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草房子好词好句】亲子阅读 | 儿童文学《草房子》

《草房子》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央宣传部5个工程奖、语文新标准课程必读等国内和国际上的众多表彰。

也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作者曹文轩先生更是获得了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曹老师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师。

评论家一致认为《草房子》的最大魅力其实在于,它的格调高雅,它的富有品位,而它的教育意义,强调的是文学也能够以格调、品位感化或者启发读者。而《草房子》这本书想启发的是大家对成长的思考。

也许大朋友们会好奇,一本儿童文学能够驾驭成长这么大的主题吗。我们不妨看一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是以认识为基础的。当读者从儿童文学作品获得某种认识之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情感、情绪的变化。即由认识而动情,再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行为也得到了规范。

也就是说,千万不要小瞧文学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更何况,《草房子》本身就是自传体性质的,是曹老师对自己童年成长经历的再创作。这证明了曹老师讲的成长是有根基的。年代虽然不同,道理却依旧深刻。

曹老师用三个故事讲述了成长的三个方面。《草房子》的第一个故事是秃鹤的,探讨了成长的自卑和自尊。小时候的秃鹤并不在意大家的取笑,还经常让小伙伴摸摸自己的光头,换来自己想要的橡皮跟铅笔等。但是1-3年级,他突然对自己的秃头在意起来,甚至不想上学。

这正是儿童微妙的心理成长。在我们看来还是那个玩泥巴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开始在意起自己的形象。秃鹤看似倔强,但是他内心因为自己的秃头非常地自卑。特别是被老师要求不得参加会操表演之后,遭到打击的他故意报复,让学校失去了表演第一名的荣誉。但他虽然得逞了,也被其他人孤立了。

对于一个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远离集体更是对自尊的伤害。万幸他最后还是完成了自我救赎。临危受命的他,扮演了一个非他莫属的秃排长的角色。让油麻地小学在另外一次表演中大获成功。他也重新被大家接纳。

最后,孩子们在小溪边一起抱头痛哭的场景描写得非常地成功。一个孤独的,看似自尊,实则自卑的孩子,和曾经捉弄过他的一群孩子们达成了谅解。这是他们的集体成长。

很多人会奇怪,这本书的主人公明明是桑桑,为什么第一篇故事是秃鹤的。其实,樊登老师曾经讲过自尊是少年时期人格的基石。所以曹老师以这个故事开篇是非常高明的。

保护孩子的自尊是成年人的责任,也需要我们的智慧。不仅要教育孩子们有同理心,让他们去体谅,而不是歧视跟捉弄秃鹤这样的孩子。还需要我们让秃鹤这样容易自卑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角色跟机会。带领他们走出自卑,实现他们的价值。

第二个成长话题是坚韧和担当。曹老师塑造了杜小康的形象。他曾经是油麻地的首富,他本人还是班长,个子高,成绩优秀,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但是一场厄运袭来,不仅让他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孩子们中的地位,还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打击特别地大。

随后养鸭子过程也很艰辛。刚刚有点希望,又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老天似乎跟以前一直顺风顺水的他,开了整整两个大玩笑。可是,就在连爸爸都支撑不住的时候,杜小康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坚韧的他没有放弃,他抛掉了所有的面子跟尊严,平静地在学校门口摆摊。东西卖给同学维持生计。

不得不说,没有面子其实最有面子,没有尊严其实也最有尊严。而且,杜小康也赢得了大人们的尊重。桑桑的父亲桑乔也评价他,以后一定会是油麻地里面最有出息的孩子。值得所有成长中孩子学习的,是他富而不骄,贫而无怨的底色。

曹老师的第三个成长中的关切是善良。成长是什么呢?卢梭说成长就是学会爱一切人。这句话在主人公桑桑的身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作为本书的主人公,桑桑的出场是相当地有仪式感的。砸锅卖铁买鸽子,剪烂蚊帐捞鱼虾。这其实就是一个无比淘气的孩子,而且还喜欢捉弄同学。那他是一个坏孩子吗?

但事实上,桑桑也有心地善良,跟讲义气的一面。他为纸月打抱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保护了她不被那些坏小孩欺负。好朋友杜小康陷入绝境。桑桑把自己最宝贝的鸽子卖了,给他做本钱,曾经的地主婆秦大奶奶,非常地惹人厌恶。桑桑却愿意去关心她。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半点世俗的坏风气,比如说,我是校长儿子,那我仗势欺人。在他身上最多的是少年人正气,义气,和气跟淘气,我们要感谢的是桑桑的爸爸妈妈,能够养育出这样的孩子。

爸爸桑乔校长多才多艺,为人敦厚正直,他对桑桑的功课好像没什么要求,但对做人的要求特别严格。桑桑在捉弄了秃鹤之后,深知爸妈饶不了他,被严格的父母带走,亲自向秃鹤道歉。

桑桑的妈妈也非常地温柔善良。虽然桑桑非常淘气,平时她也揍桑桑,可是她还是默许了桑桑养鸽子,而不是把鸽子做成了红烧。她甚至收留了可怜的纸月,住到他们家。

正是这样温柔,善良而有边界的爸爸妈妈,才会有我们喜欢的桑桑。善良不仅仅是天性,也需要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

曹老师用三个故事说明了成长需要这些品质,但孩子们可能也会好奇。这些成长过程为什么这么苦。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的是,那个年代物质财富相当地匮乏,我们国家也处于困难时期,所以多苦多难也是那个时代的特点。但这种苦难教育在曹老师的笔下是有节制的,是哀而不伤的,它止于惆怅却引人思考。

曹老师自己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确实需要打下一个具有亮色的底子。当将世界翻转给他们看时,应该更多地让他们看到纯洁,善良和美好的一面。

所以当孩子纠结于,因为苦难而不太愿意读的时候,可以和他们更多地讨论来自人性的温暖,爱,义气,同情跟尊重等等。讨论杜小康为什么会那么坚韧有担当,秃鹤如何完成自我救赎。苦难跟度过苦难,让这些孩子的心灵感触无比深刻,也就是曹老师说的打下一个具有亮色的底子。

《草房子》就是这样一本值得品读的大作,而且书的语言也美得惊人,非常适合亲子共读。曹先生的笔下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跟叙事风格。我们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用心品读,才能尝出它的味道。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