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廉克飞
各位读者,今天让你们过一把皇帝瘾,你现在开始趺坐,进入臆想状态,你就幻想现在的你当了皇帝,你有两个儿子,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情况,你会选择哪个儿子做太子呢?储君之立关乎国本,你可要谨慎呢。下面我们把你这两个儿子的履历呈报给“陛下”。
储君候选人A履历表
年龄:20岁
颜值:脸上有麻子。
身体:腿跛,属于七级伤残。
文化课:学渣型学生
武功值:战斗值为零,仅有缚鸡之力。
出身:生母去世,养母静贵妃。
储君候选人B履历表
年龄:19岁
颜值:容貌端正。
身体:身康体健。
文化课:精通三种语言和儒家经典
武功值:善于骑射
出身:生母静贵妃。
看完两个人的履历,你会不会觉得这个选择太简单了,两个候选人的条件简直是高下立判,傻子都会选,肯定选择候选人B做储君。可是世界太大了,有些事情总是出乎意料,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皇帝爸爸立了候选人A做储君,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现在我公布这两个候选人的身份,候选人A全名是爱新觉罗·奕詝(音主),奕詝就是清朝的咸丰皇帝,也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候选人B是爱新觉罗·奕訢(音欣),奕訢就是和硕恭亲王,外号鬼子六。
这肯定是美颜之后的咸丰皇帝
素颜的恭亲王奕訢
当然这个皇帝老爸就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有9个儿子:大阿哥奕纬,二阿哥奕纲,三阿哥奕继,四阿哥奕詝,五阿哥叫奕誴,六阿哥叫奕訢,七阿哥叫奕譞,八阿哥叫奕詥,九阿哥叫奕璤。
道光这9个儿子让哪个儿子继承皇位?这确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清朝并没有实行中原的那套“嫡长子继承制”,即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清朝从雍正皇帝之后实行的是秘密立储制度,所谓秘密立储,就是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但选定继位者,等皇帝去世后,朝臣将有关遗诏昭告朝野。也就是大家在清宫戏里面看到的那一幕,老皇帝一般把遗诏藏在乾清宫光明正大的匾额后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规避可能的夺位大战。雍正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皇帝,都是在这一制度下成为新君的。
道光皇帝到了65岁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大好了,这个时候,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都死了,四阿哥就是奕詝,年龄最长,五阿哥奕誴过继出去了,过继给醇亲王。六阿哥就是奕訢。奕詝这一年是16岁,奕訢15岁,七阿哥奕譞7岁,八阿哥奕詥3岁,九阿哥奕譓2岁,所以可以考虑皇太子的实际上只有两个人,就是奕詝和奕訢。
奕詝的母亲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这个女子深得道光皇帝的宠爱,她的晋升速度可以说是火箭速度,她从贵人开始3个月后升为妃,这是连升两级,一年后一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道光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的贵妃,而此时她仅仅17岁,而后成为皇贵妃,直至晋升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惜的是,她于盛年暴崩,年仅33岁,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而她死后儿子奕詝才10岁,由谁抚养照顾他呢?于是就由静贵妃,也就是奕訢的母亲来照顾他,所以奕詝视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訢如同胞弟,奕詝和奕訢关系都很好,这就更增加了道光选择皇储的困难。道光26年,要准备立储了,在奕詝和奕訢这两个儿子之间选择哪个,犹豫不定,可是道光皇帝为何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了貌丑身弱才浅的奕詝呢?
在野史上流传三种版本:
第一种版本,弥补对孝全成皇后的愧疚之情
对于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暴毙,正史未作任何记载,所以就死得有点蹊跷,据后人揣测可能道光有对不住奕詝母亲的地方,二这个女人又是他十分喜爱的,所以他对奕詝的母亲怀有愧疚之情,而这种愧疚之情怎么去弥补,只能施恩于她的儿子奕詝,让奕詝做皇帝,这是一种说法。
第二种版本,皇帝的心思猜来猜去不能让你猜明白
这种版本说其实道光皇帝最开始是选定奕訢当太子的,可是后来又改成了奕詝。据说道光在写秘密立储的时候,奕訢的“訢”字,最后一笔是一长竖,奕詝那个“詝”字,最后一笔是一短竖一勾,传说在写字的时候,太监就远远窥视到,见底下那笔很长,就传出去了,要立奕訢,道光听说这件事之后很不高兴,这还了得,这么秘密的事情怎么能传出戒壁森严的皇宫,我天子尊严何在,“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能让你也猜不明白”,我偏偏不让你们猜中谁是太子,于是道光皇帝又把遗诏改成立奕詝。
第三种版本,帝定奕訢,天定奕詝
这种版本更为玄乎,民间称为“帝定奕訢,天定奕詝”,就是道光病重了,临危的时候,就招六阿哥奕訢,去临终交代事情,恰好奕訢这时候没在,奕詝就去了,去了之后就道光皇帝说我要立皇太子,结果说了一半就昏过去了,奕詝就说,我父亲说要立我做皇太子,他就登位成了皇帝了。
这是三种版本,当然都是民间野史传说,我觉得这三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纰漏,第一种版本完全是臆测了孝全成皇后死亡,一个皇帝再多情,再有多么不舍和爱恋,他也不可能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就因为弥补心中的愧疚而让一个不成才的儿子当皇帝,这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第二种版本的传说,这太监眼力也太好了,竟然能根据写字的笔势推断出储君是谁,这是肯定不靠谱。姑且不说这么保密的事情能不能让一个普通太监围观,就算有太监在远远地观望,但是道光皇帝的诏书上肯定不能就写一个人名,肯定要写一段话,那个太监又怎么能判断出哪一个字是“詝”,哪一个字是“訢”?再说了,清朝皇帝身边的太监是不许读书认字的,这个传说压根不靠谱。
第三种版本就更扯了,因为一个皇帝临终时立遗嘱,绝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皇帝这里就剩下一口气了,那边大臣还俯过耳去问皇帝该立谁为太子。皇帝立遗嘱的时候,他一定是有正式书面诏书的,绝不会这么仓促脱口说一句而已,所以说第三个版本更加不可能。
既然流传的野史不成立,那么道光帝选立奕詝的原因到底何在?这世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下面我们到正史里面去寻一寻。
先让大家认识一个人,他叫杜受田。应该说奕詝能当上皇帝,和他有很大关系,这个人为奕詝出谋划策,居功甚伟。
杜受田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他曾经出任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实录馆总裁等官职。但是他最具有特殊意义的官职便是-----帝师,道光十六年,杜受田被选为四阿哥奕詝的师傅。为能及时进宫授课,他搬到离皇宫较近的西安门内静默寺中居住,三五天才回一次家。道光皇帝十分满意,连连给他加官晋爵,应该说这个老师他是当的十分尽职尽责,其中有两件关键的事情都出自他的谋略,正因为发生了这两件事,道光帝最终下决心让奕詝接班。
藏拙示仁
有一年春日,道光皇帝领诸皇子往南苑围猎,考察诸子身手。史书记载“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皇子在上学期间出去,是要跟老师请假的,于是奕詝去找老师杜受田请假。杜受田听说这件事情之后,他陷入沉思,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脑子不聪明,身体又孱弱,出去打猎肯定拿倒数第一。怎么样才能让他表现的与众不同呢?
应该说杜老师的脑子是真聪明,堪称最强大脑。既然是铁定拿倒数第一了,咱索性一只动物也别打,就空手而归。奕詝肯定蒙圈了,老师你开玩笑吧。出去狩猎,我虽说骑射不行,但怎么也得“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吧,不然老爸怎么看我,其他兄弟怎么看我?杜老师说你别慌,你就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但是记住,你得把这句话背下来,这句话才是点睛之笔。
这句话是这样表述的: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争高低。
我估计以奕詝智商也是背诵了N遍才记住。
到了狩猎期间,果然恭亲王奕訢表现最为积极,他几乎箭无虚发,获禽最多,而奕詝未发一矢。
道光皇帝很奇怪就问他原因,奕詝就按杜老师教授的原话装模作样的背了一遍,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无非就说春天来了,动物都发情呢,我实在不忍心杀他们,我不能在动物们入洞房时候去杀他们吧?再说了,我是哥哥,哥哥得照顾弟弟,我不愿意和他们一争长短。打打杀杀是没意思。
这一番“仁义”道理摆出来,道光很高兴,道光皇帝说:“此真帝者之言。”这才是一个皇帝说的话,于是坚定了让奕詝做皇帝的决心,后人把这个故事概括为“藏拙示仁”。
藏拙示孝
但是此次奕詝小胜并没有完全打消道光皇帝的顾虑。道光皇帝临死前,又一次将众皇子叫来,最后考察以立皇储。杜受田又开始考虑如何应对这个环节了,因为他深知自己这个学生奕詝口才也不咋的,我真是替杜老师捉急,遇到这样的学生也是没谁了。
杜老师绞尽脑汁又替学生想了一个好主意。
皇帝在病榻上垂询一些国策,奕訢是条理清晰,口若悬河,那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对是一辩选手。
而轮到奕詝上场时,他却只是跪在地上抽泣流泪,就是一个劲的哭,当然这都是杜老师教给他的。(三国时,曹操南征时,曹植就卖弄文采,写诗送别,而曹丕就在司马懿的指导下,只是痛哭流涕以表示悲哀。)
道光皇帝又疑惑了,便问他原因,奕詝回答道:“儿臣日夜对上苍祈祷,惟愿皇阿玛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万民之幸,儿臣之幸也。”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回答,就祈盼爸爸你的病能快点好起来。
道光皇帝果然又是心中大悦,认为这孩子是仁慈孝顺,最终坚定了道光传位的决心。后人把这故事概括为“藏拙示孝”
看完这两个故事,我们应该知道为什么道光选奕詝接班,因为奕詝有“德”,又仁又孝,所以道光在选皇太子的时候,只考虑到了德而没考虑了才,实际上咸丰后来在德的问题上做的也是很不够的。
奕詝登基后,逐渐养了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那当然不是,那是于谦。
而咸丰的三大爱好比于谦“文雅”多了,分别是:
好色
嗜酒
抽鸦片
他常年蜗居在圆明园,名义上是休养他那柔弱的身体,实际上,纯粹是为了方便于淫乱。因为紫禁城里的耳目众多,规矩也多,他有点放不开。在圆明园里,除了他的亲信之人外,就没有外人了,他玩起来更加肆意。
说他是个酒鬼,一点也不为过。可是,咸丰的酒量不行,每喝必醉。醉了呢,还要发酒疯。每当此时,咸丰身边的太监、宫女就要倒大霉了,无端挨打挨骂,都是家常便饭。可是等咸丰酒醒,又会惭愧万分,于是对挨打挨骂的宫女太监大加赏赐。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不良风气:大家都希望能够挨咸丰的打骂,因为赏赐丰厚啊。
清朝的有识之士,都知道鸦片对大清国民的危害。道光年间的一代名臣林则徐,还上演了虎门销烟的戏码。可是不争气的咸丰皇帝,居然带头吸食鸦片。
有这样的废物皇帝,清朝能有好吗?最终,因为私生活的不节制,咸丰皇帝仅仅30岁就一命呜呼了。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一个严肃的问题:印度的疾病与医疗发展史
历史课没告诉你的:孝文帝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江浙沪曾经的老大扬州,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