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论文报告列出了本次历史任务的细节。
据发射前几天新发布的论文称,中国火星探测器可能计划于火星西北部的某一区域着陆。
该论文在上周发布于《自然天文学》杂志,由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的研究员撰写,突出了中国欲同时将轨道飞行器与巡视器送入火星的主旨。
这一论文揭示了有关“天问一号”的更多新细节,概述了它的预定着陆区、研究目标以及飞行器的仪器名称。
该论文着重强调这次任务的历史性质,其不仅代表“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任务,更是第一个同时发射轨道飞行器与巡视器的探测任务。
(2011年11月,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的“福布斯”探测任务一同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失利,而所有的飞船碎片都落回了地球。)
艺术插图:中国第一辆火星漫游车“天问一号”着陆(图片编辑:中国国家航天局)
本次发射任务将于2020年7月23日进行
“天问”意为“问天”,取自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的一首同名诗。相关文件指出,该发射任务将搭载长征五号火箭,预计在七月底或八月初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升空。目前,据非官方消息所知,火箭将在7月23日左右发射。
该火箭将于2021年二月抵达火星轨道。与此同时,美国国家航天局的毅力号(NASA's Perseverance rover)和阿联酋的希望号(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Hope orbiter)也在筹备最近的发射任务。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火星漫游车着陆前会在轨道器上停留两三个月。天问一号预定的火星着陆地点是和1976年的维京二号(Viking 2)着陆器降落地点相同的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这个平原是火星历史上遭受的一次巨大撞击而形成的超大盆地。根据之前关于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地的报道,这是研究人员在伊希地平原( Isidis Planitia)和埃律西昂火山(Elysium Mons)之间的区域选定的一个候选着陆点。
2020年7月17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图片源自:中国航天局)
低海拔地区降落意味着航天器有更多的时间与大气层摩擦进行减速,使之安全着陆。北纬20到30度之间也有充足的阳光为约530磅(240公斤)的巡视器提供动力。并且相对平坦的地表面也利于巡视器行走。论文指出,此次任务也受益于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的工程遗产。
“天问一号”预计运行约90个火星日,又或称朔日,其质量几乎是中国“玉兔2号”探测器的两倍,后者目前在月球背面进行第20个月球日。论文称,“天问一号”轨道飞行器将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同时还将进行为期一火星年的科学观测。(一个朔日比一个地球日长约40分钟,一个火星年是687个地球日。)
该探测器将在极地轨道上运行,用于绘制火星的地貌形态和地质结构,同时还将使用火星轨道地下探测雷达仪调查火星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根据新报的相关报道,它还将测量火星的电离层以及电磁场和引力场。
探测器将使用其自带的地下勘探雷达来调查火星地表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 它还将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的组成以及火星的气候和环境的特征。
文章的作者之一是“天问一号”的首席科学家万维兴。遗憾的是,万维兴在探测器即将发射升空的之前的五月去世了。《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月发表的一篇讣告称,万是世界领先的太空科学家,也是中国行星科学计划的先驱。 他的名字叫“Weixing”,字面意思就是“卫星”。
除了详细介绍了万在太空、科学和学术界的职业生涯外,他的讣告还让人们更多元地了解到万的其他兴趣。讣闻作者永伟(音译)回忆说,万经常熬夜看英超(English Premier League)或意大利甲级联赛(Italian Serie A),有时会让他无法顺利参加第二天早上的学术会议。
作者:Andrew Jone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