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花市长/市场的灯像白天一样。月柳梢头,人约黄昏。“一千年前,北宋欧阳修用一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的兴致和收敛。
正月十五是春节年节的尾声,有着万家灯火的团圆和相守。古人如何定义元宵节?元宵节流传千年的习俗有哪些?如今全国各大城市又有哪些著名的灯会?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说文解字》里记载:“元,为始;宵,为夜。”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古时,人们将满月的日子称为“望月”,所以元宵节被称作“初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代。西汉时期,正月十五的日子已受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参加祭祀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而后,西汉《太初历》将正月十五列为重大节日,到汉文帝时期,才被正式命名为“元宵节”。
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内用手机拍摄花灯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古书《岁时杂记》记载,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原来,道教因为崇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把三官的生日作为重大节日。而天官正月十五日出生,所以,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在这一天,掌管人间命运、主持生死公道的天官会亲临人间巡察善恶,并赐福人间。上元节这天,人们为了迎接天官,都要燃灯、贴对联。
元宵节在立春之后,植物长出枝芽还未开花,但是赏五彩缤纷的花灯成为闹元宵的一种风俗,花灯比春天的花更早地来到人们的生活中。
按照中国民间传统,一年复始,春回大地,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其乐融融。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和春节以家庭为单位的合家欢聚不同,元宵节讲究的是走出家门普天同乐,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上海豫园九曲桥畔的“江南百景图”民俗灯组。孟雨涵 摄
吃元宵的风俗也是沿袭至今。在“初望”这一天,食用一种和圆月相似的食物———汤圆(元宵),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起初,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又叫“汤圆”或“汤团”,皆和“团圆”字音相近,寄托美好的祝福。所以,民间一直有“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碗中汤圆”的说法。
在一些地方,元宵节还保留了走百病、迎紫姑的风俗。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在夜间齐约外出行走,且须上桥,可健身去病,称为“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走百病”也称“走桥”,如今在江苏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带着浪漫色彩的节日
今年元宵节恰逢西方情人节之后的一天。其实,在中国古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可在这天出门赏灯,这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遇机会。可见,元宵节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传情达意的好机会,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男妇嬉游”是元宵节特殊的人文景观。有一则小故事,司马光是有名的礼法之士,他的夫人在元宵夜打扮着准备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答道:“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可见,在封建社会,妇女出门,不仅是为了看灯,还要看人。
从中国历代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元宵节的浪漫温馨。辛弃疾在《青玉案》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的正是元宵夜时男女约会的情景,含蓄而婉转。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再比如,欧阳修笔下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相依的景象,以及元夜的相思之苦。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也有类似描述,比如《大明宫词》,有太平公主在元宵之夜邂逅初恋情人的情节。星星点点的灯光下,两情相悦的人祈愿恩爱长久。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年轻人已不需要通过元宵这样的节日才得赐良缘,元宵节作为中国式情人节的意味淡化,中国古人的浪漫故事保留在千古流传的诗词中。
旧纸绢里的“元宵集市”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中谈及,社火花灯在明代达到兴致的高峰,当时元宵节的法定假日为历史上的最长时间,整整放10天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更是将500多年前紫禁城内“闹元宵”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时间拨回至1485年的元宵节,明宪宗朱见深下令在宫中隆重庆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人身着喜庆服饰,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宫廷画师从早到晚跟随宪宗皇帝,将所见的热闹场面如实记录。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国家博物馆 藏
这一天,皇宫中办起了民间集市,其中最主要的娱乐项目是赏灯。各地官吏纷纷向皇宫进奉特制灯饰,各种花灯的设计精美绝伦,让人眼花缭乱。花灯也各有寓意,比如太平有象灯(象形灯)象征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官运亨通灯(官人灯)表示仕途顺利,步步高升;蟾宫折桂灯(蟾蜍灯)喻指科举及第,应考得中;八方招财灯(螃蟹灯)意味着招财进宝,纵横天下;人畜兴旺灯(兔形灯)代表吉祥好运,诸事顺意。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宫廷还请来杂技班子,有钻圈、魔术、倒立等表演,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透过泛黄的纸绢透出来的民俗剪影,参观者仍能感受往日元宵的喧哗与欢腾景象。
著名灯会各有千秋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会作为元宵节的民俗文化保留至今,从正月初一到元宵,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灯会,形成了各大城市的传统和地方特色。
南京人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南京秦淮灯会是中国著名的灯会之一,集中在夫子庙地区举办。相传在东晋、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人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效仿宫廷张灯结彩,由此元宵办灯会的习俗形成。
上海豫园灯会是新春期间上海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活动之一。整个灯会以传统灯展结合现代科技理念,利用九曲桥的九曲长龙形状和特有水面条件,以湖心亭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为背景,创作了许多形象生动、市民喜闻乐见的大型主题灯彩,别具一格。每年此时的豫园也被称为上海最有年味的地方之一。
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拍摄的“一带一路”主题板块夜景
盐都、美食、灯会和恐龙,是四川自贡的代表词语。自贡灯会盛行提灯、点灯杆、挂宫灯与莲花灯等欢庆活动,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频频创新,如用瓷器餐具制作灯具,用丝绸等制作绢灯,颇具地方特色。自贡灯会还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等用灯的形式巧妙表现,使灯具能看又能玩。
另外,北京延庆的冰灯节和浙江乌镇的水灯节也是别具地方特色。在北京,冰灯节时期的龙庆峡好比巨大的冰宫殿,数十米高的冰瀑一泻而下,搭配栩栩如生的冰雕艺术品,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冰上的绚烂多姿。元宵这一天,乌镇的街道上、青苔石阶上,都是璀璨夺目的灯火点点,河流上也漂浮了各色各样的花灯,水灯节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焕发出一种雅致的古典风韵。
(文内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新华社)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彭薇
来源:作者: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