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银妍陈信
“你去吧,我不送你,你来吧,不管多大风,下大雨,我都会去接你。
”或许你不了解梁实秋,但却一定听过这句话。520,宜秀恩爱,宜对心爱的人诉说甜言蜜语。
什么?还没学会如何和你的心动男(女)生表白?
来!梁实秋手把手教你说情话!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翻译家,一个被冰心赞为“色、香、味、才、情、趣”皆备、把情话说出花样、在婚姻爱情中“幸福爆表”的男人。
在山城重庆,有一座雅舍背倚山林而起,环境清幽。屋旁黄桷树枝叶繁茂,青瓦白墙下高挂“雅舍”二字木质匾额,中间设立的梁实秋纪念雕塑戴眼镜、着羊毛衫,坐在石头上眺望前方,这便是当年梁实秋与程季淑在重庆的家。1943年,程季淑携子女辗转来到重庆北碚,一家人经过6年分别,终在雅舍相聚。
在雅舍,梁实秋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并取名《雅舍小品》。如今,梁实秋在重庆的旧居雅舍摘录这位上世纪文学史家的经典情话,与读者和参观者共享。
“今生只活得深情二字。”(出自梁实秋《今生只活得深情二字》)
“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须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出自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
在车马、邮件、书信都很慢,还无法用表情包表达心意的年代里,梁实秋用一封封情书和一句句情话诉说情思,甜蜜且浓情,真挚且炽热。
图为梁实秋旧居中展出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殷缘 摄
梁实秋和程季淑这对才子佳人的爱情经历堪称模范,他们浪漫约会、鸿雁传书,异国恋也阻挡不了“撒狗粮”,虽婚后有艰难岁月,但二人携手共渡难关,相濡以沫50余年。这爱情故事谁看了不说一句“好配”!
等人是最令人心焦的事,一分一秒地耗着,不知看多少次手表,可是等到你所期待的人远远地姗姗而来,你有多少烦闷也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槐园梦忆》
1923年,梁实秋赴美留学,临别时两人立下三年后结婚的誓言。身在异国他乡,两人通过书信寄托相思,将深情倾泻于纸墨笔尖,以慰相思之苦、相思之爱。学习西洋画系的程季淑每画一张画,都写信详告梁实秋,梁实秋常“每次接到信,都仔细看好几遍”。
图为市民在梁实秋旧居观看梁实秋作品和生活物品,了解其在重庆创作、生活经历。殷缘 摄
“人心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一经塞满浓情蜜意,便再也不能填进别的东西。我不但游乐无心,读书也很勉强。”——《槐园梦忆》
学成回国后,梁实秋在东南大学旁租下房子,每天四处奔走添置家具,并写信给程季淑:“新房布置一切俱全,只欠新娘。”得知南京的冬天很冷,程季淑用毛绳线给梁实秋织了一条印有“双喜”的内裤,梁实秋穿了几十年,感觉身上有说不出的温暖。
图为在雅舍之上进行融合、重构、换新,推出“雅舍书院”。殷缘 摄
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槐园梦忆》
婚后,梁实秋带程季淑赴外地谋事业。在两天一夜的火车上,二人白天一起用餐,谈天说地,观看窗外景致,夜晚分别就寝,梁实秋常夜半醒来去程季淑所在的车铺看望她十几次。
图为“雅舍书院”背倚山林,环境清幽。殷缘 摄
孤零零的枕儿啊!想着梦里的她,舍不得不偎着你;她的脸儿是我的花,我把泪来浇你!——《梦后》
二人相恋时,生活中充满小情趣。程季淑为梁实秋亲手缝制枕套,在绸子上用抽丝的方法挖出一朵朵小花,再用缎带打上同心结。梁实秋收到枕套如获至宝,随即“伏枕一梦香甜,矍然惊觉,感而有作”,以一首白话诗《梦后》相赠心上人。
“千万不要,我爱你的本色。头白不白,没有关系,不过我们是已经到了偕老的阶段。”——《槐园梦忆》
面对邻家女孩“头发已白”的玩笑话,程季淑想去染发,梁实秋说:“千万不要。我爱你的本色。头白不白,没有关系,不过我们是已经到了偕老的阶段。”从这天起,梁实秋开始考虑退休的问题,希望有更多时间享受家庭生活。
图为“雅舍书院”成为市民阅读《雅舍谈吃》等梁实秋代表作、参观展览的好去处。殷缘 摄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槐园梦忆》
1974年4月,程季淑因意外去世,葬于美国西雅图之槐园15号墓地,梁实秋将自己的墓地买在16号,与亡妻比邻而居。梁实秋常独自携带鲜花追忆亡妻,时而低声呼唤,时而讲述生活所遇。
晚年,梁实秋把与程季淑相识50余年,生活中的点滴及对其思念转化为字字句句,写进书名取自亡妻墓地名的《槐园梦忆》,字里行间,满载真情。
虽经历岁月沉淀,但许多情话,我们可能仍说不过上世纪的他。520,看别人秀恩爱,不如抽空学点恋爱干货,绞尽脑汁思考文案,不如细品名师情书,今天你学会梁实秋的同款情话了吗?
来源: 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