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橙色尾焰直接死在发射筒里
转眼间
天空只剩下长长的白色曲线
“得了吧!我们成了!”
焦急的等待得到了答案
队员们纷纷激动地握手
互相拥抱
现在
旭日东胜
火红的光照亮了整夜寂静的大地
“特别的意思!美丽无比!”
队员们蹦蹦跳跳地喊着
这个成功,
对于2元“御天剑”队友来说,
他们等了整整几十年
01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困难。
开发这个项目的困难是队员们没有预料到的。
“不像其他产品,多多少少都有个参照系,关于这个产品,可以说什么资料都没有。”总师直言。在漫长且充满艰辛的研制过程中,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时间如流水般转瞬即逝。一些人离开了这支队伍,一些人又加入进来。队伍在更新,研制也在不断推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完全自主创新研制的产品,注定了充满坎坷。
在一次检验中,产品出现了误差大的问题。然而回到地面,却一切正常,再进行检验,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却找不到症结,让团队压力倍增。
从设计原理到结构设计,团队庖丁解牛一般对产品进行了反复验证、测试,并邀请了全国知名的专家对这个问题集智攻关,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却依旧未找到症结所在。
研制工作陷入到技术瓶颈期。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专家刘姐艰难的将问题锁定,找到了症结所在,她提出的措施简单有效,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让研制工作重新回到正轨。
然而挫折接踵而至。又一次在检验中,震颤问题凸显,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整个团队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还能继续么?”很多队员自己问自己。放弃,几十年来的心血付诸东流;不放弃,又迟迟不能取得进展。
研制遇到瓶颈,集团公司、二院没有任何怨言,鼓励团队要拥有敢于克服困难、直面问题的勇气。
一定要找到原因!研制团队顶住压力,合力攻坚,力求取得突破。
总指挥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刚刚在试验场开完会回屋休息,就收到了噩耗: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小胡,突发心脏病去世……
总指挥不敢回忆那个瞬间。他说,每每想起,自己的心总像被刀割一样。“这支队伍里,很多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中的一些人一年300多天待在外场,连续十几年在基地过元旦,有人因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泪崩如涌、彻夜不眠,有人放弃了待遇更好的工作机会,选择与产品共同进退,有人本可以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却倔强地选择继续苦战……疫情期间,团队为加快进展,成为了集团公司第一支进入试验场的队伍。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真正含义。”
02
打不倒的中国航天人
一个人倒下了,其他人要继续扛起旗帜。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在研制期间,集团公司党组领导多次前往试验场指导研制工作,提出“不能用现象代替原因,没有数据的分析都是讲故事”,要求严格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对问题一抓到底,绝不放过。
二院领导提出“一个产品一个方案”等科研生产管理方法,希望团队振奋精神,迎难而上。
这些鼓励为团队创造了良好的攻关氛围,大大增加了团队信心。
“针对问题,我们来了一场大协作。”总师介绍,团队邀请了4位院士作顾问,并向多位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请教,用时500余天,终于完成了攻关。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就意味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面对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团队如上阵杀敌的勇士,所向披靡,挥舞着创新之剑将顽敌一个个消灭。
很快,又一次失利在团队成员的心头重重地捶了一下。一结束,设计师们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点,拿出了初步数据分析报告。在抽丝剥茧般的归零工作中,团队在一个月内昼夜兼行,设备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在多年的外场工作中,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阵地上随处可见紧张忙碌的身影。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工作,累吗?队员的回答简洁而朴实,“不累,完成工作永远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成功的过程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轻松和光鲜亮丽,很多时候,按部就班的工作犹一成不变的沙石,略显枯燥。
在一处阵地,这里不通电、没有自来水和手机信号,就像一座孤岛。无论阵地是烈日炎炎、热浪阵阵,或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还是沙尘来袭、遮天蔽日,只要研制任务需要,队员都会雷打不动出现。
无论客观条件如何变化,团队主动作为的状态从未改变,以不变应万变,确保自己和设备都“在状态”。
在任务的关键时期,队员经常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甚至通宵调试。鼻子里充着血块、嗓音中带着沙哑、嘴角挂满火泡,已经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队员们也在极力战胜自己的身体,即使意外磕碰,也轻伤不下火线,同时不忘向他人叮嘱任务注意事项。
凌晨两点,工作仍在继续。凌晨五点,夜间顺利通过,星星点点的红色慢慢出现在阵地上,那是身着印有“中国航天科工”字样红色队服的队员们,宛如在黑色戈壁滩上跳动的火焰,点亮黑夜,正迎接绚丽的朝阳。
03
致敬前辈 为梦想继续奋战
“为理想,披星戴月奔波十余载,品尝酸甜苦辣,攻坚克难敢为人先;追美梦,迎朝送暮驰骋沙漠数百日,经历雪雨风沙,摧城拔寨终获圆满;展未来,跋山涉水寻访阵地演场几多回,遍及陆岛峦嶂,保驾护航取得全胜。”成功之后,有人挥笔写下一首词,尽情抒发多年来的心声。
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次的成功,航天系统在关注,曾经在这支队伍中战斗过的同志也在关注。
“我曾无数次想象,结束的那天,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到来了,却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此刻,我心中装的是对前辈的敬意,是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几代人前赴后继,接力完成了,大家都在不辱使命。”
“我们绝不能忘了战线上的前辈们!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造就不了今天的成功!”
“给大家报喜时,有人回复说这是伟大的成功,有人说是天大的喜讯。但我认为,庆贺的同时,我们更要向前辈致敬,他们把对国家的热爱化成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即使历经坎坷,却依旧执着奉献。”
老总们的想法出奇一致。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支队伍对此进行了完美诠释。他们秉承航天“三大精神”,国家和人民有需要,他们就想办法创新,拼尽一切完成使命。即使常年扎根荒凉戈壁,远离家人朋友,他们亦无怨无悔。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本次战斗的前一晚,主任设计师在朋友圈分享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他说,歌词代表了他的心境,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但依旧执着向前。
产品研制就是如此,现在的成功只是一个节点,未来还有很多节点要完成。
总结这些年的艰辛,两总均表示,这支队伍能扛能打,从领导到队员,大家为了同一个梦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且坚定首发意识,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对待每一次工作。大家用心血铺就了几十年的不凡路。
“人们都说,时间是虚无缥缈的,然而我认为时间就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的,事件就是年华。有回忆,就说明年华没有虚度。我们会继续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继续奋战。”
团队正在向下一个梦想阔步迈进,相信这支能打硬仗的“铁军”能够不断实现他们的梦想,创造更多奇迹。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