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昌邀请花月选拔|明昌邀请花月1
上次转发了化肥哥的《在体制内的咸鱼岗位工作,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美好》篇,很多读者和我讨论了咸鱼的工作岗位和体制内被边缘化的问题。
我就根据读者提供的素材,写写在体制内被边缘化是种什么体验吧。
首先,体制内被边缘化和成为咸鱼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被边缘化的可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内部的一个科室。
所以要谈边缘化,首先离不开单位的样本。
01
读者小A:单位整体处于边缘化,是什么感觉
单位“被边缘化”是指,整个机关单位都“被边缘化”:不参与市内主要中心工作,不产生利润或其他收入,不被列入重点考核或领导关注的对象,自身不具备“审批”或“监督”等职能,体制内体制外都有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单位的性质、作用等。
小A所在的城市是个“县级市”,工作了十几年,小A在乡镇工作了好多年,一直努力往市里调,去年终于如愿以偿,但调入的是一个边缘部门——市党史办
党史办在我们这个县级市,挺特殊的:机构隶属于市委办,是市委办的二级单位,但是人、财、物三者独立——有自己的三定方案,人员编制统辖权在市编办。
党史办一把手叫主任,同其他局委一样都是正科级,两个副主任都是副科;财务独立于市委办,人员经费等各项支出等均由党史办自己到财政局走审批手续,不需要经过市委办审核,物资亦如此。
单位被“边缘化”的结果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员流通慢。
由于不怎么受关注,所以,单位内任职的领导调动频率异常低,新人招录工作也全凭领导统筹权衡。
小A说他进了党史办后才慢慢了解到,单位的前任正职,任职时间居然长达十三年,也就是经历了3次换届调整,直至内退;其中一个副职干了五年多,2022年年底也将内退;其他一般科员,年龄都在四十五岁以上,35岁以下的就小A一个人,今年刚从乡镇调入;至于青年干部提拔,基本也没啥机会,作为市委办的二级机构,这种事情市委办都先紧着自己的人考虑。
二是经费使用审批慢。
由于不参与市内主要中心工作,每年的人员经费有限且固定,一旦遇到其他意外支出如有出版任务、需要审批经费时,要费很大力气才有可能审批下来。当然,跟财政经费紧张也有关。
三是各项荣誉靠边站。
很简单,市内的主要工作都不怎么参与,荣誉都会先照顾那些主要职能部门,尤其是担责的的、出力的、有成果的单位,边缘小单位基本轮不上。
四是内部管理相对轻松。
这个不难理解,边缘单位不具备主要的行政职能,社会或领导的关注度少;承担的主要业务不多,任务量不重,也不是大领导关注的对象,只要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内部管理非常人性化。
02
读者小B:在一个业务繁忙的部门内部“被边缘化”的科室工作,是什么感觉
科室“被边缘化”是说,在一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某个科室,不承担单位的主要业务,且业务非常单一但因为政策原因而必须存在,导致被领导自动忽略或强行忽略的现象。
读者小B就是某地级市交通局工作。
提起地级市交通局,那真的是个实权部门,简单介绍下。
市交通局为正处级。主管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管理的市政府工作机构,内设多个职能科室,还下辖8个市直交通事业单位。
其中,正处级事业单位3个:市公路管理局、市航运管理局、市地方铁路管理局。
副处级事业单位2个:市运输管理处、市交通稽查支队。
正科级3个: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这些职能科室和下辖事业单位,基本都是各管一摊事,事事关系民生件件牵涉权力。
但有一个科室除外——这就是交通战备办公室。
百度一下,交通战备办公室职能基本全国统一
交通战备办公室是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全市国防交通和交通领域军民融合相关工作。负责编制全市国防交通工程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制定国防交通保障方案。指导国防交通专业队伍建设。监督检查国防交通储备物资管理工作。为军事行动和其他应急任务提供国防交通保障。
简单的说,就是转入战时交通时,交通战备办公室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在和平时期,就认真做好日常的准备工作吧。
而实际情况呢,一年大概开2次系统内部会议,遇到大规模军事演习要编写方案做好国防交通保障。
小B说他入职几年来,开会都很及时,但大规模演习因为所在市什么驻军没参与过。至于各种保障应急方案,也早就制定齐全了,每年需要修改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正因为业务工作量不大,以至于被领导主动忽略,人员配备上只有3人其中还有1名工勤编,与交通局其他科室相比差距很大。
这种情况下,结果就两点。
一是弱化科室人员配备。能兵巧将都被分流到其他主要科室了,人员不够的时候,还有可能“兼职”。
二是岗位责任小。不承担主要业务,自然任务量也不会太多;同时,岗位职责有限,自然,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会大。
03
读者小C:个人在单位内“被边缘化”,是什么感觉
个人“被边缘化”
个人被边缘化,最常见的现象是:集体活动无论是开会还是聚餐,此人是否出现无所谓;重要的跟工作相关的活动场合,此人最好不要出现,即使出现也不会被安排重要的工作角色;同事相处简单,领导不重视,个人存在感低等。
读者小C说他自己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小C在某县直单位工作。后曾被长期借调到对口的上级市直单位工作,县直单位领导对此有点意见但是没有明确表达,借调后期小C已经明显感觉自己处于两头没讨好的地步。
最终,借调的市直单位也没留下,后来回到原县直单位后,新来的领导不了解情况,对小C直接“无视”——不安排具体岗位,就在单位办公室安排打杂;单位办公室主任对小C也很是客气,背后说小C是有背景的人,说不定还会调到市局里去,所以也不打算培养他,就真的让他打杂了。
表现在有工作任务的时候也不分派;开会发言或者讨论问题时,也从不会注意到他,等等。
结果就是,其他同事很忙的时候,小C可以稍微清闲一点,只要按时上下班即可;单位内的重要事项,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进度等,他一概不知;中层岗位竞聘时,他“被放弃”;单位有评优评先或其他荣誉时,他是没资格入围的;但是有一点,他的工资会同其他人一样,按期到账。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无论是单位还是科室还是个人,“被边缘化”都不是什么好事,都是对个人成长进步没有任何帮助,但对不求进步的人,比如在职务晋升、单位内的存在感等方面没什么过高的追求,只希望安稳度日,倒也不算坏事。
本文完,感谢阅读,觉得不错就在文末点个赞或在看吧。欢迎分享给朋友阅读。
原文链接体制内被边缘化真实感受如何,举单位,科室,个人三个例子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评论辛辣幽默不乏严肃,文风可甜可盐偶尔油腻。
关注头条号,回复“公考”查看解读公务员考试系列文章;回复“选调生”查看解读选调生系列文章;回复“工资” 查看体制内工资系列文章;回复“相亲”查看公务员相亲系列文章;回复“晋升”查看公务员晋升内幕;回复“干货”查看各部门及岗位介绍;回复“杂谈”查看各类犀利时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