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3s news 2016-04-25 01:30336022
徐科
今年满21岁的徐科,头上闪闪发光、令人羡慕、贴着标签的光环(富二代、网红、年轻女性创始人),拥有价值上亿的公司。
在网络上,搜索“ERA”、“徐可”这两个词眼,你也能找到大量借由媒体之手披露出来的,有关这位姑娘神乎其技般的传奇人生。ERA上,基于地图的任务或活动的发布
1995年出生的她,去年5月创办上海讯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踪科技”)。两个月后,这个团队推出了一款名叫ERA的LBS应用。产品试图让人们基于一张地图,发布线下活动或任务,并以一定的奖励机制,促进陌生人间的社交往来。
围绕着ERA和徐可,也迅速获得投资人的关注。去年6月,ERA在面世前就获得来自新生代创投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同年9月,ERA再获由祖禾资本领投的Pre-A投资;今年1月,团队完成由紫牛基金傅盛,以及新锐投资人张泉灵参与的A轮融资。ERA在短时间里估值破亿。
也许其中种种,离不开绑定在她身上的优势和运势。但在我今年年初第一次见到来北京参加一场活动的徐可时,除了感受到从她身上散发出的优人气场之外,还通过短暂的交流,发现她对于创业有着独到的执着。比如徐可坚信LBS的价值,这方面的好产品,一定有机会切中人们的刚需。
对ERA,以及对讯踪科技团队发展的好奇心,驱使我决定利用最近的一次机会,到他们上海的办公室和徐可好好聊了一回。无所谓摘下高帽或摒弃光环,本就落落大方的徐可给我深刻的印象,而我也得以有更清晰、客观的视角,报道徐可,还有讯踪科技的现在和未来。
ERA转型,中国版Ingress“地球入侵”要来了
ERA并未如我想象的那样,在一个封装的地图生态中攒聚非常高的社交人气。因而,我带着质疑首先从这款产品切入了采访。徐可说,ERA因为未达到预期所以准备进入转型阶段,而另一个他们着手开发的新产品,类似Ingress的“地球入侵”就要来了。
如果你还不清楚Ingress是什么,可以到网上科普一下那些国际上的铁杆玩家对这款游戏应用的痴狂。大体而言,“地球入侵”会像Ingress那样,让来自两个不同阵营的用户,基于一张被渲染的地图,通过定位导航连接现实世界,然后以各种游戏技巧占领现实地标形成虚拟控制区域,并以此形成竞技。但我关心的不仅仅是“地球入侵”这款产品会有多好玩,还有徐可对于创业近一年来的教训、收获和计划。
3sNews:ERA并没有大家预想的那种活跃度,这款产品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徐可:对,ERA的用户量虽然很高,但DAU非常惨烈。这也是为什么这款产品要转型了,它马上要从一个“to C”的产品,转化成一个平台化的东西,以SDK的形式分享出来给其他开发者调用。
ERA的团队,现在全部调到“地球入侵”做前端和后端的数据中心了。原有的ERA本身我们不会对它做太大改动,也不会投入太多精力。
3sNews:你觉得做ERA,从中得到哪些经验教训,或者更积极的一些东西?
徐可:我觉得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产品没有深度就会预见这种情况,没有人会留下来,没有什么东西会驱动他留下来,因为什么内容也没有。
我们最初做ERA的时候想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说拍脑门就去做了。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在错误的Timing下想要试探人性的事情,最终导致教导用户的成本很高,风险也就极大。这是我们在最开始忽略的一点,其他的我觉得没有太多问题。
3sNews:辗转去做中国版的Ingress,你们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徐可:我始终坚信基于LBS的社交,或者说基于LBS的互联行为,不管是游戏也好、社交应用也罢,都是未来的主流。所以我们想通过一个像Ingress的产品,换汤不换药地驱动用户基于LBS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
比如“地球入侵”我们认为它是很好的脱宅神器,而且我们会在Ingress的基础上,做更多突破性、创新性的东西,把更好的游戏元素融入到产品中,来增强用户体验。
3sNews:“地球入侵”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何时面世?
徐可:我们正在进行内测,测试玩法什么的。但正式上线还要等一段时间。包括在地图数据和技术层面,我们是跟高德合作,等他们OpenGL 2.0的开放,我们会基于这个引擎在真实地图上进行三维渲染。这个引擎非常重要,相当于高德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开发者去做三维应用和游戏了。
3sNews:如果一切顺利,你对这个新产品有哪些期望?
徐可:首先还是得看“地球入侵”面市后它的DAU情况。如果用户多了,数据价值一定会被体现出来。
比如说更多的用户轨迹数据能否帮助图商合作伙伴进行众包测绘,或者基于用户在游戏中的位置规律,合理去做一些广告和事件营销,都是值得考虑的事情。但对于变现的问题,我们不急于求成,推进地太快,只当是吃了点糖却成不了我们的干粮。
融资杀手锏:汇集人才乃第一要务
《少女凶猛:95后创业者ERA徐可的“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以下简称为“《少女凶猛》”),是一篇徐可参加《我是独角兽》真人秀节目所整理的QA访谈。在我俩采访的过程中,她把这篇文章用微信转给了我,说让我回头看看。除了揭秘她过去以来的种种经历,这里面还重点提到她对人才的渴望与要求。
直白点说,正是因为在徐可的手下汇聚了各路技术大咖与行业精英,让投资人注意到这个团队的硬实力,而接下来的一系列融资,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讯踪科技或者ERA一下子名声大噪。虽然徐可坦言还想进行下一轮融资,但工作的一大重点,始终还会放在人才挖掘这方面。“我更希望在人才挖掘这块,在公司产品的打磨上花精力,其他的事情不想分心。”她说。
3sNews:在网络上、包括你们自己也宣传顺利融得了几轮投资。你觉得你们吸引投资人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徐可:应该说我们前前后后有过三轮融资吧,这三轮融资中,一共有四个投资方都不是以看我们数据为主,他们看中的使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人。
我认为投资这个东西,特别是早期投资,如果你不投人的话,只看模式,可能会失败的。这个东西就跟你赌多少钱进去,后面的杠杆就有多大。
同样,投资人不仅看我的团队,也得看我。我觉得我做融资的时候还是挺不讨巧的,比如90后创业被打假,女性创业者又不太被看好。我觉得我让投资人看到的优势,就是实话实说,有什么说什么,只有你真正被别人了解,他们才会忽略你在年龄上的稚嫩,相信并且投你。
3sNews:那你在人才汇集方面,都做过哪些努力?
徐可:我觉得年轻,意味着你在这个社会上要花更多时间去汇集资源。在人才方面,比如一个人工作7、8年才积累到的人脉,我认为自己必须半年内就要做到。所以这段时间我见了很多大佬。我不吹牛,从自己的人格魅力上我说服我想邀请的人,他们也觉得从我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所以愿意过来帮助我,大概就这样。
3sNews:有没有更具体的吸引人才的技巧?
徐可:如果你想请一个人,刚好有位高权重的人帮你引介,这样更主动,是为最好。
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楚不要跟别人玩儿把戏、玩儿沉浮、玩儿心眼。把自己的项目事无巨细地讲出来,坦诚相待,告诉他我现在的困境,哪个岗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决策参与感对对方来说非常重要。但招募人才也要看缘分,很多实际的制约因素,比如他的家已经就在外地,或者他在上一家单位很好,要花很多精力去交流。
3sNews:评价下你现在的团队吧。
徐可:我对我们团队很有信心。现在的核心团队,来自京东、IBM、百度、新浪,也有来自海外名校的外籍技术专家。我更希望在人才挖掘这块,在公司产品的打磨上花精力,其他的事情不想分心。
铁腕,原来也是另一种智慧和温柔
采访结束后,我在《少女凶猛》中,还读到徐可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独到专行的一面,个中场景甚至连我自己也有所感受。比如刚到讯踪科技时,我发现临近大门口的那些桌子,几乎是空无一人。在此之前,徐可有过一次大规模的裁员。
“时间消耗等于或大于资金耗费,你不能允许时间被浪费,所以在你保持高效成长的时间里,当团队中其他人的成长效率跟不上的时候就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而徐可推行的“996”制度,即一周工作6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也不断刷新着最适合在讯踪科技的那些基层员工、高管,甚至是核心团队。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基本要求。
我想起在采访的最后,跟徐可交流企业管理的问题时,她倏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采访会议室角落的一处长叶景观前,薅起其中已经变黄了的干草。“你看这枯草,其实它很可怜,也许你不忍心把它连根拔掉,但这草已经严重影响其他草汲取养分,现在拔掉它也许会很痛,但在这之后,它还会长出新芽。”说到这里,我看到徐可眼中流露的不舍。或者说铁腕,原来也是另一种智慧和温柔。
3sNews:这一年的创业历程,你有什么感受?
徐可:第一,感觉创业就是如果你足够快,就可以把一个人五到十年的阅历在一年时间里经历完,你能看到许多跟人性相关的,或者能清晰看清世界本质的,所谓规则。
第二,提高效率永远是所有人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它难啊!包括到现在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没有办法避免。我认为初创的时候要独断专行,否则执行很难铺下去。
第三,创业有个说法叫“天、地、道、将、法”,天是天时,地是地利,道是战略,将是用人,法是战术细节。其实每个环节都只占成功的2%,它们加起来是10%,剩下的90%我觉得是运气。
3sNews:很多人觉得你家境不错,你觉得这算是你的一种运气吗?
徐可:所有的挫折比较更像运气,我从小到大其实没有媒体想像的那么顺,我是吃很多苦过来的。包括我所谓的吃苦,也是因为家庭原因,我习惯了逆其道而行,拒绝以一个正常人的方式成长,硬要做一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事,这也算自讨苦吃。但我也变得会把兴趣、爱好做到极致,或许这也是我想把创业做好的原因。
3sNews:在国内肯定还有很多90后、95后甚至00后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你觉得还有经验教训跟他们说说吗?
徐可:我哪有什么经验教训,做人要谦卑一点,心怀敬畏,这是我一直以来感受到的东西。其实对任何人来说,我想说都要保持学习。
现在我们周一到周六都要上班,但大家工作之余还是要学习新的东西。这种相互学习的状态,也让我们永远保持年轻。(文|3sNews 陈启临)
[责任编辑:陈启临]声明:3sNews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