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愧疚】心理学: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愧疚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每天努力工作的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周围可能有这样的人。

明明不是自己的过失,但总喜欢把所有的错误都留给自己。明明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总是关心别人,让自己焦虑不安。(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明明自己做了正确的事,但总是对别人感到内疚。

到底是什么心理致使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缺乏主观判断,一味地听从他人想法,潜意识里对别人感到愧疚,将主动权交给他人。认为别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不正确。

在一个村庄里,有位爷爷和孙子去镇上赶集,爷爷骑在驴上,孙子在下边走,路人看见了便说爷爷,怎么能让小孩子走路。

爷爷听后立马下来,让孙子骑驴,这时候又有人说话了,大让小,小让老,应该照顾老人,爷爷和孙子听后觉得谁骑都不好,于是两个人都骑在驴上。

谁知又有人说,两人都骑在驴身上会把驴压死,太没有爱心了。

爷孙俩一听,怎样做都不合适,于是只好将驴捆着抬起来走。

这个故事反映了哲学中动机与效果的思想。

所谓动机,即是引起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主观愿望、设想,属于主观范畴。

所谓效果,则是指人们进行该项活动所产生的某种客观结果,属于客观范畴。

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动机也不同。

所以人不能缺乏应有的自信和主见。

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遇事盲目,屈服于某种压力,这样不果断的行为方式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愧疚感的人总是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遇到事情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

蒋方舟在一次演讲中曾说:

“我感受到一位讨好型人格一路走来的内心独白,其中一句话狠狠的撞击着我的内心。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从小时候我们就学习如何赢得别人的喜欢,在家里要学会赢得父母的喜欢,在学校里要学会赢得老师的喜欢。

我们无时不刻被教导着要做一个惹人喜爱的好孩子,迎合别人的需要,却忽略了培养坚强的自我独立意识。

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会造成错误而使自己陷入无尽的愧疚中。正是这种自我批判伴随的愧疚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负能量。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只顾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这是一种很矛盾、很危险的人格。

当自己拒绝别人时,内心非常不好受,感到很煎熬。参加聚会时,总是担心冷场一直主动寻找话题。跟他人微信发消息,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便会心存愧疚,反复斟酌自己的言词是否得当。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不敢轻易表露自己的坏情绪,害怕自己的负能量会影响到他人却没想过自己的情绪不能得到释放,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

讨好型人格通常有如下表现:

  • 对别人的感受很敏感

讨好型人格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害怕自己做了什么让别人不喜欢的事情,非常重视对方的感受,从而忽视了自己,如若做出了不得当的事情,就会感到非常懊恼。

  • 经常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抬高他人,贬低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的特点。他们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事情都让别人先选择,自己对于别人的选择都双手赞同。

经常通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来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友善,也是一种对他人莫名愧疚的一种表现。

  •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

讨好型人格对于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遇到别人求助,也不懂拒绝,害怕一旦拒绝,就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

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提出来,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成为别人的负担。

蒋方舟曾说过:“我与自己达成了和解,用这种和解来告别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这种告别不代表漠视身边的人,而是更好的认识自己,关爱自己。”

我相信,总是觉得对别人有愧疚心理的讨好型人格的人也可以做到这样,做到更好地认识自己,爱护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翩鸿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