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2
(时间:120分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18分,每道小题3分)
1.以下句子加字母的辅音正确的是()
A.说到中国人,不要被表面欺骗自己的粉骗,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骨。
B. 在很远
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wù)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cī)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C.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jiāo)洁的月华,如沸(tèi)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D. 每逢骤雨猝(cù)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shì)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搽”读作“chá”;
C.“皎”读作“jiǎo”;
D.“窒”读作“zhì”;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B.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鳞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C. 鲁迅先生出书的小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D.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答案】B
【解析】
【详解】B.盘屈(曲),鳞峋(嶙)。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C.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 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低眉顺眼”形容驯良、顺从。符合语意;
B.“怏怏不乐”心中郁闷,很不快活。符合语意;
C.“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符合语意;
D.“振聋发聩”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不能用于形容掌声,对象使用错误;
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纪遗产系列纪录片《泰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名山——泰山,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 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青年,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吗?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搭配不当,把“提升”改为“体现”。故选A。
【点睛】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街头到处都摆着枇杷、樱桃、桃子……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儿。
C.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系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D.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C.本句引号内引用的是完整的一句话,问号应该在引号内。故选C。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敢于说真话。
C.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 《儒林外史》一书中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做了深刻的批评。
【答案】C
【解析】
【详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故事出自《红楼梦》,不是《三国演义》。故选C。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不求甚解》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 )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 )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西。
7. 依次填入选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见解 了解 曲解 理解
B. 见解 了解 理解 曲解
C
了解 见解 理解 曲解
D. 了解 见解 曲解 理解
8. 对选文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B. 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
C. 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D. 能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9. 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第1段中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B.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C. 选文第5段作者以普列汉诺夫为例,告诉我们不能死读经典著作,必须活读,就是说,不用记住经典著作中的一些字句。
D. 选文举诸葛亮的例子,说明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10. 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犀利,富于气势。
B. 平易亲切,逻辑缜密。
C. 叙述条理,层次清晰。
D. 正面举例,反面说理。
【答案】7. D 8. A 9. C 10.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的辨析及运用。见解:意思是对事理的认识和看法。了解:知道,明白。曲解:指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理解:意思是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从道理上了解。
第一空:根据语境,对于一本书,从“越读越有兴趣”到“完全读懂”,中间必须要经历“了解书中的道理”的过程。故第一空填“了解”;
第二空:根据语境,对于“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陶渊明做到了“会意”,有了自己的“见解”。故第二空填“见解”;
第三空:根据“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可知,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许多“曲解”。故第三空填“曲解”;
第四空:根据语境可知,经典必须“活读”,“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必须对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进行“理解”。故第四空填“理解”;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分析。
A.结合“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可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是作者要批驳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要立论的观点;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结合“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可知,选项中“不用记住经典著作中的一些字句”理解有误;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
A.本文是杂文,主旨是告诉人们读书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而不是“犀利,富于气势”;
C.《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叙述条理”错误;
D.选文既有正面举例,也有反面举例,所举普列汉诺夫的事例就是反面事例;举例之后的说理都是正面说理。选项分析有误;
故选B。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毒,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 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至若/春和景明。
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属于作文以寄之
A. 不以物喜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C. 以刀劈狼首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13.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越明年,政通人和。”译文:超过明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B.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译文: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C. “或异二者之为。"译文: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1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B. 选文第3、4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 “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不同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D. 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答案】11. D 12. D 13. A 14. A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
能力。理解句意是正确划分朗读节奏的前提。此句的意思是: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古仁人之心”不能断开,正确的节奏划分应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题干中的“以”是连词,来,用来。
A.选项中的“以”,介词,因为;
B.选项中
“以”,动词,以为,认为;
C.选项中的“以”,介词,用;
D.选项中的“以”,连词,来,用来,和题干中“以”用法和意义相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越(到)”是句中的重点词,正确的翻译是: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迁客骚人的感伤之情;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国破”对“城春”,两者意思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形成强烈的对比。
C. “国破”与“山河在”,前者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者写山河依旧:“城春”与“草木深”,前着写明媚春景,后者叙荒芜之状,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 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本”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16. 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籍,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乱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 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慨,将诗人抑制不住的伤感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抑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的无比喜悦之情。
【答案】15. D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作者由眼前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荒芜景象,想到虽然山河依在,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并不都是亲眼所见。诗句表面写景,实则抒感,寄情于景。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诗人并没有收到家书。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故D项中的“收到家书的无比喜悦之情”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第Ⅱ卷(表述题共102分)
五、(17分)
17.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正入万山围子里 (3). 断肠人在天涯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 应傍战场开 (6).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罔、天涯、傍、竞、刺、寡”等字词容易写错。
18. 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选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白云 (2). 看那天上的白云来去自由,无欲无求,闲适惬意,令人生羡。
【解析】
【详解】此题解答,可首先读各词,然后找出有创作灵感的词语构思,注意语意通顺,语句简洁。如,青山是坚定沉着的,它以其魁梧的体魄,坚定地站在大地上,牢牢地扎根于土壤里,风吹不倒,雷打不折,雨淋不散,水冲不垮。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材料二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时间之河奔腾向前,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孹画的宏伟蓝图,同广大青年的成长期和奋斗期高度契合。新时代中国青年,既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恰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就当立下“少年心事当拏云”的高远志向,在“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磨砺中_________________,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必胜信念实干担当,才能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建功立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细读上面两则材料,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庄严宣暂: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1)自立自强 奋发有为 (2)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青春万岁,强国有我;时光不老,奋斗不止;立志于千秋伟业。
【解析】
【详解】(1)考查根据语境补充词语。解答此题,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和具体语境分析补充。
横线一,“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比喻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根据对诗句的理解,横线处应该补充表达青年自立自强的短语或成语,如:自立自强、坚持奋斗等。
横线二和“建功立业”之间运用的是顿号,顿号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所以横线二要补充的词语与“建功立业”意思相近;再结合“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分析,可补充:奋发有为,奋发图强等。
(2)考查补充语段。结合材料内容和具体语境补充。材料一点明培养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材料二,主要叙述了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人要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努力奋斗,建功立业,在奋斗中实现中国梦。结合语境,“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李大钊指出青年要有奋斗精神;下句,百年后,青年的誓言中要体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奋斗,实现强国的梦想。综上分析补充横线处的宣誓语,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表明自己的态度、志向等。字数不超过50字。如: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风华正茂,奋斗正好;强我中华,责无旁贷。
六、(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并留司三司,俄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逾年,登第。 逾:
②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法:
③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预:
④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舆:
21. 翻译下列句子。
①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
②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
③性孝行纯,居家俭约。
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
2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最能体现薛居正“体物民情”的两个事例。
【答案】20. (1)超过、越过 (2)按照法律 (3)参与(4)用车、乘车
21. ① 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招来百姓询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
②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盗贼的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
③他性情孝顺,行为纯正,持家讲究节俭。任宰相时能处事宽厚,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因此都称赞他。
22. ①史弘肇的部下诬陷百姓违犯监禁,薛居正不畏权暴查实案情,将违法官吏绳之以法,为百姓主持了公道。
②河南府闹饥荒时,有四万家流亡。薛居正奉皇帝旨意召集百姓,很快就让他们恢复了生业。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逾”,本义,超过;“法”,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预”,古今异义词,参与;“舆”,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用车。
【21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①狱:古今异义词,案件;决:判决;诘:询问;私憾,私怨;因:于是。
②会:正好,恰巧;亡卒:逃兵;皆:全,都;尽:全部;捕诛,捕杀。
③性:性情;纯:纯正;好:喜欢;苛察:苛求细察;一:因为;多:古今异义,称赞。
【22题详解】
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确定答题区间,找到关键语句,提炼概括。阅读全文,找到叙述薛居正“体物民情”的段落,提取关键要素概括。第二自然段,从“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可知,史弘肇的部下诬陷百姓违犯盐禁,薛居正不畏权暴召来百姓讯问,查实案情,将违法官吏绳之以法,为百姓主持了公道;第三自然段,从“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可知,薛居正在朗州为官时,有几千人逃到山泽中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的千余名和尚都是强盗的同党,打算把他们捉来处死。薛居正经过调查发现和尚们是清白的。于是保全了千余人的性命;第四自然段,从“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可知,河南府闹饥荒时,四万家流亡。薛居正奉皇帝旨意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按照题干要求概括两个事件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一年后,登进士第。
后汉乾佑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放纵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那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受到了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也没有办法救助。后周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升为左谏议大夫,被提拔为判馆事。六年,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户部侍郎。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管理留司三司,不久出任许州知州。建隆三年(962),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代理知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乾德初年(963),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朝廷命居正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973),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975)二月,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来符合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发觉疾病发作,立即出来。走到宫殿门外,喝了一升多的水,宫堂中的官吏搀扶着他回到中书省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仅指着里屋盛水的容器。左右的侍从把水拿来,他已经不能喝了,被用车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任宰相时能处事宽厚,不喜欢苛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七(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气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3. 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有何作用?
2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
25. 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26. 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答案】23.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上文对云和梯田美妙自然风光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农人先祖的勤劳智慧的赞美。
24. 比喻、拟人。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25. (1)依山就势,形状各异;(2)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3)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4)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26. 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
【23题详解】
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句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文章中的段落,在结构上,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等。文章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前句“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是对云和梯田美妙自然风光的描写的总结;后一句“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则引出下文对农人先祖的勤劳智慧的赞美。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24题详解】
考查修辞手法和叠音词的表达作用。语句“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将“梯田”比喻为“梯子”,并赋予太阳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叠词“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金灿灿”使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5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题干问的是“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应到文中先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分条概括。文章中“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分析,依山就势,形状各异;结合“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依山就势,形状各异,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体同中国农人的智慧;“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据此分条概括作答。
【26题详解】
(1)考查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后,这里的“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所以这里的引号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理解分析作答。语句“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中的“移动”所代表的是现代文明,而“梯田”则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作者通过描述云和梯田一年四季优美景色,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传统文化的赞扬。再结合“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可知,作者在告诉我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据此理解作答。
八、写作(5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例文:
路上的风景
生活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骤雨。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如我们所愿的,好的,坏的……但我们要坚信,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前段时间在百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家四口,父亲瘫痪,接着哥哥也得了白血病。看到这样一个开头,我的心里感觉是无比沉重。这篇文章来自他们一家四口的妹妹写的,仅是高中学生,只有16岁,她说,面对这样的家庭变故,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觉得生活给她们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初得知父亲瘫痪时,心里想着还有一个哥哥,可现在哥哥也病了,一家四口沦落到无比艰难的地步,恳求大家帮忙!下面有一个评论是这样的:小妹妹,你要学会接受意料之外的事,如果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和你预料的一模一样,你会不会觉得索然无味呢?动画片《百变马丁》中的马丁,它每一天醒来都有着与昨天不一样的身份,但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欣然接受自己新的身份,在充满变数的人生中体味意料之外的快乐。他很勇敢,他不害怕未知的一切,他甚至期待自己不一样的明天,无论是高贵的爵士,还是跳梁的小丑。就像我进入我就读的这所学校,在我的意料之外,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给我了无限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接受意料之外的一切。小妹妹,虽然现在你们家很艰辛,但总会过去的,一切都会慢慢变好,加油!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看到这样一个评论,我被他的话所深深震撼。是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接受意料之外的事,让事情,让自己,让身边重要的人慢慢变好。因为在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事,很多人,很多物,会看到许多风景,而这些风景,会成为我们一份宝贵的阅历。
适时欣赏四季花开,勇于面对风云骤变。一切变数皆是人生路上靓丽的风景线!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路上的风景”。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风景”“路上”。“风景”的浅层意思是可供人观赏的景象,深层意思是指一些令你感触颇深的场景。同学们可以通过写自然界中的独特风景,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来发现不一样的“动人”的“风景”。“路上”,可以是生活中的供人行走的路,也可以是“人生之路”。总之,同学们要能认真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内容。在提示性的语段里列举了几种写作思路——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来构思作文。体裁选择上较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