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本拉登是怎么死的

一、本•拉登是怎么死的?

今天的话题有点特别,在写这个话题之前我对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的那起轰动全球的恐怖主义事件非常模糊。至于本•拉登是不是那起事件的主谋我其实也不太确定。

那年,我还在上中学,脑中只有数理化语外,也没有走出家乡的小镇,对此事的关注只限于听说而已,当然后来也没有特意去关注这件事。

今天不讲911事件,我特别想说的是奥巴马政府是怎么组织策划这次斩首本•拉登行动的。

本话题的灵感来自《远见:如何做出对未来有利的决策》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科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约翰逊在书中不同的章节大幅描述了美军击杀本•拉登的决策过程,让我大开眼界。


本•拉登藏身之处

二、发现本•拉登藏身之所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2010年,话说从911事件后的近十年来,美国对本•拉登的追捕行动从没停止,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在收集相关线索。

一天他们通过线人发现了一名位于本•拉登核心圈中的通信员,他的名字叫“科威特”。

接下来的几周,中情局特工一直在跟踪这名通信员,发现他去了一个地方。这是一座带有院子的三层别墅,房子四周围墙有四米多高。此建筑占地面积大、安保严密,并且从外部窗户里看不到房间里面的人和物。

中情局判断此处应该住了一个大人物,而且很可能美国十年来的头号恐怖组织敌人本•拉登,不过他们还不敢完全确定。

而此别墅位于巴基斯坦的小城阿伯塔巴德,距首都伊斯兰堡仅有60公里。

三、确认和收集情报

2010年8月美国中情局找到这个目的地后,他们开展了进一步的情报收集工作,过程非常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卫星监视,高空观察

利用卫星图像24小时对此处进行监控,他们确实发现一个高大的人物,因为•拉登身高有一米九,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阶段二:利用“坎大哈”无人机侦查

他们希望看到本•拉登的照片。

阶段三:进一步侦查

中情局特工在附近雇佣一个巴基斯坦人,让他买下那座神秘别墅附近的一栋房子以便监控。而这个人的穿着和打扮必须和当地人一致,这样他不会受到怀疑。

据说美军还利用了尖端激光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检查窗户的细微震动,然后把震动转化成声音,从而窃听房间里的说话内容。

四、奥巴马的选择

最后提交到奥巴马手中的有四个行动方案:

1.同巴基斯坦方面采取联合行动

否决,保密是关键,绝对不能透露此次行动。

2.使用B-2隐形轰炸机向目标地点投放炸弹

否决,确认本•拉登本人的DNA是关键,轰炸很可能会破坏本•拉登的DNA。

而且经过进一步判断,需要30枚精确制导导弹才能摧毁目标建筑物以及建筑物内的所有地下设施。

3.无人机“定点清除”

否决,确认本•拉登本人的DNA是关键,轰炸很可能会破坏本•拉登的DNA。

虽然利用试验性高精度制导导弹直接袭击“目标人物”,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建筑物及其周边社区所造成的连带损失。但此方案最大缺点是和方案2一样。

4.特种兵坐直升机秘密潜伏实施抓捕

需要绕开巴基斯坦方面的雷达检测,秘密飞入巴方领空。虽然风险大,但这是奥巴马最终的选择。

此计划由麦克雷文提出,他是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驻五角大楼的司令长,本次行动的总策划。

五、演习

1.全尺寸真实建筑物模拟

2011年4月7日夜,两架隐形“黑鹰”直升机靠近了一栋三层建筑物。建筑物外是一个院落,四周是混凝土围墙和带刺的铁丝网。在夜幕的掩护下,一架直升机在屋顶盘旋,海豹6队的一支小队索降而下,占据屋顶。另一架直升机将另一支小队送至院内。几分钟后,两支小队的成员重新登上直升机,消失在夜空中。

该建筑及其院落同阿伯塔巴德目标建筑物的规模完全一样。在奥巴马决定最终攻击方案之前,麦克雷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出特别行动小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问题。

2.真实气候环境模拟

几个星期之后,参加上次演习的同一团队集聚内华达州的一处军事基地——这里的海拔有4 000英尺,与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建筑物的海拔高度几乎一样。

六、做最坏的打算

在策划此次杀本•拉登的决策过程,有人注意到麦克雷文对此次行动做了最坏的打算。

他对每一种可能的失败都做了后备计划,对后备计划失败也做了后备计划,还对后备计划的后备计划做了后备计划。

他们考虑了行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1.直升机中途是否需要加油?直升机坠落了怎么办?

得出的结论是:回来的时候还是要加的,途中的加油区必须选好。

在实际任务中,他们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就是4米高围墙形成的气流导致直升机失控,坠落在本•拉登住所的庭院内,幸好没有人员受伤。

但直升机一架直升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他们也考虑到了。任务结束后,他们在坠落的直升机内放了炸弹,当起飞到足够安全距离后,引燃炸弹把它炸毁,以免泄露直升机的机密。

2.住所内遭遇抵抗怎么处理?

美国军方一直就突袭行动进行红队研判分析,模拟海豹突击队在类似情况下遭遇的各种抵抗:“女性武装人员,用长袍遮蔽自杀式背心的人体炸弹,藏在‘蜘蛛洞’里的叛乱分子,乃至埋有炸药的建筑物等。

3.本•拉登死后怎么葬?

他们研究伊斯兰教丧葬习俗,避免因对本·拉登的尸体处理不当而引发温和派穆斯林的愤怒。

4.为什么选择海葬?

因为没有哪个地方会接收本•拉登的尸体或者为他建一个坟墓,而且坟墓会给以后的圣战分子提供殉道者的基地,葬入大海那他们便没有聚合的地方。

5.当地的温度和气压

他们还考虑了在该海拔高度以及预期气温下,直升机可执行何种任务。在执行任务时,直升机的最大载荷是多少?

6.基因指纹

提前从本•拉登的亲戚那里获得了基因,便于第一时间确认本拉登身份。

7.地缘政治

2011年3月21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宣布了一项皆在强化“北方配送网络”的合作协议。从后面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个协议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巴基斯坦对美国产生敌意这个最不利的情景而设置的。

为什么怎么说?

因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而美国没有经过巴基斯坦同意就进入它的领空去杀死一个人,虽然这个人是本•拉登,巴基斯坦最终会理解为什么美国要这么做,但是美国必须考虑到最坏的结果:美国的盟友巴基斯坦将这次行动视为一种背叛,并采取报复行动。

所以,必须考虑到这种最坏的情况,而“北方配送网络”的合作协议就是为阿富汗美军提供了一条不经过巴基斯坦的补给路线,从而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

8.需要从本•拉登住处拿走哪些东西?

在杀死本•拉登后,情报队员就搜寻了本拉登住处里的电脑设备、日记和个人物品。

这些宝贵的信息可以把基地组织一网打尽,而且凭此可以找到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

9.本•拉登如果举手投降,杀还是不杀?

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对本•拉登是格杀勿论的。

如果活捉本•拉登,那怎么处理他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无论是审判,抑或有其他恐怖分子会想法设法救援,还是他意外病死监狱,会有人道主义者怀疑是否美国从中暗杀,这些都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奥巴马可能等不及。

奥巴马为什么非得行动呢,有原因说当时他面临连任的压力。如果此次行动成功,对他连任有相当大帮助,我想即使这不是最主要因素那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0.执行任务时被巴基斯坦军方发现怎么办?

美军在附近部署了战斗机,随时起飞应对巴军方干扰。

这样的后备计划我这里当然穷尽不了,以上只是公开或者半公开的部分。

七、采取行动

2011年4月28日,最后一次会议。

会上每个人都发表观点,只有两个人反对,一个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另一个是美国前副总统拜登,第二天盖茨改变主意。在击杀本•拉登成功后,拜登也对奥巴马的果断赞赏不已。

2011年4月29日,奥马巴宣布开始行动,日前定在4月30日。由于天气原因,任务推迟一天至5月1日。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1日,当地时间凌晨,两架“黑鹰”直升机和两架“支努干”直升机开始行动,“支努干”直升机搭载的是此次行动的指挥员,而两架“黑鹰”直升机上载有24名特种部队队员,分为两组,每组12人,大多数为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

为了避免巴基斯坦的雷达监控,美军对路线进行了优化,直升机保持低空飞行。

在到达行动地点后,一架直升机意外坠落到本•拉登住所的庭院内,幸好没有人员伤亡,随后另一家直升机在房子附近着落,队员破墙而入。

放弃原先计划好的两队分别从屋顶和地面进攻的方案,两队都从下面进入屋里实施追捕。

首先他们看到了“科威特”,直接一枪打死,而后杀死了本•拉登的一个儿子,碰到女人和小孩则直接捆绑起来,最后在三楼卧室发现本•拉登,进屋直接头上和胸口各一枪击毙,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动作。

接着突击队员用裹尸袋把本•拉登尸体拖到楼下,然后他的照片被拍下来。接着开始测量本•拉登的身高,由于没有带卷尺(唯一没有考虑到的一些情况),只能让一个差不多身高的队员躺在边上测量。

随后美国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向白宫报告,本•拉登已经在行动中被铲除。

行动持续了38分钟,随后本•拉登尸体被装上一架直升机运走。

身份核实是非常重要的,现场用了两种方法:

1.面部识别照片对比,并且照片通过安全电话传回白宫。

2.快速DNA对比确认。

美国时间2011年5月1日星期天晚上11点35分,奥巴马总统终于宣布美军已经完成铲除本•拉登的任务。

5月2日,海豹突击队员将本•拉登尸体运送到阿拉伯海北部卡尔文森号舰上,他们遵守伊斯兰传统,在本•拉登被射杀后12小时内,将尸体葬进海里。


八、我的思考

如何做出对未来有利的决策,在奥巴马政府这次击杀本•拉登行动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在《远见》这本书,约翰逊把这次行动当做教科书级别的案例,而且此案例本身确实非常吸引人,让人大呼过瘾。

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最不利事情的预判,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必须考虑到最坏的结果,而且为此做相应的准备。如果做不到这一步,当它来临的时候,以前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参考资料:

1.

2.

3.《远见:如何做出对未来有利的决策》,史蒂文•约翰逊,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1月出版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