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换季,很多小仙女都发现,皮肤变得敏感脆弱,经常红红的一片,往往还有瘙痒、灼热感,长一些类似痘痘的小疙瘩。
脸究竟怎么了,是过敏了吗?
今天,知妹就来一一解读,脸容易红的5大原因。
过敏性皮炎,顾名思义,是由过敏原刺激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1]。
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各类护肤品。
哪怕和别人用了同一产品,别人没问题,你也可能对它过敏,因为过敏原具有个体差异性。
特点[1,2]
- 时间短,通常1~3天,往往不超过2周;
- 接触皮肤发红、有丘疹,甚至有水疱、渗液、水肿;
- 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肿胀感;
- 大多数能找到明确的诱因,如用新的护肤品。
应对措施
- 回忆发病前生活经历,尽量远离诱因;
- 暂停所有护肤品;
- 可用生理盐水/凉白开水+纱块冷敷面部15分钟;
- 痒得厉害,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
- 出现水疱、渗液及时就医,先不要在过敏部位涂药。
在了解了过敏性皮炎后,可能很多小仙女会说:
哦,原来我不是过敏性皮炎,因为我已经反反复复很久啦,用很多产品都不舒服,甚至走进空调房,或口罩戴得时间久一点,皮肤都会发红发烫。
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皮肤耐受性低的状态。
可能是天生不耐受,也可能是环境、皮肤病导致(如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等)[3,4]。
特点
- 时间长;
- 症状较轻,但反复发生;
- 通常不瘙痒,以反复灼热、潮红为主,甚至有红血丝;
- 遇冷、热等刺激皮肤泛红、发热。
应对措施
- 先去看皮肤科,治疗可能存在的皮肤病;
- 精简护肤品的数量;
- 用帽子、口罩等来“硬防晒”;
- 这段时间尽量少喝酒、别吃太辣;
- 尽量减少环境温差,不冷热交替刺激;
- 皮肤灼热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凉白开水+纱块冷敷15分钟。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浅表性、鳞屑性皮肤病。
可能和皮肤油脂分泌增多、马拉色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等有关[7]。
最容易发生在两侧鼻翼沟,表现为鼻翼两边的沟沟红红的,上面有黏腻的糠状鳞屑[7]。
特点[8]
- 红斑、丘疹和脱屑;
- 男性多,女性少;
- 油性皮肤多,干性皮肤少;
- 常见于鼻翼两侧、上眼睑、耳后、头皮、背部、皮肤褶皱处;
- 有轻微瘙痒感,多不伴疼痛、灼热感;
- 有红斑、鳞屑,一般没有丘疹、脓疱。
应对措施
- 及时去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足疗程用药;
- 温凉水洗脸,不要用去油性强的洗面奶、香皂;
- 防晒,如戴帽子、打伞,或涂清爽的防晒霜;
- 不用含酒精的护肤品;
- 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
玫瑰痤疮,是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认为可能和遗传、神经血管调节障碍、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屏障功能障碍、微生态紊乱等因素有关[7,8]。
根据症状不同,分为红斑型、丘疹脓疱型、鼻赘型、眼型四种亚型。
不同亚型表现差别较大,其中的丘疹脓疱型,外观高度类似痤疮(痘痘),常被误诊。
特点
- 时间长,反复发作;
- 面部发红。多以鼻子为中心分布红血丝,典型部位为鼻头、两颊、额头、下巴;
- 遇到日晒、温度变化等,面部就潮红发作、灼热、刺痛;
- 口鼻周边可能有痘痘、脓疱、结节;
- 口鼻肿大。有的鼻子、口周皮肤会肿胀、变厚,又称“酒渣鼻”。
应对措施
- 及时去皮肤科,明确诊断和治疗;
- 日常生活、护肤同敏感性皮肤。
激素依赖性皮炎,通常是滥用激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9]。
这种“激素依赖”,就像瘾君子对毒品的依赖一样,用了就好,不用就不行。
各种不合规的护肤品、微商护肤品、自配药膏,都是违规添加激素的重灾区。
如果你用了某款护肤品后出现这两种现象,就要当心了:
1)用之后皮肤特别好;
2)停用后皮肤变得很糟。
特点
- 时间长;
- 可能有明确的激素外用史;
- 曾使用某些不明成分但效果特别好的“护肤品”;
- 皮肤菲薄、红血丝、色斑、色素减退、痤疮等。
应对措施
- 一旦确诊,立即就医,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逐步停用含有激素成分的产品;
- 选择有保证、安全的产品;
- 日常生活、护理同敏感性皮肤。
当然,“红脸蛋”还可能因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多种疾病引起。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随便对号入座,只要是反复或长时间的面部发红,一定要去皮肤科看看,越早治疗越好恢复哦!
审稿专家
迟慧彦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郑捷. 皮肤性病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3-104.
[2]Celia B.Moises-Alfaro, MD, Hector W. Caceres-Rios, MD, et,al. Are infantileseborrheic and atopic dermatitis clinical variants of the same disea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2, 41, 349–351
[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4):279-288.
[4]VICTORIA M.YATES, REBECCA E.I.KERR ANDRONA M.MACKIE Early diagnosis ofinfantile seborrheic dermatitis and atopic dermatitis clinical features BritishJournal of Dermatology (1983) 108, 633-638.
[5]张学军, 郑捷. 皮肤性病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69-170
[6]Anders Tollesson, M.D., Anders Frithz, M.D., and Kajsa Stenlund, M.D.Malassezia furfur in Infantile Seborrheic Dermatitis Pediatric Dermatology Vol.14 No. 6 November/December 1997
[7]张学军, 郑捷. 皮肤性病学[M]. 第9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70-172
[8]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亚专业委员会.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3):156-161.
[9]Silvano Menni, M.D., Roberta Picdnno, M.D.,et,al Infantile Seborrheic Dermatitis: Seven-YearFollow-up and Some Prognostic Criteria. Pediatric Dermatology Vol. 6 No. 1March 1989
来源:腾讯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