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记者冯鑫)据中央广播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秋意越来越浓,重阳节即将来临。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字科技变革与社会结构老龄化相遇,老年人“数字围城”的问题愈发严重。各大主流网站和APP推出适老化产品,没有广告,字够大、更清爽成了主要的优点。今年70岁的福建三明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出远门都是子女帮他买火车票。今年9月,铁路12306网站推出了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相关功能,除了以往的普通模式,首页还有爱心模式可以选择,功能交互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胡先生:原来电脑上字非常小,现在鼠标点到哪都可以看清,可以放大,非常方便。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13.5%。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1.2%,网民的增长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为了保障老龄用户的权益,今年1月工信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在使用互联网等技术时遇到的困难,首批优先推动8大类115家网站、6大类43个APP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目前多数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APP采用大字体、简化符号,精简功能区,让老年客户一目了然,操作方便。对此,福建三明尤溪县老龄办办公室负责人梁昭春表示,“老年版”APP兴起使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和乐趣。
梁昭春:目前市面上多款老年版APP,的确从老年人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使用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定制设计,但在推出大字版的同时,也可以在辅助功能等方面继续优化。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根据目前的调研,尽管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很多APP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目前改造仍然流于表面。
刘兴亮:仅仅是把字体放大,适合老年人看是不够的,况且更多的是放大一级页面,二级页面、三级页面都没有放大。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核心问题就在于是为了应付政策,或者说应付社会的呼吁。因为老年人并不是他们核心服务的群体。真正的改造是怎么改造?就是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去做调研。我们现在改造什么?是年轻人想象中老年人应该使用的是什么样子。
科技改变生活,也可以让更多助老手段以数字化的方式便利老年人的生活。但是专家也提到,目前很多APP的改造仍然流于表面,要想让老年人从“会用”到“愿用”,数字化产品改造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在采访中有老人告诉记者,尽管现在不少APP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也会有一些讲座进社区的活动教自己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但对于老年人而言,记忆力变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想记住一步又一步操作仅靠学习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老人:现在手机功能有很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是我年纪大了根本不会弄。以前退掉应用直接把翻盖关一下,现在翻盖都没有了,要退出去还要往上滑往下滑,滑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我孙女给我下了抖音,有时候声音还在,但是画面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个对我们年纪大的人来说是难的。学一次学不会,需要有人一直在边上反复教学,才能记得住,给他们添麻烦了。
这背后其实就反映了一个现实的情况——要想弥合数字鸿沟仅仅靠科技改造还远远不够,线下的服务也需要跟得上。目前,各个组织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做好助老服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发展部部长冯敏慧告诉记者,他们会定期召集志愿者穿上蓝马甲,参与到助老公益服务中,手把手对老人进行一对一教学。
冯敏慧:我们设置了很多环节,模拟各个支付场景,比方在医院里头有电子医保卡的使用,还有电子支付如何在互联网上购物等等,这些场景我们都会来教他们使用。希望通过蓝马甲志愿者的一对一的教学,能够让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
刘兴亮表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两条腿一起跑,不仅仅要依靠科技,更重要的是有人情味和同理心的服务也要跟得上。
刘兴亮:老年人可能由于记忆有问题,有的使用他会忘记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做线下服务, “科技+服务”是解决适老化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所以说数字化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的高度,那么数字留白体现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