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段时间,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团队所研发的智织物让外界直呼惊奇。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团队所研发的智能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柔软的织物上,可以显示出图案,文字等一系列的内容。
而在这一项柔性织物可以显示的情况下,这一项技术会在未来带来不一样的显示交互方式吗?让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1、二十世纪早期
在二十世纪的开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在全球掀起浪潮,机械打字机、机械式计算机在全球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
在人们的使用上,信息间的通讯就是通过机械的运动进行记录,在这一时期,机械式打字机在纸上打出一系列的文字,进行消息的记录。而除此之外,在当时,还有诸如机械式计算器进行对纸带进行打孔记录,而通过打孔的纸带,人们又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其中的做法就是将打孔的内容设置为1,将非打孔内容设置为0,而在打孔纸带通过的时候,其两端将会进行通电,牵动机械式结构的运行,最终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的纸带
2、二十世纪中期
时间来到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埃尼阿克的诞生,埃尼阿克的诞生意味着计算机从此前单一的、为特定用途所打造的计算机成为了过去。
以埃尼阿克代表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在交互上,依然是采用诸如穿孔纸带和一系列的指示灯及机械结构进行交互,并且完成程序的输入、输出等一系列的操作。
而在此后计算机的发展也逐步的进行,第二代计算机将主要的元器件由真空电子管替换为晶体管,有效的提升了算力,但是在交互上,还没有非常显著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逐步变得小型化,并且随着阴极射线管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小型化成为了可能,但是在此时,计算机尚未出现我们现阶段所熟悉的图形化界面,大部分的操作都需要使用命令行元素和键盘的输入,最终在显示屏上出现交互的内容。
而在微型计算机推出后,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Lisa是世界首台图形界面计算机并且配了鼠标,虽然在这一个阶段苹果所搭载的麦金塔系统还是相当之简陋,但是其在此后,图形化界面加上鼠标指针的精准操控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还是延续着,并且在对我们现阶段还是影响重大(图形化界面和定点操作)。
3、二十世纪末期及现阶段
时间来到了二十世纪末期,在这一时期,全球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第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落地不断的推进着交互的进化。诸如在电脑操作上,屏幕进行内容的显示,鼠标进行精确的操作,以此为代表的Windows 98等系统逐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而在移动通信方面,第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普遍没有更多的交互内容,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拨打电话。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演进,以GSM/CDMA为代表的二代通信技术、以WCDMA/CDMA2000/TD-SCDMA为代表的三代通信技术出现,使移动通信设备也有了更多的内容传输能力,而随着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通信设备也可以在显示屏上查看更多的内容,拥有更进一步的内容显示能力,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在移动通信设备查看web等内容成为了可能。但是在这一阶段,我们的交互大部分是通过手机的按键进行交互,与电脑相比较,其交互过程还是较为复杂,并不够直观。
而在以iPhone为代表智能手机推出后,其屏幕拥有更进一步的显示能力,并且在其中图形化界面配合手指的触控,可以实现以往手机所无法做到的直观化、便捷化的操作。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让其他方式的交互成为了可能。
例如在智能手机上可以使用语音助手进行语音交互、又或者在游戏主机上可以利用动作进行隔空的交互,可以说现阶段的众多设备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交互,而是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交互。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大部分的交互都是依赖于触觉、听觉的输入、再到视觉的屏幕输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屏幕目前还交互的一大核心。我们现阶段的屏幕也经过了阴极射线管、LCD、OLED等一系列的发展,在未来还有mini-LED、micro-LED等一系列的新技术,而这些显示技术也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
4、想象未来
根据介绍,此次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团队所研发的智能织物,其利用了织物在编织是所天然形成的经纬线,利用研制两种功能纤维——负载有发光活性材料的高分子复合纤维和透明导电的高分子凝胶纤维,通过两者在编织过程中的经纬交织形成电致发光单元,并通过有效的电路控制实现新型柔性显示织物。
而在电场通过后,配备显示材质的线材就会被激活,形成一个个的像素点,比起可以实现多种的显示效果。
在现阶段,这一种智能织物可以显示简单的图案和文字,并且可以利用其它设备进行输入输出,并且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可以想象的是,随着这一项技术的成熟,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织物就实现显示的交互,在普通的衣服上一抬手就可以看见交互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上面进行触控等操作。
从近期来说,这些显示织物一旦成熟,可以在安保、环卫、医疗等场景进行更好的利用,通过显示织物更好的标记使用者消息,而从长远来看,这些织物或许会随着电子传感器的小型化。让使用者将其作为一个更加大、更加方便的交互设备作为使用,从这一方面来说,未来的交互或许仍然会是输入、输出的形式,但是其交互的过程会更加之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