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由来不羡瓦松高——由来不羡瓦松高修辞手法…

古城的巷子里,有几栋民国时期的老房子;白墙黛瓦,江南的建筑风格;在那一轮轮的瓦脊之间,长着大大小小的瓦松。

古巷比较忙碌,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只是这些出现在小巷子里的人不是来观赏瓦松的,甚至也不是来观看古巷的,他们只是匆匆而过,在瓦松下面匆匆而过。谁会在意屋顶的瓦脊中的那些矮小的瓦松呢。

瓦松是一种植物,初唐文学家崔融在《瓦松赋》中这样描述:“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然而,很有意思,在一般文献资料中,瓦松不是作为植物来描述的,而是作为一味中药来介绍的。说这小小的瓦松,具备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等功效。我看着这一串的药用功效,心中生出了许多感慨。想到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那么,能够从瓦松中吃出那么多的药用功效的,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啊!显然,我们的先人,是有慧眼与勇气的,他们不仅没有忽略屋顶上的植物,竟然还将这些植物视为可以医治自身疾病的珍贵药材。试想一下,从一株株小小的瓦松中,去探索、发现、实验、确认那么多药用功效,要经历多少时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工程啊!我望着屋顶上那一株株小小的瓦松,在心里向我们的先辈献上一份真诚的敬意!

瓦松有很多有生动有趣的别名,如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瓦塔、瓦葱、塔松、兔子拐杖、石塔花、狼爪子、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等等。读这些名字,也能感知到我们的先辈对于瓦松是多么的喜爱,把一棵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植物,叫得那么诗情画意!别的不说,单单那个“松”字作为它的名字,就凝聚了人们对它的崇敬与热爱。松是什么?松是常绿乔木,高大,挺拔,耐寒,坚强,与梅,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把代表伟岸的“松”字赋予长在瓦脊上的微小的植物上,显然,是寄托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感了!

瓦松虽然受到广泛尊重,获得众多点赞,但也受到不少吐槽。唐代的郑谷就对瓦松不以为然,在他的《菊》诗中明确表示: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认为瓦松虽高,是借了瓦屋所至,不值得羡慕。还有人认为,瓦松虽然也是松,却“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什么用途。我以为,郑谷对于瓦松的不屑是他的胸襟不够开阔,菊花虽然值得赞美,也不能因此贬低瓦松呀,菊花有菊花的可贵,瓦松也有瓦松的可爱!如果我们的胸襟够大,完全可以包容万物的。至于说瓦松太微小,没有用途,那纯粹是无知了,如我前面所述,瓦松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呢!

不过,无论多少人如何贬低或吐槽,瓦松还是瓦松,它们依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坦然自若的活在瓦脊之间,不消极,不气馁,不失落,默默的坚守在那里。瓦松还真有松的风格和品质!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