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李世民的墓为什么叫昭陵撰写,主要解答关于李世民的墓为什么叫昭陵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昭陵著名的六匹石马,李世民为何要用马来装饰他的陵墓?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每一匹马都有它们独特的故事,它们都是随着李世民征战过。公元618年,唐军初占关中,立足不稳。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便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看准战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使薛军阵容大乱溃退。李世民趁机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六骏中, 李世民给它题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把它比作神马。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中也曾提到过拳毛騧,诗中日: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狮子花是唐代宗时范阳节度使李德山进献给代宗李豫的一匹骏马,这匹马体毛卷曲似鱼鳞,通体有九道花纹,所以又叫九花虬。唐代宗把这匹马赐给了汾阳王郭子仪。诗人把拳毛騧与九花虬并提,说明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唐太宗生长在边地,不仅好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晋阳起兵后,他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弓箭常伴身旁。他使用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得可洞穿门阖。公元619年,唐太宗与宋金刚对峙于柏壁,有一次,唐军被包围,他就用大羽箭射杀了宋金刚的骁将,使宋军惊退。统一全国的战事结束后,唐太宗骑射围猎的豪兴不减当年。每天有数百人参加,射中的就赏赐弓箭和布帛。由于唐太宗喜欢游猎骑射,大臣虞世南、魏征等都加以谏阻,一是为他的安全考虑,二是为他的扰民担忧。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唐太宗克制自己,不妨农事,但围猎之事仍然不绝。在他看来,围猎是为了布阵练兵,不忘武备。唐太宗用6匹骏马装饰自己的陵墓,不仅仅是由于自己嗜马如狂,还与他爱好骑射,想通过骑射不忘武备密切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四方人才。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1]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昭陵的陵名,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解释。古代谥法解释“昭”字说:“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 ”古代谥法也有谥曰顺、贞、献等美好的字眼 朋友你好,每个人的坟墓都不一样,即便是皇帝,他的名字也都是后人取的,并不是他本人设计 多多皇帝,尤其是那些有名的皇帝,他们的陵墓都会用一些具有美好意义的词来形容,然后招这个词就很美好 这个的话是那个他的后代给他起的这个名了,就说美成这个支持的话,你就可以从一些相关的文献上就是可以看到这个。 这是按照宗族关系起名的,他父亲是高祖,他是太宗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每一匹马都有它们独特的故事,它们都是随着李世民征战过。公元618年,唐军初占关中,立足不稳。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便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看准战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使薛军阵容大乱溃退。李世民趁机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六骏中, 李世民给它题的赞语是: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把它比作神马。唐代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中也曾提到过拳毛騧,诗中日: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狮子花是唐代宗时范阳节度使李德山进献给代宗李豫的一匹骏马,这匹马体毛卷曲似鱼鳞,通体有九道花纹,所以又叫九花虬。唐代宗把这匹马赐给了汾阳王郭子仪。诗人把拳毛騧与九花虬并提,说明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唐太宗生长在边地,不仅好马如狂,而且喜弓善射。晋阳起兵后,他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弓箭常伴身旁。他使用的箭,比通常用的箭大一倍,命中率高,威力大得可洞穿门阖。公元619年,唐太宗与宋金刚对峙于柏壁,有一次,唐军被包围,他就用大羽箭射杀了宋金刚的骁将,使宋军惊退。统一全国的战事结束后,唐太宗骑射围猎的豪兴不减当年。每天有数百人参加,射中的就赏赐弓箭和布帛。由于唐太宗喜欢游猎骑射,大臣虞世南、魏征等都加以谏阻,一是为他的安全考虑,二是为他的扰民担忧。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唐太宗克制自己,不妨农事,但围猎之事仍然不绝。在他看来,围猎是为了布阵练兵,不忘武备。唐太宗用6匹骏马装饰自己的陵墓,不仅仅是由于自己嗜马如狂,还与他爱好骑射,想通过骑射不忘武备密切相关。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四方人才。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1]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李世民的墓为什么叫昭陵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