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销声匿迹造句】结束装修的仪式感

今年春节前,为了补偿整个998年完全经历装修,我悄悄地买了手表,在还不温不火的新房里穿着新衬衫拍照。(莎士比亚)。

这三新合一新,算是颇具仪式感地为人生不堪回首的苦日子画上了句号,终于胆敢思量思量未来那坐享劳动成果的甜了。

回家举着手机跟我妈共赏美图时,“哎……”她示意我在某张处稍作停顿并滑回去、然后推住老花镜仔细端详了一番,“你这个表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呀,放大点”她指挥我。什么叫得意忘形?我这就是得意忘形:完全将我妈那种“即便你衣橱里有1000件衣服,偷偷买第1001件并穿上时我也能辨认出来”的特异功能抛在脑后,上来就被抓个现行。

就在我大脑飞速运转、企图通过组织“嗨这不就前年买的那只嘛,放抽屉第二格里一直忘戴了”这类影后言论蒙混过去的档儿,她开天辟地头一次主动赞美我的消费:这个表好好看好有型啊,还是镂空的,这是男表还是女表啊?

我很确定:自打小学三年级获得全市硬笔书法一等奖、有资格举着“让”的牌子昂首挺胸地走在那队放学小黄帽儿童中的领队位置之后,我再也没有得到过我妈如此不加掩饰的直球赞美。以至于当场飘飘然起来,配合着手机里更多的特写照片、90秒内向她密集灌输完有关这只表的所有信息,暂时麻痹了这位女士起先打算质问我是不是又在乱花钱的那条神经。

雷达这只昵称为“白方”的True Square真我系列镂空腕表是我观察了小一年、去试戴了几次确定它百分百符合我的需求后才最终下手的。我的需求其实挺简单:一是在外形上最好与Apple Watch有相似之处。去年身体不大好,老老实实戴了一年苹果表去完成日常监测监督这件事,发现在边角处带有小小弧线的正方形特别适合我的手腕和骨骼形状,于是决心要把这种壳型半永久地延续下去;

二是我迫切地需要一只足够清爽的全白色腕表来搭配衣橱里越来越多的浅色系衣物,苹果表虽好使,但它对我而言在搭配和使用场景上是有局限的。其实不止苹果表,我翻了翻自己现有的腕表款式,无论是全钢、间金、黑金、皮表带、绢带……实际上没有谁真的是全知全能型选手,总会在某个场景下力有不逮的。

这就是为什么早在2014年这个订阅号创始之初、前三篇推送中我就写过名为“又有哪个女的不需要一块儿白表”这样的文章。搁现在标题容易被杠,但它代表我内心的真挚情感:全白色腕表之于女性,比任何号称“百搭”的款式都更真实百搭、久经考验,不容易出错,是类似于小黑裙或白衬衫式的存在。

三是我说的“全白”并非白色表带配个钢壳这种白,最好是从表壳到表带一体式白没有色差,能达成如此效果,最常见的应该要属陶瓷材质了。我喜欢陶瓷与皮肤相贴时那种冬天温润夏天凉丝丝的触感,所以也是本着这个方向去找的。

虽说表海茫茫不计其数,但可以同时满足以上三点的,我筛来选去,也就只有雷达白方这棵独苗儿了。作为斯沃琪集团的中坚力量,雷达在我心目中是颇有些特立独行的气质在的。

21世纪的头十年我进入手表领域做编辑,在那之前就认得几个品牌,雷达便是其一。因为家里长辈有那么一块全黑色、表盘和表带差不多宽、好像手环似的陶瓷腕表,当宝贝似的不离腕。那毕竟是一个表还被当做工具戴的年代,所以彼时雷达谈不上多吸引我:你第一次见到它跟谁出现在一起,就很容易给它贴上那样的标签,我以为它就是那种给父母长辈戴的手表。再一查价格:我的妈,一两万,也太贵了吧!

后来我认真研读了品牌历史才明白,雷达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孩童心目中也能留有“听起来耳熟”的位置,主要得益于它是整个手表世界中第一个在电视(和大街?)上做广告的瑞士手表品牌;也是第一个在定价上突破了万元的进口手表,下面这副八十年代街景绝对算是它在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实锤了。如果时光倒流回九十年代,雷达不就是人人工资几十块时万元户们的新奇玩具吗?你想想,跟现在富二代们追那几个盘面眼花缭乱看不清、材质来回更迭升级的贵价运动表也没什么不同。

用来佐证我这种说法的,是几年前我去西单商场亨得利修表时碰到的一位老师傅,他腕子上绑着一块雷达整体陶瓷黑色腕表,我:

“师傅这表有年头了,经典!”

“可不,戴二十多年了,巨舒服,也不坏。”

“看着跟新的似的,一瞧您就是个利落人儿,干干净净的都没啥使用痕迹。”

“嗨,陶瓷的,咱不就图这个?”

老师傅到底是老师傅,摇头笑叹间的这几句家常唠得跟《琅琊榜》台词似的,一句废话没有,夹带着懂行人之间的满满信息量,也是我“新奇玩具”之所指:在那个年代手表新就新奇在陶瓷这种材质上,它借由雷达工程师之敏锐洞察,一举成为彼时最IN的先锋之选。

其实那之前陶瓷早就成功地在医药、航空、甚至一级方程式赛车中证明了自己耐磨抗压的材料价值,被冠以“太空材料”和“高科技”的美称,但制表业却闻所未闻。雷达大胆地将它引入不说,还猫在实验室里“炼陶”并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专利:高科技陶瓷、等离子高科技陶瓷相继诞生,直至陶瓷彻底成为品牌的主心骨。

这些专业词汇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晦涩难懂、极难产生共鸣,但只要戴过陶瓷表的人一定有切实的体会:它贴在手腕上温润亲肤,平日里容易在金属上留下的细碎痕迹遇到它一概销声匿迹。只要你不得意忘形地刻意往硬物上怼它、试探它的品格和容忍力,陶瓷表就会一直勤勤勉勉地任劳任怨,无惧时光流逝、永葆年轻容颜。

所以当年雷达敢在四字广告词中暴露自己的意气风发和“狂妄”:永不磨损。本着字儿少事儿大的原则,你就会意识到这在制表界曾是多么爆炸的里程碑式时刻。千禧年再往后数几年,有不少比雷达更贵更有钱的品牌才逐渐意识到陶瓷的过人之处、加入到对这种物料的探索中,直至今天行业中几乎没有不生产陶瓷表的品牌。但在我心目中,陶瓷是属于雷达的;不是只有它能做,而是人家就是以专注于这个材质闻名的,我习惯性认定老字号了。

对陶瓷的坚定初心只是其一,雷达真正让我刮目相看并彻底扭转对其刻板印象的,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设计上是保有自己独树一帜追求的。

曾经像花瓣一样带有起伏的鲍鱼型表壳、还有流畅的一体式表链这些被反复称颂的款式已无需多言,对我及广大古早年代的手表编辑造成最大视觉冲击的,我相信是雷达在2009年推出的那个名为R5.5的方形腕表系列,彼时大家在办公室和新品鉴赏现场哭天抹泪嘶喊着“啊”和“想买”的场景如今真是历历在目啊!

雷达R5.5系列,2009年

R5.5这个系列是雷达跟工业设计师Jasper Morrison跨界合作的产物。我对像Jasper Morrison、像深泽直人这类设计师的理解,是他们一向不喜欢靠不断创造新型体去获得注意力,而是偏爱调整已经具备美感和功能性的原型,赋予它们更现代的意义,毕竟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老物件,设计师不应当为了追求新奇或刻意吸引眼球而去创新。

但显然Morrison对雷达R5.5的“调整”已经堪比改头换面的重塑,你可以从一体式表链中嗅到雷达往日的工艺荣光,但那张以近乎于朴拙的线条所勾勒出的方中带圆的表盘,却成为代表着与艺术结盟的、现代雷达的一个定格。从那时起,雷达就频繁地出入于设计与艺术大赏的领奖现场、艺术和家具展、精品图书馆等等场合,将手表设计彻底带入生活方式当中。

所以我要为自己在开篇处的措辞道歉:虽然在外形上我想找的是一只与Apple Watch相仿的机械手表,但这绝不意味着雷达的白方有半点“借鉴”自苹果表的意思;恰恰相反,早在2009年的R5.5系列中,我们似乎就已经窥到了如今白方的初代原型轮廓。它跳脱于以保守圆形为主流的手表世界,成为新奇独特的存在,到了今天,又变身成为新一代雷达设计师的重塑对象,完成他们对于这个原型的全部想象和在当代语境下的革新:

答案在我看来就是True Square真我系列的白方和黑方。它们在材质上近乎于偏执地承袭了雷达的陶瓷传统,又透过不断调整的设计细节跟当下审美产生关联:“圆润”的正方形、一体成型却更有棱角的流线型表壳、镂空表盘……看惯了曾经简洁利落毫无虚饰的艺术感雷达表,没想到换成繁复面孔,随之而来的竟然是时髦、前卫和绝对的都市感。

特别是当你对雷达的历史有所了解,知道他们完全不会以外界风向变化为创作依据、而是从一而终地将陶瓷材质和艺术化的设计摆在核心位置时,才能体会到这样的产品有多么珍贵:因为设计师采用的几乎都是类似的元素,却能让它们每次都焕发出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

甚至仅仅是颜色上的黑白之差,都让你自动联想出差别巨大的穿戴场景:黑色更酷更街头;白色摩登时髦,视觉上更出挑。

这个系列不止有常规款式,更有如这图般的艺术家特别款

我个人是“白方”的坚定拥护者,不仅因为它符合我的口味和需求,更因为我已经老到能想象得出它与衣柜里那些万年不变白衬衫、牛仔外套、经典风衣、廓形西装、一件式连衣裙们在一起时相得益彰彼此舒服的样子了。我鼓励所有人在添置手表珠宝时都将常穿衣物和生活场景纳入整体考量当中,买一件是一件,既节省了预算,又将它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别说我了,回到开头儿被我妈表扬的场面,我当即犀利逼问她:如果你现在手头儿有一个多亿,愿不愿意买这只表?她虽面露难色,但又好像在跟自己有商有量似的:白色倒是干净,亮堂堂的穿啥衣服都可以戴,让人眼前一亮。

妈妈辈儿的用词总是如此古早又书面、有矫揉造作的小学生造句之嫌,不过这个回答依然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要知道,她是那种曾经被问如果有一个亿出门愿不愿意打车时都回答“当然不打啊,用老年卡坐公车免费,浪费那钱干嘛”的节俭老太太啊。

人生头一遭,这是真喜欢了。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