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一分记者巩月岳计划与收尾
编者:从今天开始,《青年说》栏策划了《乡村教育工作者手记》,为农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教育一线分享所见所闻,帮助农村教育先行区的建设。
以下是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牟家小学校长曹永新的教育手记:
2022年的3月,因为疫情原因,原本正常有序的生活节奏不断被打乱,疫情之下,很多不确定性让人的不安全感陡增。
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素日朝夕相处的“睦家”家人,一下子各自居家,难以相见。他们的状态怎么样?居家隔离心情如何?是不是平和稳定?成为我的一个心事。
于是,晚饭后,我拿起手机,主动链接,用平和的话语和老师拉家常、话疫情下的个人和家庭生活,稳定老师们的情绪。
首先,我拨通了邵世平校长的电话。他是一位工作非常认真,仅有两年就将退休的老教师。在开启线上教学的前一个周五,他因为所住小区实行封控就没有到校上课,所以算起来,我们已经整整一个周没见面了。电话接通,邵校长爽朗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聊了家里的情况,得知邵校长的小孙女去了济南,儿子又到了疫情比较严重的莱西执行公务,目前自己和老伴在家里;聊到生活情况,邵校长说现在网上下单很方便,虽然出不去,日常生活用品一点不缺;问到他的身体,他说血压控制得挺好,幸亏前段时间刚去医院开的药,目前都很稳定,不必要担心;他主动提到网课,作为老教师对网络操作不是特别熟练,自己也会努力学,不给孩子们耽误课。最后,他还嘱咐我,工作忙、事情多、压力大,不用牵挂他,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这个电话,反而滋养到我,给了我更多的能量。怀着感动的心情,又拨打了于修河老师的电话。
平日里尊称为“于老”的于修河老师,言语虽不多,做事却非常扎实,一直是老师们的师德楷模。今年他承担起学校日常管理检查工作,每天从早到晚不闲着,极其认真负责又公平公正,班主任都很信服。想到这里,电话通了,于老亲切的声音通过电话传递过来,愉快地交流着居家情况,我感谢于老师在网课上耐心为每一个孩子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评价,于老却谦虚地说这都是应该做的,丝毫没有任何的抱怨。听说我所在的小区管控严格时,于老说:“咱这面只要有核酸检测码就可以出入,要不我买点菜给你送过去吧!”这一句话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多么温暖的老师啊!
我又拨打了李光老师的电话。李老师是街道鼎鼎有名的体育老师,训练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停课之前,除了上体育课,李老师率领体育组的同仁开始特色社团的训练,每天下午,操场上热闹非凡······电话通了,我问李老师:“是不是又喝了两杯?”他一听,笑了,“刚刚女儿回来,多做了几个菜,喝了两杯。”由着这个话题,他谈到在社区工作的女儿的辛苦,把孩子放在婆婆家,已经一周没见了,做核酸从早上六点半一直到晚上七点,真的是穿着纸尿裤上阵······他说他和嫂子都很心疼孩子,但在疫情之下,没有办法,必须有人上。他还说,最好的支持就是听党和政府的话,让居家就好好待在家,不给政府添麻烦。聊到心态,我忽然发现,李老师的心态比我都要好。
挂了电话,我的心里涌动着感动和感恩之情:我原本以为老师们需要话聊,没想到在电话中滋养和疗愈的却是我,我们的老师太可爱、太可敬了!
学校的稳定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疫情,居家网课,只有教师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才能有足够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滋养到屏幕另一面的每一个家庭。
而这几通电话,适时的链接沟通,温润了彼此的心灵,让我坚信,在睦家文化的引领下,我们的老师秉承“平等与尊重、欣赏与包容、合作与共进”的原则和目标,正在走向更有力量的自己;我们也将团结和谐,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早日相聚在美丽的“睦家”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