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做事效率低,时间不够用?5招让你成为做事麻利的人

“小钱老师,我是一位职场新人,每天从早忙到晚,依旧堆积了很多工作,同事们都说我工作效率太低,我该怎么办?”


前几天,一位女生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她迫切想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


实际上,不只是职场新人,学生、自由职业者、全职妈妈、创业者,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做事效率低的问题,很多人都把原因归咎于能力不足,事实并非如此。


做事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好时间管理,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没做好,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什么很多人都学习了时间管理,做事的效率依旧没有提升?


因为没有打好时间管理的基础,学习再多的方法,都是事倍功半。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中介绍的观点和方法,让我对时间管理有了新的认知,它就是《把24小时装进钱包里》。


这本书的作者纪元,是效能管理专家、自由培训师、咨询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早期的鸟儿社群发起人。


2005年开始致力于时间管理、习惯养成、行为改变等个人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近万人提供过时间管理咨询,优化超过25000张时间表,平均为每人每周节省了13.7个小时。


作者在书中指出,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管理方法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匹配自己当下需求的“巨无霸”,而不是罗列所有时间管理方法的“全家桶”,要从入门开始打好基础,人然后一步步进阶。


那么,新手如何打好时间管理的基础,成为高效能人士呢?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5个方法:


一、一次只做一件事

做事效率低的人,估计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明明在工作,做着做着就打开了聊天界面,或者网页,等到回过神的时候,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工作还有很多没完成。


计划1个小时写完一篇文章,结果不知不觉就打开了手机,刷短视频、看八卦新闻、刷朋友圈,一篇文章2个小时都没写完。


因为分心,导致我们无法一鼓作气地完成很多事情,进而降低了做事效率。


作者说,要想高效率做事,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从开始做到完成,努力保持专注。


时间管理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做事的效率,方法要优先服务这个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训练自己的专注力,鼓励自己能麻利地做事。


如何才能避免做事的时候不分心呢?


作者建议,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在纸上,放在桌面上显眼的位置,反复提醒自己,当下应该做什么,其余事情都不用考虑,用这样的方式训练自己的大脑,每次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避免分神。


二、使用“两种计时器”

作者说了,除了一次做一件事还不不够,还要有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等不起的紧迫感。


这就需要两种计时工具——正计时增强时间的流逝感,倒计时增强临近截止的紧迫感。


有了这两种工具,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会更强烈,也会增强自身的专注力。


开始一项任务的时候,启动正计时器,告诉自己,要开始专注做一件事了。


任务完成以后,按下计时器,记录自己所花费的时间。


如果用时过长,从中找出原因,以后尽量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如果用时短,之后在做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少安排一些时间,更有助于合理规划时间。


使用倒计时器的时候,我们能感知时间的流逝,产生紧迫感,告诉自己减少分心。


研究表明,人类能够专注的时间,30分钟内最佳,最长也不要超过60分钟。


因此,我们可以先尝试一段时间,找到自己的最佳专注时长,然后按照这个市场设置倒计时的时间,会更有利于高效完成任务。


让自己需要专注的时间短一些,每天专注的次数多一些,少量多次,实现“碎片化专注”。


三、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做好时间管理,同样需要“三思而后行”。

第一思: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很多人都习惯制定计划,但为什么多数人的计划都无法实现呢?


因为没有明确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比如你计划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写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很不具体的计划,即便1小时能写完,你也会用整个中午的时间写文章,也不觉得时间很宽裕。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的一个典型案例。


帕金森定律,是指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内容,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想要能专注高效,一次任务一定要短小。比如20分钟写好文章的大纲,20分钟寻找文章的素材,再用1小时写完文章。


如果一项任务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每次利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一小部分,会更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


第二思:明确行动的结果

除了明确具体的行动以外,还要给它的结果定义一个清晰的边界。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陷入完美主义。


比如计划1个小时写完一篇2000字的文章,结果写完第一段以后,发现语言不够优美,于是删掉重写。写了一半,又发现有些表述不是很恰当,又回过头去改,结果2个小时过去了,一篇文章只写了一半。


如果不给任务规定一个清晰的边界,我们就会在细节上过分纠结,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做事的效率。


如果我们计划1小时写完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不要求文字有多么优美,只要完成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过分纠结细节,能顺利完成任务。


做事之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就会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结束工作,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

第三思:列出行动的步骤

作者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很容易掉进河里的,把路先铺好,心里才不会慌。


做事之前,如果没有想清楚步骤,边做边想,对大脑是极大的挑战,也很容易分心。


为了避免分心,在具体行动之前,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步骤,提高做事效率。


比如写文章之前,我们可以在大脑里构思一下步骤:首先要在XX网站或者书中找选题,其次是思考文章的结构,第三步思考文章用到的素材,第四步要列提纲,第五步开始写文章。


当有了这个清晰的步骤以后,写文章就是“按部就班”,不用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能有效避免分心。


四、杜绝周围环境的干扰

经常有人抱怨,工作环境太嘈杂,导致自己无法专心工作。


作者指出,相比别人的打扰,分心更多的是来自我们自己。


桌子上摆放的饮料、零食,耳机里播放的音乐,手机上的各种信息提醒……都在企图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一旦分心,我们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事情,之后还得努力重启,继续未完成的事情,这个过程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外界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自身的状态,书桌、办公桌上,除了学习用品和工作用到的材料,其余物品一律不放。


专注工作的时候,关闭手机、电脑端的信息提醒,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断网。


当我们断绝了能让自己分心的物品以后,即便想分心,也找不到对象,只能继续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提高做事的效率。


五、让其他人监督自己

作者指出,要提高做事效率,除了自己做出努力之外,还要找别人监督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在收到额外的关注之后,努力和效率会上升。


比如,你告诉领导2小时之后,交一份产品的汇报PPT,即便领导不站在你身后,你也会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这就是监督的力量,通过他人的监督,能对自己起到督促的作用,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和专注度。


总结

做事效率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并不是因为能力有限,或者经验不足,而是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


《把24小时装进钱包里》一书告诉我们,时间管理有很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阶段的人,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时间管理经验的“小白”,只要按照文章中介绍的5个方法实践,打好时间管理的基础,就能提高做事效率,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