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活就闭嘴,不要说实话。
被这句话威胁和控制的人没有尊严。
讽刺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校园欺凌,我们选择沉默,试图反抗结果会更惨。
《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直面校园欺凌和暴力。
曝光在镜头下的羞耻,尊严,压抑,又狠又直接。
每一个镜头特写,都让你能感觉到角色的情绪变化和内心的压抑。
脏就是脏,坏就是坏,破就是破。
周冬雨扮演的陈念是一位应届高三毕业生转到一所专门复读学校,周冬雨瘦小的身材,把少女 在校园暴力阴影下,刻骨铭心的痛与悲戚,演绎的让我们对这个女生既心疼又跟着一起心碎。
演员 易烊千玺 扮演的刘北山,一个梳着辫儿头每天混在小赌场,网吧,做点投机倒把的事小混混,经常打人或者被打,满脸是伤,住在一间破屋子里,是他所谓的家。
一个梦想去北京上大学,改变自己甚至世界的高三好学生陈念。
一个没有头脑,没有明天,连什么是作文押题都不知道的小混混小北,就是这样的演员组合,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到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从每一个故事撕开,回放,到最后故事彩蛋。
每个角色,每个情绪特写,每一次满含眼泪都没有哭声,可实在是痛。
电影一开始从高考女生胡小蝶跳楼,所有学生都拿着手机拍照,围观的阴暗气息,到最后胡小蝶“朋友”陈念,看到同学并不体面的尸体时,脱下校服外套给胡小蝶披上。
周冬雨饰演的陈念自始至终都特别能忍,在学校里被人故意一脚踹下楼梯,疼到去医务室包扎只是流眼泪。
在体育课上,被同学孤立,要么不传球给她,好不容易接到一个球又被抢走,最后被同学用排球砸到肚子,砸到头,砸到胸部,陈念忍着。
被混蛋拿着刀逼在脖子上,拎着老鼠笼被威胁时她哭,她怕,但她不怂,下了晚自习回家路上被欺凌的同学截在路上,撕扯,围攻,挨打,扒光衣服被拍视频时她哭,她怕,但她不怂。
她妈妈卖假面膜,东躲西藏常年不在陈念的身边,只是偶尔打电话给陈念,在电话里每次都是鼓励陈念:“ 再忍一忍,高考结束后,妈妈挣到大学学费我们就去北京”再坚持一下,尽管她也知道亏欠女儿太多。
当所有同学嘲笑她妈妈卖假面膜时,她没忍住,哇一一声,呼吸加重,在紧张急促的 抽噎声中,咬着嘴唇哭了。
这份人性的隐忍和拧巴,尤其在陈念和小北的关系中分外明显。
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执拗,坏,自卑,善与恶纠缠在一起。
他和陈念第一次认识,小北正被几个人暴揍,压在地面 猛踹,陈念下晚自习回家路过看到报了警,被小混混发现摁着脖子,使劲把陈念的嘴压在小北的嘴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电影里写的那样:是你毁,我便亡,又不想让对方陷入泥泞的挣扎。
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同是千疮百孔的两个人却成了互相照耀彼此生命的一道光。
小北为了报答陈念的恩,想保护陈念上下学,又怕被同学看到误会陈念,小北才不怕误会,陈念好,他就好。每天上学放学跟在陈念一米以外的距离,或者走在另一条马路并行,从不打扰。
陈念卷纸被撕碎,满含泪水的粘卷纸,小北一边心疼的喊,打呀!打呀!
扯陈念头发还不算,拿着剪刀一刀一刀剪碎陈念的长发,像玩偶一样,把她拖在地上 拽来拽去,在一片语言羞辱中让人心碎的一切都被拍摄了下来。
视频里陈念直勾勾的对着镜头,她已经麻木了,不再受伤大叫,而是趴在地上,把作业本一片片粘起来,那是她离开这去北京的梦,我知道那种痛,小声抽搐,又突然嚎啕的压抑。
一个是前途无量的优秀学生,一个是打架度日的不良少年,他们明明是风马不相及的两个人,却因为痛苦被联系在一起。
这中间的对抗,是源于对霸陵的恨。
陈念痛,所以她恨。
小北痛,因为陈念痛。
被憋回去的眼泪早晚会被爆发,恨会从眼睛里钻出来。
“不是别人欺负我”,就是我欺负别人”。“被打的时候,你不还手,欺负人的混蛋就会往死里打你。”小北懂,陈念也懂,只是小北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于是以命赌命,可陈念她受够了校园欺凌,她只想离开这里,只想参加高考,只想去北京,哪怕疼,她都要熬着,坚持到最后高考结束,她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离开这。
有网友看完电影留言说,这部电影让他想到了初中同学被欺负,而她当时懦弱到什么都没做,的的确确就像那句:“小时候不懂欺凌,长大后才开始同情。”
还有网友留言说,胡小蝶跳楼,陈念被叫去问话,没有人关心作为一个学生遭受的心理创伤,陈念说:“这里不需要交朋友,每天连吃饭,走路都在背题听英语,都只是在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欺凌被定义
不是每一起校园欺凌都能被定性为刑事案件,不是 每一起校园欺凌都会得到社会关注。
根据 一项针对2015—到2017年互联网报道的284起校园暴力案件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12月,96起校园暴力案件警方处于调查阶段,有30起案件处理结果不明,找不到后续报道。
上述的284 例中有60%在公安部门宣布正式介入调查后,很难找到后续的 跟进报道,部分时间因为媒体报道获得一时关注,但随后很快沉寂。
此外,有些 校园欺凌更加隐蔽持久,没有相关法律去界定类似的行为。
电影《少年的你》在片尾打出这样一行字:2017年11月份,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在心理学认知关系里只有迫害者和受害者,做不了迫害者,做受害者也是进入关系。
培养有爱 有责任感 有共情能力的少年
- 校园欺凌的欺凌者主要都是“问 题少年”,他们大多数都在家庭教育中 存在各方面的缺失,比如《少年的你》施暴者魏莱,一个家庭条件优渥,她说她因为复读爸爸已经一年没有跟她说话了,最后魏莱没了,她爸爸看到女儿尸体只是看了一眼就匆忙离开,警察询问魏莱妈妈,魏莱妈妈的回答:“我女儿和她们不一样,女儿单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自杀的胡小蝶说她玻璃心,太傻,这样的轻描淡写漠视生命,让孩子认为有钱可以解决一切的价值观。
一 个得不到爱和教育的人,对社会不会有责任感。
另外学生们的“江湖”义气,和普遍的“以暴 制暴”的复仇”心理成为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家郝若平说:“青少年时期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特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 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于 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他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我们从小生活在”吃亏是福“的教育里,只要我们没被打出伤,或者没被打坏,其它都不要紧,还有另一种父母:“别人打了你,你一定要打回去”教育理念。
曾经有一个案例,孩子是小学六 年级副班长,拥有检查作业和监督背诵课文的权利,向作业经常写不完和背诵不下去课文的同学要钱,钱没给够就趁上卫生间联合其他同学用尿浇这位同学,让同学喝尿,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孩子一般告诉家长,家长宁可相信那些成绩好同学伪善的话,也不会相信孩子被同学羞辱,说到底, 被欺凌者感到羞耻,为自己感到羞耻,也为没有人可以理解而感到压抑,愤怒,很多受虐者最后也变成了施暴者,他们说至少可以不被挨打。
一个不尊重孩子情感和痛苦的家长,很难培育出有共情能力的孩子。
另外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被欺负,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这个被欺负一定有他的需求和欲望被满足。可能是渴望一段关系,再被欺负的孩子认为再不好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要强,再有就是不敢反抗,怕反抗就失去爱,因为爸爸妈妈打我是因为爱,我反抗了家人会不会不爱我?
共同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
1 写给家庭学校:
我们不奢望每个孩子都是精英,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无论父母家庭为什么位如何,我们都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一个有爱心,敬畏生命,敬畏规则的人。强者不需要用拳头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弱者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父母还要学会做好孩子的后盾,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读懂孩子的话语,而不是一味的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说教,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设深处地的站在孩子角度考虑孩子的心情。
学校也一样,不论学生成绩好坏,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家庭状况,不孤立,不嘲讽,不语言暴力任何一个学生。在学生眼里,老师永远是值得信任的第一位。
2 写给社会
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重视起来。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志在必得,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对欺凌还是被欺凌建立起专业的心理辅导站,给予足够的心理疏导。
给欺凌者一个足够的空间和包容,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使用这种暴力手段互相伤害。
写在最后
电影《少年的你》一个好学生陈念,一个小混混小北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很多共同点:两个孩子都来自单亲家庭,缺少父爱,妈妈都为了生活不在身边,缺少陪伴是肯定的,小北是陈念的不敢反抗的一面,陈念想反抗但是没有能力,唯一信念就是考大学,去北京离开这,曾经的小北也想好好念书,可是妈妈很早就抛弃了他,他们都恨透了被欺负,因为没有被欺负过,根本不了解他们的羞耻和恐惧。毫无关系的两个人演绎出了至真至情。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依旧有人在仰望星空。
作者介绍
李大妞 小老师一枚 喜欢读书码字
每周分享一本好书 关注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