,妈妈的“嗡嗡”声也该消停了吧。

“宝贝,早点睡觉,被子盖好,明天早上早点起床,不能迟到噢!”我刚躺下,又听到了妈妈“动听”的声音……

虽然我知道妈妈是关心自己,是为自己好,但是还是很反感妈妈没完没了的提醒,好像妈妈不提醒,自己就什么都不会做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们喜欢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从吃喝拉撒管到人生规划。然而这密不透风的关爱正在掐断孩子发展自律、自省和自立的空间。

警惕自己变成苍蝇妈妈

有一次出差,在高铁站候车。因为时间太匆忙,只能在站内找了个餐厅,简单的吃个便餐。刚入座没多久,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7-8岁的小男孩落座在了我的旁边位置。

全程,小男孩的妈妈都在喋喋不休:

“来,多喝点水。”

“说了多少遍,你这个坐姿不好。”

“你能不能认真一点?”

“葡萄已经剥掉皮了,吃吧。”

“坐了那么久,要上洗手间吗?”……

直到自己离开座位,那个小男孩依然还沉浸在被过度紧张的氛围内,内心不由的生出了深深的怜惜。

这两位小朋友的妈妈就是典型的“直升机父母”(helicopter parents)。

所谓“直升机父母”,就是父母好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密切监视孩子的一切,并随时准备降落救援,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有永远操不完的心,随时随地介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不愿意看到孩子“受伤害”,不愿意看到孩子“犯错误”,总是时刻关注着孩子,围着孩子转,恨不得替孩子提前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让孩子前途无阻。

过度养育,真的对孩子好吗?

“直升机父母”的卷入和替代行为,其实整体为孩子营造的氛围就是具有强大贬低、否定、怀疑意味的:“你不行,没有我你什么都做不了”。

很多时候,其实孩子的能力已经可以达到了,或是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家长的帮助却会让他们失去这个成长的机会。

比如,孩子摔了一跤,明明可以自己起来,即使是特别疼,忍一忍也没问题。家长如果这时候马上过去,下次再跌倒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就不会爬起来,而是眼巴巴地等着家长来拉自己。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惰性——既然妈妈愿意帮我,我为什么不偷个懒呢?

无微不至的帮助,不仅会在能力上限制孩子的发展,也会在心理上使得他们变得更加脆弱。

长期被家长庇护下的孩子,从来没有在心理上真正地面对过失败——因为每次面对困难,直升机爸妈就会俯冲下来帮他们解决问题。当他们真的要自己面对问题时,心理上的不成熟也会让他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总结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应该有适当的距离,不能漠不关心,也不能过分干涉让人窒息。

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存在感太强,操控欲太强,就会破坏掉孩子自由、轻松的空间,让自己变成孩子眼中的“直升机父母”。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不妨先让自己轻松下来。

孩子的成长不完全依赖于家长,也依赖于他们自己,千万不要让自己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

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温馨、自然、轻松、愉悦的家庭坏境。对孩子只需要默默地关注,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很快出现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帮助和引导,但是不需要家长的时候,孩子又感受不到家长的存在。

最劲爆文

“男抖穷,女抖贱”,习惯性抖腿暗示了什么性格心理?

换个洗发水,女友就发现我出轨了!第六感其实都来自罗卡定律

育儿心理学:孩子吃零食没那么可怕,禁止孩子吃零食才可怕

幼儿园虐童事件屡禁不止,幼儿教师仅仅是心理变态吗?家长请进

成年后,想看《蜡笔小新》下饭的我,现在正哭着吃泡面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