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傅雷家书好句摘抄赏析】重读《傅雷家书》: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文本,文妍

文章选拔,推

不久前,《钢琴王子》因尹迪李涉黄被拘,消息一传出,全世界都骚动起来。

一个头顶耀眼光环的青年才俊,转眼人设崩塌,口碑尽毁,令人叹惋。

从人生巅峰到跌下神坛的变幻,并非朝夕可致。

一个人的堕落,大多是从放纵自己开始的。

李云迪18岁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从此星途灿烂,一路长红,但他对人生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升华。

没有严格自律的生活习惯,没有高尚雅洁的道德情操,逐渐在浮华世界中迷失方向,乃至步入歧路,落此境地并不意外。

上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是傅聪。

时年21岁的他,作为首位获奖的东方人,为当时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记录。

但对很多人而言,认识傅聪还是源于他是傅雷的儿子。

一部《傅雷家书》,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父母心中的教育圣经。

而傅聪正是那些家书的收信人。

读过《傅雷家书》,就会明白,同样年少成名的傅聪,在荣耀、鲜花和掌声面前,为何没有迷失自我,而能坚守初心,不改其志,终得圆满。

好人品,才是行走于世的通行证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历来被视为中国君子的标准。

人品是做人最重要的基石。

傅雷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他认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创作出高尚的艺术作品。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对于品格的锻造,他从不泛泛而谈,说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细化到日常的接人待物,立身处世之中。

傅聪说话耿直,批评他人常常不加掩饰;一起练琴的小伙伴劝他注意休息,他却说:“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惯用反批评的方式对待别人的好意,让人无语。

傅雷指出儿子表达方式的不当,责其改之,使傅聪意识到,做人须懂得换位思考,易地而处,说话有分寸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修养。

傅雷教导儿子在与人相处时,“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与人交往不涉及原则问题时,无须辩个输赢,若赢得了道理,却输掉了胸怀,终究得不偿失。

给他人台阶下,为他人留余地,是处世的智慧,也是做人的格局。

傅聪学习钢琴,师从中外名师,傅雷提醒他要常给老师们去信问候,汇报近况,不忘恩师对自己的帮助,不辜负师者的殷殷期望。

懂得感恩,就不会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

知道饮水思源,回首来处,也更能看清前行的方向,不轻易步入歧途。

傅聪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对自己严格自律,对他人谦和宽容,知进退,懂感恩的中国君子。

精绝的才能加上人品的护持,使傅聪的音乐之路畅通无阻,最终登顶艺术高峰,成为当代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之一。

人品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

世间所有集大成者,无不是伟大品格与高超技能的结合。

有好人品作为底色,人设永远不会崩塌。

唯有热爱,可挡世间纷扰

人这一生,总要爱着点什么。

正如汪曾祺所说:

“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

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傅雷父子正是那种“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的人。

傅雷的剑,是他的文学翻译事业;傅聪的剑,是他的钢琴演奏事业。

傅雷学贯中西,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专业领域,都有着令人信服的真知灼见。

他天生的求知欲大于一切,从不满足当下所获,一生都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每天雷打不动地进行8小时翻译工作,加上诸多额外事务,头脑每天保持活跃十几个小时,周末也不例外。

但工作对他来说并非负担,而是满满的激情,不倦的狂热。

他在给傅聪的信里写道:“只有拼命工作才能对我有所裨益,使我在临睡之前,多少有些自我满足的感觉。”

只要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他就能感受到身体里血液在沸腾。

有其父,必有其子。

傅聪亦是如此。

他是个练琴狂人,年轻时每天花费11个小时与钢琴“亲密接触”,随着年岁渐长,才把练琴时间缩短为每天8小时。

数十年如一日的高强度练习,使傅聪患上严重的腱鞘炎。

一弹琴,腱鞘就容易裂开。疼痛不已,他缠上纱布继续练,肉体的痛楚丝毫不能抵挡他对音乐的热爱。

一次演出前,他不慎摔倒,断了三根肋骨,却执意不肯将演出延期,而是强忍疼痛演奏,撑到下台才被送往医院。

他视音乐为自己的信仰,无比虔诚,爱到极致。

李云迪曾因参加明星黄晓明的婚礼,而缺席担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引来众多非议与批评;平时不练琴,临时抱佛脚的翻车事故也频频发生。

演奏水平降到业余段位,工作态度敷衍塞责,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热爱钢琴,热爱音乐的人做得出来的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间的诱惑层出不穷,尤其对名人而言。

然而,但凡心中有真正所爱,便会义无反顾地去坚守,以抵御外界一切尘嚣。

傅雷在信中道:“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唯有热爱,才会心无旁骛,到达纯净之境。

也唯有热爱,才能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挥剑起舞,舞出自己的传奇。

耐住寂寞,才能步履不停

傅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气质高贵独特,受到众多女性喜爱。

他的周围总环绕着一群莺莺燕燕,身边充斥着无数“美好的天使”。

彼时如若犯一些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也不足为奇。

然而傅聪从未有过桃色绯闻,在父亲的叮嘱下,他理性克制,洁身自爱,尽量控制感情,把感情转移到艺术中去。

在出国学习之初,傅聪就自誓要做几年清教徒,过几年僧侣生活。

他也做到了,平日苦练琴技,闲暇学习中国传统哲学、伦理、诗词和美术等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整体艺术素养。

因而他的演奏富于中国和东方风格的意境:灵动,自如,纯真而毫无造作。

在国际上一战成名后,各种荣耀,夸奖,众人的掌声,名流的赞美,如潮水般涌来。

傅聪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艺术的谦卑。

盛名之下,如履薄冰,这种谦逊谨慎的态度让父亲倍感欣慰。

傅雷父子对一切荣誉、名气都视若浮云,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学问,艺术和真理。

有一段时间,傅聪开音乐会的次数比较频繁。傅雷提醒他切勿透支自己,成为经纪人的摇钱树。

傅雷认为,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感觉,使得演奏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音乐家对艺术的敏锐感受。

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机器的危险。

他一再告诫儿子,不可为了金钱多开音乐会,哪怕名字冷下去,也不能浪费精力。

要想艺术生命常青,就要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切忌目光短浅,为眼前利益停下前进的步伐。

在现实中,名与利总是如影随形,一旦出名,谁不愿趁势为自己攫取最大的红利?

李云迪成名后,社会活动之繁,名誉职务之多,令人瞠目。

什么形象大使,青年领袖,什么名誉馆长,客座教授,数不胜数,眼花缭乱。

更别提为了捞金,上各种娱乐综艺,为了流量,与各路男女闹花边新闻……

置身如此躁动的名利场,安能回到寂寞的琴房?

别说成为艺术家了,连作为钢琴匠都不及格,毕竟在成为“匠人”的过程中,也得日复一日苦练打磨,也要耐住烦,熬过苦才可达成。

美色名利迷乱人心,犹如糖衣炮弹,终将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傅聪却能抵住世俗诱惑,践行严肃自律的生活方式。

他爱惜自己的羽毛,竭力维护艺术的尊严,一生专注音乐事业,终成一代大师。

流星绚烂,却只有刹那光辉,转瞬即逝,唯有那些默默伫立,坚守夜空的星星,才能大放异彩,恒久璀璨。

一个人,能于繁华之中耐住寂寞,于喧嚣之中守住本心,才能步履不停,朝前迈进。

傅雷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孤独,是造物主赠予世人的礼物。

当你学会沉淀自己,默默锤炼品格,修正自身,就能照见灵魂的澄澈;

当你心有所向,就会行之所往,不再流连外物,无需寻求慰藉;

当你耐住内心寂寞,熬出荒芜人生,便能一路走到繁花盛放。

有人说:“你从热闹中失去的,会在寂寞中找回来。”

在热闹中失去的,无非是细梢末节;在寂寞中沉淀的,才是人生精华。

守住内心的丰盈,才能守住幸福,盛享生命的葳蕤和蓬勃。

作者简介:文娟,一个拥有少年心的中年人。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