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克思的话,还有什么比隐藏在父母心中的感情更神圣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好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那火焰温暖地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凝聚的意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总是和子女一起一点一点地成长。(莎士比亚)。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和作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是1954年至1966年期间写的书信编撰而成,信中充满了对儿子挚爱、期望以及抒发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用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西方哲理名言,教育儿子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教育理念。
当时傅聪在波兰留学,学习钢琴,在国际比赛中曾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留学期间傅雷给儿子的信写到,你也已经长大成人,用不着我一再叮嘱,但若你缺少勇气的时候,尽管来信告诉我,我可以替你打气,倘若你心绪不好,也老老实实和我谈谈,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决一些或大或小的烦恼。
傅雷夫妇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淋漓尽致,再看下面写到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养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傅聪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时,父亲又写到,孩子勇敢些,别怕,别踌躇。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傅雷夫妇把他们的人生所遭受的磨难经验告诉孩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经历一次波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的回事。自己先要锻炼坚强,才不会被环境中消极因素往下拖,才有剩余精力对朋友们喊加油,加油。
傅聪成家以后,母亲信中写到,希望他的妻子继续上进,终身坚持自我教育。幸福是拿或多或少的痛苦换来的。眼前的,短时期的幸福往往种下了将来的,长期的,甚至下一代痛苦的根,这是最值得深思的。常常设身处地为人家想,这也是化“大我”为“小我”的一例。
父亲傅雷写到,你和妻子要相依为命,外面的不如意事固然无法避免,家庭的小风波总还可以由自己掌握。客观的困难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加上主观的困难呢?当然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但自己总该竭尽所能的做去。处处克制些,冷静些,多些宽恕,少些苛求,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别人的长处。生活——尤其夫妇生活——之难,在于同弹琴一样,要时时刻刻警惕,才能不出乱子,或少出乱子。总要存着风雨同舟的思想,求一个和睦相处相忍相让的局面,挨过人生这个艰难困苦的关。
要平衡身心,平衡理智与感情,节制荣誉,节制感情,节制思想。修养是整个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并祝福他,爱他,希望他强,更强,永远做一个强者,有一颗慈悲的心的强者。
傅雷夫妇就是这样时时给傅聪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磨难,踏上自己正确成长的道路。
这些经典的话语深深影响后代的人们,在人生旅途中会有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