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我们的爱情歌词】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5本中文原创书:缓解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烦忧

彭派新闻(www)思想新闻中心

吴宇局势紧张,传染病再次来袭,今年3月有点可惜。

本月的湃书单,推荐这些中文原创作品,给或许在隔离的你一点阅读的提示。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可以暂时忘记外界的纷纷扰扰。祝愿疫情早日过去!

《白色记事簿2:病床前的战争》

陈拙/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一共十二个故事,每个都值得一读,因为太真实太残忍。八位作者中,七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位是调查记者。故事的主角都是疑难、危重病人和他们的家人,但叙述的重点不是复杂的医学问题,而是背后的人间真相。在“微生物神探”的故事中,医院检验科的主管技师王澍对病菌研究的热爱和执着,使得一位被罕见真菌——马尔尼菲蓝状菌吞噬到体重只有60斤的年轻人获得了新生。但是病人最终可能都未真正理解,挽回他生命的是这位热爱科学的技师,就像作者所述:“那些仅仅出现在化验报告单上的医生名字,没有人会留意。”在“‘5岁’丈夫”的故事中,因为病人同亲哥哥有恩怨,便向妻子和医生隐瞒了亲哥哥的存在,反而选择了不太符合医学标准的老母亲作为骨髓供者,大大降低了治愈的可能性。结果术后的一次感染损害了相关神经元,他的智商变成5岁孩子的水平。尽管医生拼尽全力,能干的妻子费尽心思,最终未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在这个故事中,对科学的“蔑视”令人印象深刻。热爱科学和真理,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而无视这些,就相当于自我放弃,甚至有时候会危及不知道多少无辜者。

《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

黄克武/著,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学问,2022年3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在中文学界,愿意写通俗作品的史学名家总是显得难能可贵。《笔醒山河》是历史学者黄克武在三十年研究基础之上为大众写作的通俗传记,以简洁明快的文笔勾勒了“启蒙人”严复的一生。此前作者曾出版过以严复为主题的学术著作《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以及英文著作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自由的意义: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的起源》),而这本书则是“尝试做一个沟通的工作”——严复因《天演论》等译著而声名显赫,但他用来翻译的“桐城派古文”典雅深奥,与当代大众读者之间隔着深深的鸿沟,作者希望以本书“将严复的生平与思想带给当代的读者”。

严复的一生学贯中西,收获盛名而又饱受争议,最后落寞而终;他的历史角色有悖论之处。严复既是五四启蒙论述的开创者,也是这一论述的批判者与传统价值的支持者。他的思想中无疑具有自由、民主、法治、科学等“启蒙”面向,但又掺杂了众多“反启蒙”的因子:抽鸦片、纳妾、修庙、扶乩、卜卦、支持袁世凯复辟、肯定尊孔读经、撰文附和“上海灵学会”的鬼神观念“灵魂不死”之说……另外,尽管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关于《天演论》的内容),但他所用的文字与所创造的词语,在20世纪初期之后被白话文以及大量留日学生引进的“和制汉语”彻底打败。作者在书中将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写成通俗易懂的章节,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位“启蒙大师”复杂的一面。

好的人物研究往往带有“知人论世”的关怀,简洁的篇幅并不妨碍作者从严复身上观察整个清末民初转型时代的复杂性。书中细究严复与梁启超、张謇等人的关系,分析他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抉择,从更宏阔的视野上启发读者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思考。在全书的最后一节,作者将笔触延伸到当代,写了严氏一门三代在海峡两岸的命运,感叹造化弄人的历史情节之余,指出近年来思想界对严复所做的重新评估与赞许,提示我们中国的文化转型或许仍在进行之中。

《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郑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頁folio,2021年11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男人大都喜欢论天下大势,喜欢谈论战争、扩张、征服以及帝国。上世纪就面市的电脑游戏《帝国时代》,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在游戏中,可以(或必须)肆无忌惮地攻城略地,但获胜之后会如何,不知道。因为游戏只考虑如何开疆拓土建成一个帝国,治理是线下的事。但有些人往往会将游戏情结带到线下,以为战争就是动动游戏手柄那么简单,以至于一听到“还你一个强大的……”就血脉贲张,一时竟忘了“我家真有一头牛”。

郑非的新书《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讨论的就是帝国建成之后如何治理的:“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序言,第8页)为什么要讨论近代帝国,因为在作者看来,只有到了近代,帝国叙事与民族国家的叙事的冲突才彰显出来。在古典帝国时代,有两个关键词——“阶级分裂”和“间接统治”,前者指的是,大多数古代国家都是由古代上层阶级所控制的私有物。阶级因素的介入,就形成了某种交叉分裂,淡化了族群因素对社会的分化作用。(33页)后者指的是,“在(帝国)中心地带,国家尚可直接管制,在边缘地带,国家只能寻找代理人与之合作治理地方……一是缴税,二是别添乱。”(34页)而到了近代,随着各国进入大众政治年代,几乎所有帝国都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导致这一局面有很多社会因素,但作者认为,民族主义并不是唯一或决定性的因素,帝国与民族的关系是简单的相容与不相容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中讨论了帝国的核心问题——中心/边缘关系以及古代帝国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处置思路,并据此提出自己对帝国分类的两个维度:帝国政治结构的制度化水平、帝国的社群关系处置思路,诸帝国会在上述两个维度(正式/非正式,吸纳/隔离)上移动,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这样,帝国可以分成四个类型:正式/同化、正式/隔离、非正式/同化、非正式/隔离。作者此后的四章即分别讨论接近这四个“理想类型”的帝国:英帝国、法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出于个人偏好,我主要阅读了第五章。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看法,谨摘抄如下:“在俄罗斯帝国之中并没有一个‘帝国民族’,而这是俄罗斯帝国同其他近代帝国迥异的地方。”(352-353页)“沙皇官僚体制的一个特征并不是它的庞大或病态,而是他的弱小。”(359页)“1831年以后,俄罗斯对俄罗斯帝国少数民族的政策表现出日益加剧和日益标准化的趋势,开始背弃其传统模式(尊重现状、与忠诚的精英合作和容忍多元文化)。”(369页)“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东正教、专制主义与民族——完全没有吸引力。”(405页)在本章的最后,作者还特别指出,有些西方学者,由于缺乏在专制国家生活的经验,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这世上还有“逆向歧视的隔离”“异化的同化”这样的事情。在有些国家,统治者高居各民族之上,不受任何一个民族的支配,他们完全可以用逆向歧视的方式来平衡民族间关系,以稳定局面,将帝国的负担压在人数较多的那个民族之上。(416页)

在结语部分,作者指出各个帝国选择模式在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令人失望的是,某帝国“恐怕以负面教训居多。这个帝国既专制又薄弱,还走了一条剥夺同化的道路,不翻车是不可能的”。(443页)

帝国虽然在近代瓦解,民族国家叙事占据了上风,但是帝国面临的问题——中心-边缘关系——依然还在,现实中依然是“同化与压迫共存,隔离与歧视齐飞”。(437页)

《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

赵刘洋/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本书作者赵刘洋从自杀和离婚这两个具体议题出发,梳理了清代至当代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以及法律与社会、道德之间持续性的复杂纠缠。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分析了“道德的法律实践”的两种类型,即“滞后道德”与“超前道德”对于妇女自杀的影响。前者将对妇女贞洁道德的要求纳入法律;后者则是法律对妇女超前性别道德的追求,而这两种类型的事件都与具体社会实际存在诸多冲突。而在第二章的结尾,作者指出旧时的礼法导致妇女成为了“失声且顺从的妇女”,以听从丈夫的安排为“美德”。妇女被排除在经济与公共事务之外,其主要职责局限于家庭空间。当家庭因为贫困而难以生存时,丈夫就将妇女视作“物品”将其卖出而结束婚姻关系(即卖休行为)。本书不满足于纯粹观察法律体系本身的运作,而是试图将法律,尤其是司法实践,置于社会之中,观察法律与社会诸种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如此方能使得注重实质正义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保护弱势妇女群体权利的作用。

《何谈风雅:陈歆耕历史文化随笔》

陈歆耕/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月版

翻开这本历史文化随笔集,读毕一两篇文章,便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对作者的背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虽是谈历史,文笔却十分考究,行文甚至带有一丝文学气息,和历史科班的著作不大一样。能将枯燥的历史事实串联成有趣的故事,并且还要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秘诀就在这本书的“自序”和“代后记”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孜孜不倦的阅读和探索,怎敢在笔下言之凿凿。从作者的阅读经历中,可以很好地理解他为何从文学领域转到了历史领域的写作,更能够被他对阅读的热爱所打动。作者1966年小学毕业——“原图书室的旧书,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所以和那个年代所有爱读书的人一样,总有一种对阅读和知识的饥饿感。1970年代,在他的海军岁月,利用资源有限的图书室,他读完了《鲁迅全集》中创作的全部和翻译作品的大部分。却没想这件事被介绍人一提及,便打动了一位热爱文艺的女军医。之后她与作者喜结连理,“一套《鲁迅全集》就把老婆‘忽悠’到手了”。作者退休后,终于可以不用朝九晚五,而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由阅读。作者选择的第一个方向是《老子》,这与他看重经典阅读不无关系。却没想后来因为偶然涉及艺术史,便一步步开启了宋史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这本书的大部分文章,就是作者那两年的阅读成果。阅读的乐趣便是如此,像顺藤摸瓜,不断可以发现新的领域;读得深入了,自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化成文字;写作过程中,因为新问题的出现,又推动着进一步的阅读。但疏于阅读时就会忘记这种快感,不专于某个领域的阅读就永远体会不到这种快感。作者的这段经历和他的成果一样有意义,他收获了文集,同时他对阅读的热爱和执着又感染着读者。

《流俗地》

【马来西亚】黎紫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化,2021年4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十多年前,认识了两位马来西亚人,一位是导演陈翠梅,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黎紫书。这部《流俗地》大概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华语文学之一,之所以现在才买来读,也是想在热潮过后,能够静下来好好看紫书睽违十年后的新长篇。

小说的情节就不剧透了,说说大致感受吧。读《流俗地》的过程,令我不时想起台湾地区作家吴明益的《天桥上的魔术师》,两部作品同样以一个地方为核心——《天桥上的魔术师》是以台北著名的中华商场为背景,而《流俗地》的故事则发生在锡都(就是黎紫书的故乡怡保)被大家称为“楼上楼”的一个街区——扩散出生活于此的人物的故事,其中蕴含的还有社区地方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王德威解释的,地方风土、市井人生,这便是“流俗”。小说中交替出场、成为叙述主角的都是普通人,他们都在为生存、生活打拼着,辛酸中又带着欢笑,就像故事中消失多年的大辉,在刚满十七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后,不得不迅速地成熟起来,成为“一家之长”,以前喜欢看武侠小说、喜欢跟朋友们去踢足球的大男孩,“父亲死后他似乎不再喜欢这些了,开始抽烟,枕头下藏的书刊,封面再不见肌肉偾张的石黑龙和王小虎,都变成了巨乳丰唇眼睛半眯的艳女,书名由《龙虎门》改成了《龙虎豹》”。这书名的更改看得不禁好笑又有点忧伤。小人物的故事带出一个时代的社会变迁,这又让人想到了新加坡电影《我们的故事》系列,从一家人的成长反映出新加坡建国至今的历史,笑中带泪。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又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当然还有同属东南亚的热带风情,读着《流俗地》就想起自己曾经穿着短裤T恤,趿着拖鞋,慵懒地走在那些炎热的城市街头瞎逛的日子。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赵世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无论是猛将信仰和“抬猛将”的祭祀活动,还是“鱼米之乡”的自然形成,又或是市镇经济、士绅社会,这些在江南研究的学术史上都是不断被发掘、研究的议题,那么,江南史如何再“新”?看完这本书,我以为答案或许正如序篇题目所言——“从田野开始的历史”。

作为不曾涉足这方田野的读者来说,眼随文走,从“走进东山”到“猛将出世”,可跟着看作者田野之所见;“从水上人到岸上人”“洞庭商人与东山宗族”“社庙与圩庙”,略熟悉作者的话,则知这些可谓是赵世瑜老师的学术天地了,既有他行走之所见,又见其平素积累之思考。所以,《猛将还乡》是眼随心动,调集、整合了作者的田野之所见,文献之所载和学术之所思而成就的“新江南史”。

所谓新江南史,赵世瑜老师在“后记”中有他作为作者、作为学者的说法。作为读者,我以为很巧思的一点,是关注到江南水上人的上岸。说起江南,很易想到江南水乡,这意象里有繁荣的市镇经济,有昌盛的科教文化,也能想到浪漫的烟雨小船,却似乎忽略了这里的商人富贾、世家大族或正从水上而来。由此而进一步,本书最后两章“新江南史:从离散社会到整合社会”“从东山到上海:关于传统社会现代化的再思考”,则一如赵世瑜与刘志伟等学者以往所谈,区域史的魅力在区域之外。

《台湾与台湾人——追求自我认同》

戴国煇/著,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6月版

《与日本人的对话》

戴国煇/著,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9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历史学家戴国煇旅日40年,以“台湾出生的客家系中国人”的身份、“隔离的智慧”,观察、记录着台湾历史的发展。《台湾与台湾人——追求自我认同》 《与日本人的对话》是“戴国煇讲台湾”系列我目前在读的两本。在书中,戴国煇先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考察台湾地区的殖民体制、台湾知识人群体的心理等问题,角度、观点独到,文辞舒展、流畅,真实还原百年历史情境下台湾人的心理历程和心态变迁,使我们能以同理心去倾听台湾人的故事,理解台湾人的遭遇,“使真正的疗伤和融合成为可能”;同时,也对理解中日关系、亚洲世界颇有裨益。

《像钻石一样闪耀》

陈晓维/著,华文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陈晓维的书,无论他自己写的《好书之徒》《书贩笑忘录》,还是编的《买书记历》,我是每出必读,本本都爱。他的书话,老有人说是“文青”写法,我倒更愿意称之为“性灵派”。所谓好的书话需要的是“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唐弢语),在他自然都是不会少的,更让我激赏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基于个人价值判断的“忍不住的关怀”,以及细腻深入的对情感体验的叙写。前者我愿举《关于陈梦家的“对照记”》为例,不避王婆卖瓜之嫌,作为约来此稿的编辑,我认为这是最近几年我读到的最好的书话,后者则是这本《像钻石一样闪耀》了。这一回,他索性写起了小说。

小说内容自然是精彩的。我也相信,这本讲述大学毕业生高岭的书贩生涯与恋爱经历的小说,一定带有许多作者自身的影子。不过,我不愿怀揣八卦之心,贸贸然地从事索隐,这该有多么煞风景。读这本小说的当天,我恰好看完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隐隐约约地,总觉得书与电影有那么一些像。这倒不是因为小说男主角与电影一样,都遭遇了情感的挫败,而是因为,书与电影都让我感到,相较于人与物之间的关联,人与人之间想要建立关联,实在是太难了。电影当中,男女主角仿佛报菜名一般,互相通报着各自喜欢的书籍、电影、音乐,欣然于电波对上了,孰不知这只是极其浅表的联系,两人可能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对方的内心,探知彼此最为本质的存在。至于小说,对高岭而言,这世上总有让自己痴迷的书籍,错过这一本,还有下一本,那么人呢?毕业前某个晚上浅浅的吻,就能在高岭心上留下深深的痕,以至于影响整个他毕业后的人生。终其一生,这样的人能有几个?这样的问题,是不堪细想的。

读罢小说,才发现陈晓维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花束般的恋爱》与《纽约的一个雨天》相比,使尽浑身解数,拍得还是笨了点。这当然是聪明人才会发的议论。而《像钻石一样闪耀》,就是一部聪明人写的聪明小说。

《西游妖物志》

赵爽/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最近这些年,对于四大名著的解读著作非常多,其中一类是宫斗、权谋式的政治解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就与政治、历史、社会关联很大,这样的解读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西游记》中隐秘政治斗争的解读,大概需要开很大的脑洞才行。比如,讨论如来、玉帝、太上老君与菩提祖师的势力消长;讨论太上老君、铁扇公主与红孩儿的暧昧关系;探究观音与孙悟空是否有私情……这些推测虽然不能说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但逻辑链条上需要补充的事实和证据实在太多。不过,这类解读的盛行,也确实说明宫斗权谋是大家最喜爱的话题之一。

《西游妖物志》的解读,在我看来是回到了小说本身的主题。取经路上那些千奇百怪的妖精、神通、宝物,才是最吸引读者的。但除了专业研究者,一般读者对书中出现的妖精的来历、身世、背景都不甚了了,这本书对所有的妖精都进行了探究,这些说法并非信口开河,比如红孩儿与鬼子母的关系,猪八戒的前身是御车将军(车夫)等,其实在佛教文献中都有草蛇灰线的关系,学者的研究也都有这样的推断。有些推断则比较有意思,比如九头虫实为羽虫类、老虎在书中并不出彩、花豹精的出场纯为凑足八十一难等。有些妖精的比对则牵涉到小说前后的呼应或对照,比如乌鸡国的狮伶王与狮驼岭的青狮怪,同为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不是同一只?太上老君收服青牛怪的扇子是不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颇有趣味。同时,对现实世界中实有的动物如狮子、老虎、蟒蛇、蜘蛛等,也会介绍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整部书纯粹围绕动物妖精展开,没有什么阴谋论的套路,读来较为轻松。

可能因为作者严守只解读动物的界限,对白骨精、荆棘岭的花妖都未作解读,有点遗憾。其实书中连凡人修道成仙的沙和尚都有一章,大名鼎鼎的白骨精实在不该放弃。另外,书中猜测,“‘金角’‘银角’很可能就是九尾狐的亲儿子,狐阿七的亲外甥,原形也是狐狸。这个身份,与他们为太上老君守丹炉的童子身份,并不矛盾”(141页),证据比较弱,妖精孝顺干娘和干舅舅,并不算太离谱。更何况,狐狸精本来就是动物中最擅长修炼成仙的,太上老君招两个狐狸精守丹炉,不怕丹药被偷吃吗?

《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

董铁柱/著,中华书局,2021年12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大家都爱谈论的书,《演而优则士》则试图通过详细解读《世说新语》来“管窥魏晋的思想和生活”。作者设问“为什么不用两本或者更多本用第一手资料描写某一时期具体个体的书,然后在比较和总结的基础上再来讨论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生活”,接着说明“我们在这本书里想要通过对个体的了解,来纠正一些对魏晋时期的错觉和成见”。作者认为:“《世说新语》所展现的魏晋名士的思想和生活,是以公共空间为背景,以表演为手段,以‘知’为目的的……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玄学并没有真正让名士们的生活逍遥恬静或是纵欲糜烂,他们一直热衷于在公共空间里以‘表演’的方式争斗。”

具体如何,《演而优则士》会一一道来。且引本书结语中的一段:“刘义庆并不忌讳魏晋的动荡。他既不认为这个世界可以瞬间实现大同,也否认这个世界已经无可救药。他笔下的名士和他一样,既不认为自己能成为圣人,但又不会沉沦为小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魏晋时期的思想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比汉朝或者宋朝的都要小——那都是觉得自己可以成圣的时代。”

《知道分子》

王朔/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化,2015年3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王朔的作文,不亚于他的小说,尽管有时代烙印,但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比如这段:“小时候,五十年是很大的数字,遥远得无从想象。我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就待在我自己的未来,我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的变化,我的梦想还像小时候一样遥远,唯一不同的是我已经不打算实现它了。五十年的时间已经使我习惯了一个国家……‘我们都不希望国家乱吧?’一听到这样的问话,我就无言以对。”其实,比起王朔损人的话,比如写“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的白岩松,“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暧昧,仍能直观到他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我更喜欢他夸人的话,比如写“铁凝老师”,“你瞎逗她也会意,你无聊她也坦荡,也不是不卑不亢也不是一盆火似的迎上来你说一句她说十句,很稳得住神儿的样子”。王朔曾刻薄地嘲讽过“知道分子”,及其“代表刊物:《读书》;代表作:《管锥编》”,“抄惯了别人的宏论,也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哪句不是自己的”,“其实这很容易分辨——哪句也不是你的”,但如今知道王朔的,或许也只剩下知道分子了。

《中华文明访谈录》

张泉/著,当代世界出版社·一頁folio,2021年12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历时九年对包括柯马丁、宇文所安、艾朗诺、大木康、顾彬、巫鸿、钱理群、王汎森、荣新江等在内的24位国内外杰出学者的访谈的结集。书名看上去很大,然而沿着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连线,从中国的古代文明到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直至全球化的当下,中国该如何自处,确是勾勒出了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那些起承转合。

而与这些起承转合相呼应的是学者们个人生涯历程和治学之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迁变沉浮,学问与人生,自我选择与命运裹挟,盘错如谜。这是学术话题之外,这本采访录好看的地方——那是艾朗诺在弥漫着披头士“你说你需要一场革命”的时代喧嚣中,一首一首背诵着白先勇送他的《唐诗三百首》;是顾彬为了应付繁琐的签证和昂贵的机票,在1978年至1985年间以德国导游的身份一次次来往中国;是巫鸿因读到米开朗琪罗给教皇画像,教皇不喜欢袍子的颜色,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着色的故事而折转了自己的画家梦;是钱理群在贵州寒冷的小屋中饿着肚子郑重其事地起笔写《鲁迅研究札记》,亦如多年之后,他郑重其事地从清晨到深夜,为中学生编写《新语文读本》,践行着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标准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的“低调的理想主义”。

作者说,“在这些访谈中,他们更正了诸多沿袭千年的谬误,也会反复推敲现代化之路带来的困惑与抉择、荣耀与代价。我们在对话中探讨学术的发展脉络,也希望重新理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担当,既感慨于历史转折的微妙时刻,也试图缓解彼此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焦虑。”而这或许也解释了这样一本“对话触发对话,思想开启思想”的访谈录在这个艰难的春天带给人的一点低调的精神力量。

《中馈录:古法制菜·隐藏的厨娘食单》

浦江吴氏、曾懿/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古法制菜可以说是当今美食界的一种风尚,从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精巧饮食到袁枚《随园食单》中的各色食谱,都成了今人凭想古代美食的参照。这部《中馈录》的不同之处在于,书中所辑录的两份食单出于古代女性之手。作为家庭饮食的实际操办人,生平不详的元代浦江(今属浙江金华)吴氏和文才医术俱佳的清代华阳(今属四川成都)曾懿留下的食谱无疑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受制于古代的食物保存技术,食谱中以方便保存的菜式居多,有些如今看来已无必要,也有一些至今仍十分常见,如风鱼、糟卤、肉酱、火腿等等,曾懿的“藏蠏肉法”与近年颇受追捧的“秃黄油”如出一辙。

曾懿在食单前的《中馈总论》中写道,“古今贤媛淑女,无有不娴於中馈者”,指出她写作这本小书的目的是供女子在出阁前效仿练习,以便在婚后履行中馈职责。这种说法在追求性别平等的今天自然已经不合时宜,但对于很多人而言,由母亲或其他女性长辈精心准备的食物大概仍然是童年时代重要的爱的回忆吧。

责任编辑:顾明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