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责任。11月10日,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唐晓彪表示,他将继续为东川文明城市建设、吸引投资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16年来,他诚信经营,承诺农民工工资一分不欠,守法纳税,做到国家税款一分不少;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出资成立了500万元公民道德基金、200万元金秋助学基金,累计为铜川各界捐款700多万元……现在,铜川人都亲切地把他称为“福清哥”。
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唐孝标是福建省福清市人,16年前,他带着资金到铜川宜君县投资兴业。
“当时建设的就是宜君商业城项目,这个项目所在的地方,原来是宜君县城街道一处低洼的地方,工程处理难度大,我们宜君县签约投资后,就开始以高质量的要求建设项目”。唐孝标说,项目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县城居民的消费购物问题,同时,还给当地带来了众多就业岗位。
此后,容量大、规格高、设备齐全的宜君宾馆和商住服务楼拔地而起,为宜君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几年间,唐孝标先后为宜君交通建设投资2000万元,让全县乡镇都通上了客车;引进天然气公司、公交公司,极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在与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唐孝标发现,当时宜君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个别地方的学校办学条件差。
“在有的学校,很多孩子没有书桌,蹲在地上念书。”看到这种情况,唐孝标捐款为5所学校的孩子们购买了书桌。
孩子的教育关系着家庭和国家的未来,为了让在工地上的农民工安心,唐孝标给公司立下了一个规矩,承诺农民工工资一分不欠。
“每年开学,我都要求把农民工把工资结清,这样,他们才不会为了孩子的学费发愁。”唐孝标说,除此之外,每年过年前,公司也要把所有的农民工资结清了,他才能安心回福建陪老娘过年。
在铜川的这些年间,唐孝标也遇到过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
“记得有一年马上过春节了,周转的钱还差近千万元,我跟总公司领导商量后,决定我们分头向福建的亲戚朋友借钱,近千万的资金很快就凑齐了,发放给农民工让他们安心回家过年。”唐孝标说,有时候跟亲戚朋友借钱,哪怕是利息高一些,他都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
唐孝标就是用自己的行动,将诚信渗透到每一个跟他打交道的人。
“刚开始工程建设的时候,有的水泥罐车会以车坏了等为由,故意拖到夜间到工地送料,但我们的工地上有地磅,一过磅就会发现材料不够,后来,再也没有罐车敢在我们的工地干‘缺斤短两’的事了。”唐孝标说,虽然他只能管好自己的工地,但这种作法,也对一些不良行为形成震慑,减少了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行为。
唐孝标的公司有个老员工,前几年,他听说这个员工的儿子快要结婚了,一直发愁给儿子买不起婚房。
“知道这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后,我向总公司领导申请,将我们建设项目中的一套房子赊给这个员工。”唐孝标说,房子赊出去了,员工也就安心了,每个月只要从工资里扣除1000元来还这个房钱。
按照这个速度,要换完房钱很难,但唐孝标笑着说,这就是诚信,别人相信他,他也会相信别人。
正是靠着这种处处帮别人着想,处处讲诚信的作风,唐孝标先后获得“中国好人”“中国3•15诚信企业家”、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等荣誉,还被授予“铜川市荣誉市民”称号。
说起自己跟铜川人的关系,唐孝标讲了一件让他记忆深刻的事。
“铜川很多人都认识我,大家都叫我‘福清哥’。”唐孝标说,有一次他从宜君要赶到铜川开会,车行至半路掉到沟里了,人虽然没有事,但着急开会,车一直弄不上了,当时,附近的村子里的来了几十个人村民,帮忙把两吨多重的车硬是抬了上来。
唐孝标说,铜川是好人之城,他也是愿意为这座城市做一些事情。2015年,他写信给当时的铜川市委书记,申请设立了500万元公民道德基金,用于表彰道德模范、“铜川好人”;2016年9月,他又拿出200万元设立了金秋助学基金。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来铜川投资兴业至今,唐孝标已累计捐款700多万元。
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编辑 张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