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ypnosiaVX5
2020 年 1 月,Reddit 有玩家发现游戏《CS: GO》中某款 PP 野牛皮肤市场价格暴涨,从不值一文骤升到 60 欧元以上,比特币波动都没这么刺激。
有人说这是某些用户在转移 Steam 钱包资金到新账号上,毕竟没有官方转账途径,只能付出 15% 手续费的代价;
有人说这属于误入洗钱现场,交易背后可能有一个被盗的账号,或一张被盗用的信用卡,及一笔套现得来亟待处理的资金
不管真相如何,该现象说明在 Steam 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确实存在不少别有用心的现金流,交织出一些不为普通玩家所知的晦暗产业。
本以为与这些灰色产业永无交集,但有一次我惨遭盗号,找回账号过程中做了些调查,才发现围绕着一个单纯的游戏平台,竟存在不少台面下的涌动暗流。
过去——被染上菠菜色的饰品交易
丢号细节不再赘述,总之极端傻缺。为了申诉,我去请教了资深 Steam 饰品玩家 B 哥。
拿《魔兽世界》的话来说,B 哥就是所谓的“地精玩家”,只不过他更爱“刀塔”和“反恐”,于是早早转移到 Steam 平台,玩游戏之余,顺带倒腾饰品,慢慢做起了生意,还有了稳定的回头客。
总之 B 哥可能是最熟悉 Steam 诸般门道的人物。当他听说我被盗号,第一句就问:“你的号里有饰品什么的吗?”
“还真没啥贵的饰品,最好的《CS: GO》枪皮肤也就十文钱的样子。但是库里的游戏挺多,按购入价算应该上千。”
“那你这号对盗号者而言没啥价值,你坚持申诉就能找回来。”
“啊?”在我看来,攒了大量游戏的 Steam 账号可是我重要的虚拟财产。
“只是 Steam 库存游戏多,盗号者看来真没啥大用”,B哥解释说,“他们主要惦记那最重要的两个 Steam 游戏——《Dota 2》、《CS: GO》——里头的珍贵饰品。”
B 哥的判断确实有道理。
总所周知,如今人们说 G 胖躺着赚钱,不仅因为他建立了以“打折骗钱”闻名的 Steam 平台,更因为他在《Dota 2》、《CS: GO》等火爆全球的多人游戏里,实装了一套饰品交易玩法:
玩家通过爆肝升级、花钱开箱,可以入手英雄饰品、枪械皮肤;这类虚拟商品能与好友以物换物,或者挂到 Steam 社区市场中公开售卖;而 Steam 会从每一笔交易中抽成 15%。
可能 G 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套“饰品经济”会成长为 PC 平台上唯一被大范围认可的虚拟物品交易体系,带来了源源不绝的利润……和意料之外的问题。
G 胖的微笑不只是打折骗钱、永不数3的微笑,还是从饰品、皮肤交易中抽油水的微笑
一开始,玩家只是单纯通过平台交易互通有无;后来 B 哥这类“地精玩家”入驻,炒股投资一般倒卖饰品,但也不超出玩票的范畴;直到博彩入场,事情就变得复杂与晦暗起来。
如大家所知,赌博是个不好的事情,被几乎所有政府限制。也许是为了逃避监管,博彩网站便选用 Steam 市场中价格相对恒定的饰品皮肤充当等价物,而知情人士也开始用“菠菜”一词指代有关赌局。
找到方法掩人耳目,饰品博彩业就慢慢发展起来。2016 年有报告显示,饰品博彩网站中有 45% 提供电竞博彩业务,45% 主营轮盘赌、猜硬币等赌博项目,10% 则专攻模拟开箱;单电竞博彩,就牵涉了约 800 万美元的资金流动 [1]。
在 2016 年,使用皮肤、饰品参与电竞博彩已然成为行规,所占份额达九成以上
蓬勃增长的博彩业催生了对饰品、尤其是珍惜饰品的巨大需求。玩家手里的珍贵虚拟道具,比如龙狙,比如炽炎战斧,除了炫酷好看,除了物以稀为贵,更在赌场上意味真金白银,怎么能不招贼惦记?
于是什么“战队缺人来加好友”、“喜欢你的饰品想要交易”、“点击链接赠送免费皮肤”的花样套路就在 Steam 上层出不穷,不管受害者有没有珍惜饰品,总之先把号骗到手再说。“图饰品不图游戏”的说法,由此而来。
参与者需要授权博彩网站访问自己的 steam 库存,用通货(皮肤、饰品、或干脆就是美刀)交易给网站换取筹码,再下注赌输赢,事后再兑换回皮肤。但因为赔率设置等规则存在猫腻,最后赢的只能是庄家。
博彩反过来也影响了正常的饰品交易,在 B 哥的顾客里,就有买饰品拿去下注的。不过 B 哥始终对博彩这事不敢完全苟同,与之伴生的盗号会给做生意带来风险不说,更关键的是:“菠菜就是个赌嘛,千万别玩。有人说小赌怡情,但一旦玩上,80% 的人就会变成大赌。”
“我见过太多家破人亡的了。”B 哥最后感叹。
这话我没敢接。
现在——式微的博彩和新兴的租号
2019 年 12 月,学者 Nancy Greer 专门发了篇论文回顾饰品博彩的发展历程。她比对数据,发现大不列颠地区青少年参与游戏饰品博彩的比例正在下降:2017年,有 11% 的受访青少年曾参与了电竞博彩,2018年,这一比例锐减到 3% [2]。
英国那头饰品博彩风光不再,国内出现了类似的情况。B 哥吐槽说:“事实上,现在菠菜代币涉及的游戏,只剩下《Dota 2》了,而这游戏的饰品价格似乎还在阴跌。”
“不应该呀?电竞赛事越办越大,游戏饰品也在推陈出新,菠菜怎么会不景气呢?”
“你想,一个游戏饰品要成为菠菜代币,至少需要交易限制少、游戏影响力大、饰品无绑定,缺一不可。” B 哥回答,“而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 Steam 游戏越来越少了。”
比如《CS: GO》,2018 年 3 月施行了“7 天交易冷却”的限制措施,皮肤被买下后的 7 天内,无法再次流通。每天经手成千上万皮肤的博彩网站被这个举措弄得够呛。
其实 Steam 与博彩网站的斗智斗勇从 2016 年就开始了
《Dota 2》虽然没有严苛的交易限制,但其人气被多款 MOBA 竞品大幅分流。玩家少了,看比赛的人也少了,赌局自然不复往日热闹。
自 2016 年以来,《Dota 2》就在缓慢流失玩家。最近一次玩家数大幅上升是在2019年年初,原因可能是“自走棋
被称为“刀牌”的《Artifact》一度看起来颇有前途,刚发售时,甚至出现过“一张斧王卡价格破百”的“炒股”盛况。奈何这款游戏设计有问题,被玩家迅速抛弃,大批量的卡牌、饰品交易自然无从谈起。
而从 2017 年开始走红的《绝地求生》(PUBG),推出饰品、开箱系统后过了一段时间,就似乎察觉某种危险的气息,在 2018 年 5 月一刀切禁止了玩家间物品交易,用粗暴手段封堵了流通途径,让吃鸡饰品避免沦为新兴代币。
在 PUBG 官方插手前,游戏里的稀有平底锅甚至被炒到 19 万人民币
就算在最近的《Dota2》赛事中,仍有疑似“博彩局”的现象出现,但从大势来说,饰品博彩已显颓势,甚至 B 哥也在考虑着从中抽身。
但哪里想到,不给上一个灰色产业丝毫面子的 《PUBG》,却凭一己之力意外催生了下一个灰色产业。
当年《PUBG》火爆,许多玩家慕名吃鸡,其中不少人此前并没有接触过 Steam,也许是懒得注册,也许是单纯嫌贵,于是选择租用现成账号。此外,《PUBG》还招来大量外挂“神仙”,他们为避免自己大号被封,也选择租购小号疯狂搞事。
某些租号网站的业务横跨国内网游、Steam 爆款、热门手游
网游租号本是个历史悠久的老行业,但叠加上爆款《PUBG》的强大话题效应,就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到异常庞大的玩家群,造就出惊人的账号缺口。有需求就有利可图,而涉及到钱就有人动歪脑经。
盗号者再一次粉末登场,这次他们不图稀有的高价值饰品,而是谋求尽可能多的 Steam 账号,造成了更大范围的破坏。
仅仅在《PUBG》游戏内和 Steam 平台上,盗号套路就花样翻新出无数种:恶意链接污染评论区、高仿网站钓鱼诈骗、游戏外挂内置木马……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PUBG社区管理”等恶意链接又一次污染了 Steam 社区推荐
这批盗号者甚至能“线下开展业务”。他们说服某些黑网吧加入产业链,不仅在特供操作系统、Steam、加速器里开展租号、卖号业务,还在网吧电脑里安装些不可告人的小玩意儿,专门窃取玩家账号信息。
如果玩家密保措施不完备,去这类网吧约等于羊入虎口,轻则游戏封禁,重则账号遗失,搞不好遗失账号还会被改造成“共享单车”,摆到网吧里供人租用……
这还不是盗号产业的终点。打开电商平台搜索“Steam 找回”、“Steam 申诉”,就会出现一大批代理解封业务。这些店铺收费从几块钱到几十块不等,有的要求顾客先提供基本信息,再代为执行申诉流程,有的采用远程桌面工具,直接操作用户电脑提交申请。
所以就存在这种可能,不法分子先窃取账号,修改密保信息,把账号租售出去;再装作“老牌游戏申诉公司”,哄失主花钱消灾,然后用已经掌握的密保信息把账号弄回来。如此来回倒腾遗失账号,当真是“一韭两割”乃至“一韭多割”。
没想到寄生在 Steam 上的灰色产业竟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租号盗号比饰品博彩还要浪!面对上述种种乱象,不少玩家甚至相信现在不仅是保有昂贵饰品才会被盯上,账号里有个《PUBG》就足以招贼惦记,纷纷从库中删除《PUBG》保平安。
未来——没有最夸张,只有更魔幻
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即使已经造成过不少混乱,但 Steam 灰色产业从业者仍想着搞更多的事,甚至有本事“与时俱进”,翻新出堪称魔幻的新套路来。
比如在饰品博彩这条脉络上,2018 年《CS: GO》官方采取措施打击饰品博彩后,有些境外博彩网站眼看肉要烂在锅里,脑洞大开推出了 VGO 皮肤。
什么是 VGO 皮肤?翻译某些网站说明如下:
VGO 道具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每个使用智能协议产生的 VGO 道具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能被轻松检索到,交易透明度高。你可以使用 VGO 体系中的“v 钥匙”打开“v 箱子”,获取“v皮肤”,用于收藏、交换、售卖。
某款 VGO 皮肤
除此之外,不少 VGO 支持者还反复标榜这套玩意儿有“即时交易”、“无交易限制”、“库存无限”等优点,总之比普通《CS: GO》皮肤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言外之意相当露骨:VGO 是更好的博彩代币!
当然 VGO 支持者们常常对某个事实语焉不详,所谓 VGO 皮肤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枪械皮肤,它们并不能在《CS: GO》或任何一款游戏中使用,换言之,VGO 压根没有一丝一毫的实用价值。
没有卵用、牵扯“区块链”等高概念、目标是充当等价物,这些要素放在一起, VGO 的真面目呼之欲出:这不就假装成游戏道具的野鸡加密货币吗?
最近有报道显示,有台湾人偷电挖矿,收益约 2000 万新台币,偷电金额却高达 8500 万……
我觉得构想出 VGO 的那些人真乃灰色产业界策划鬼才,竟能从一度流行的“币圈神话”中得到启示,找到办法突破《CS: GO》官方围堵,从盗窃饰品、赌局牟利的程度,一步跨越到吹泡泡、收智商税的境界。他们此前一直折腾饰品真是太屈才了,应该趁早进军虚拟货币领域,去割币圈大佬的韭菜去。
所幸玩家们早就对博彩投机、“币圈神话”有所警惕,一眼看穿了 VGO 的智商税本质,至少在国内的《CS: GO》社群里,VGO 没有掀起太大波澜。要不是查资料时读到 Nancy Greer 的论文,其中专门说到了 VGO,我还真想不到这玩意儿在国外曾引发过关注。
虽然 VGO 离我们很远,但仍需要警惕未来出现类似的东西。玩家对《CSGO》饰品交易玩法的正常需求,已经间接催生出 VGO 这种怪胎;万一有游戏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设计出类似 VGO 的虚拟物品,到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说完饰品那边玩弄高概念的奇葩 VGO,再来看看租号这边的前沿迷惑操作。
2020 年新年伊始,“波兰蠢驴” CD PROJEKT RED 用官方微博发声,称有人克隆了《赛博朋克 2077》的官方网站,又买了竞价排名,在显要位置公开叫卖。
这波高仿网站恶意营销不仅碰瓷了“波兰蠢驴”的《赛博朋克2077》,还把牵连了一大批知名游戏,包括而不限于《只狼》、《荒野大镖客:救赎2》、《死亡搁浅》、《底特律:变人》……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克隆网站无一例外指向某个叫“XXX游戏管家”的诡异平台。
在我看来,XXX游戏管家无疑是个流氓软件。在测试电脑上一打开XXX游戏管家,它就悄咪咪关闭了 Win 10 防火墙,一声不吭地安装了 Steam、Epic、Uplay 等游戏平台。
这一系列惊奇操作,让我回忆起前些年“某数字管家”、“某禽类管家”那表面替人着想、实则反客为主的流氓神韵。
仔细察看软件功能,更发现XXX游戏管家似乎在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莫不是志在成为租号界的战斗机?
故作贴心地静默安装各大游戏平台后,XXX游戏管家开始给我推销“共享”、“独享”两类账号,均承诺“终身使用”。
不消说,这些都是来路可疑的账号,区别只是需不需要忍受登录冲突的折磨;而消费者即便用上了这些账号,也因为不持有账号初始申请邮箱,分分钟可能被改密码,丧失账号使用权。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XXX游戏管家作为一款疑似流氓软件,出租着没保障的游戏账号,大部分游戏标价还高得惊人,几乎跟正版软件的原价、打折价持平!
这就厉害了嗷!假设 XXX游戏管家提供的是它自己申请、自费充入游戏的账号,按游戏售价出租一个号至少能做到不亏本;如果把一个账号租给多个人,或用非常手段夺回帐号后再次出租,就能轻松实现一本万利,连卖石油都没这么赚!
XXX游戏管家上某些游戏的租用价格。虽然有不少游戏略低于市售价格,但这样买来的东西可不是自己的
想想这距离《PUBG》的租号盗号狂潮才过去没多久,就有 XXX游戏管家这等怪胎横空出世,自力打造软件,恶意营销强行推广,意图把所有 PC 主流游戏平台玩家骗一起坑了……所谓“魔幻现实”,说的大概就是这种事情。
结语
从饰品博彩到 VGO 皮肤,从租号盗号到 XXX游戏管家,可以发现这股围绕 Steam 的涌动暗流中,那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的恶劣基调始终一以贯之,但其思路逐渐刁钻、手段日益夸张,每隔一段时间就鼓捣出个新套路,仿佛要永远折腾下去。
为啥会这样啊?
我猜也许是每天都在壮大的 Steam 玩家群体让不法分子嗅到了钱的味道。
有数据显示,2019 年是中国单机游戏用户暴增的一年[3],原因可能是 Steam、Epic 等平台的迅速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更多新玩家涌入 Steam,他们搞不好就是不法分子眼中的新一茬韭菜!
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3]
但新朋友加入社群也意味着新的希望。只要我们玩家联手确立正确的消费观,面对诱惑做到不为所动,确保安全措施十足到位,遇上问题找官方客服沟通解决,又怎么会留下可趁之机呢?
剩下的,就是坚定追求本真游戏趣味的初心,静候市场规范化的那天到来。尽管我们仍会与形形色色的灰色产业共存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未来可期。
资料来源
[1] Grove, C. (2016b). Understanding skin gambling. Narus Advisors.
[2] Greer, Nancy & Rockloff, Matthew & Browne, Matthew & Hing, Nerilee & King, Daniel. (2019). Esports Betting and Skin Gambling: A Brief History. Journal of Gambling Issues. 43.
[3] 伽马数据:2019中国游戏产业年度报告。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杉果游戏的立场。
该文章属于杉果新媒体团队原创栏目,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原创视频节目,@杉果游戏官方微博、@杉果娘 Sonkwo。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游戏的东西,欢迎关注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