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3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十年十村》的报道。
2022年伊始,我们再赴“十村之约”。
一年前,新华社湖南分社派出3支融媒体报道团队,分赴10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蹲点记录脱贫攻坚战的动人故事,名为“十村记”。
一年后,在南方纷飞的大雪中,我们又出发了。
这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十年。几支融媒体报道团队再次深入武陵山区、罗霄山脉、洞庭湖区,走进田间地头、村户农家,以新闻人的视角和笔触,感受“十年之变”——
变化是有形的,那是梳子山通往世界的“路”之变;变化也是无形的,那是陈家桥屋场交心的“治”之变;变化是细微的,那是“惹巴拉”幢幢民居的“美”之变;变化也是显著的,那是洪家塅7700余名群众的“居”之变……
我们围坐火炉,捧起热茶,与老人一起回望,和青年并肩畅想,听过往十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故事,也聊未来十年“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梦想。
山河远阔,枝叶关情。在村里蹲得越久,走得越深,我们越发深刻感受到,一个国家奋发的力度,一个政党爱民的温度,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往往就系在千家万户的“小确幸”里。
十篇蹲点手记,就是十幅真实动图,它们拼出徐徐铺展的乡村画卷。如果你细细读来,会发现三湘大地的绚烂里,有时代前行的足迹,有国家兴盛的标记。
我们记录十个村庄的十年之变,映照一个民族的千年梦圆。
写稿时,正值二月。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大国发展的雄心壮志里,有每一个人的期盼与幸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复兴方略谋定,航程风帆高扬,我们又回想起在村里蹲点的日子,回想起那些奋斗的身姿、勃发的能量和跃动的生机——
那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里,誓当乡村振兴“模范生”的底气与志向,也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里,回乡创业年轻人的芳华与理想;那是曾经“空心”的源田村里,家门口产业兴旺的质感与活力,也是转身上岸的渔业村里,为守护长江作出的抉择与担当……
雪后初晴,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我们看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每一株禾苗上拔节生长;我们听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每一台农机里轰鸣交响。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千百年来,这是中国人最恒久、最朴素的价值追求。站在2022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向共同富裕的愿景目标,我们用“十村十年十变”,写下新闻的注脚。
发稿时,湖南迎来了比往年更温暖的三月。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正奔向春天。
这是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一角(1月3日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人之变:“半条被子”地,青春复又来
元宵节后,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景区依然热闹。
临近中午,离徐解秀故居不远,红色记忆奶茶店里,坐着一群外地客人,悠闲地喝着饮料。
“90后”老板朱晓英边忙着招待客人,边打电话调运奶茶原料。她记得刚嫁来村里时,路上坑坑洼洼,房屋破破烂烂,经常停电漏雨。婚后不久,她就和丈夫朱宏辉去了娘家——广东揭阳生活。
这是2016年3月29日拍摄的沙洲村一角。新华社发
“十年前,这是所有年轻人对村子的感受。”沙洲村村支书朱向群告诉记者,村子位置偏僻,贫困落后,年轻人都不愿回来,村子也随之越来越没有生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春风吹临,小山村迎来了大发展。尤其是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召开后,“半条被子”的故事,让沙洲村一举成名,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乡村”。
基层组织用好这一温暖人心的“红色故事”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吸引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
2017年,朱晓英和丈夫回到村里,开起土特产店。她勤快麻利,嘴甜心热,很受游客喜欢,店里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朱晓英见证了沙洲村发生的全方位变化,“交通方便了,物质丰富了,条件变好了,既有城里的便利,又有乡村的美丽,我现在超级喜欢这儿,我还把自己的亲妹妹也带了过来发展。”聊起近来的高兴事,朱晓英乐得合不拢嘴。
沙洲村一名孩子(左)在母亲的摊位旁写作业(1月3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沙洲村,正在成为人才“热土”。
“瑶家吧”是朱晓英的好闺蜜朱丽娟开的。这位姑娘是土生土长的沙洲村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地打拼。5年前,回到村里创业,先后开了土特产店和咖啡店。
她说:“村里水电路和通讯都很便利,在这里也能认识很多新朋友,我过得很开心。”
沙洲村首个夜宵店,是朱世伟2018年开的。夜宵店一个晚上营业额,最多时达到了3000多元。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位28岁的年轻人一脸幸福:“从没想过,在家一年能赚10多万元,比打工时多了一倍多。”
2020年,“90后”朱小梅选择回村当一名电商达人。“我们村有种水果的传统,但过去只能本地卖,卖不上价。”
她利用过去做羊绒制品电商的优势,在村里搭建了电商渠道,把村里的奈李、水晶梨、小黄姜卖到全国各地。
在沙洲芙蓉学校,学生在食堂吃午餐(1月4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比以前价格高许多,很有成就感。”她说,去年村里新建了芙蓉学校,条件非常好,她把孩子送到这里就读,准备留在村里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扎根沙洲,充满时尚元素的咖啡店、奶茶店、民宿、文创店越开越多,带动沙洲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村支两委的班子里,也有了年轻的身影;青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在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巡逻巡防等工作中大显身手……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回来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沙洲具有更多的青春活力。”朱向群说。
在沙洲村,返乡青年在自己开的奶茶店前拍VLOG(2021年2月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梦之变:脱贫是模范,振兴做典范
十八洞村的冬天,是静悄悄的。一场大雪过后,苗寨和山峦融为一体,屋檐下挂满长长的冰凌,偶尔有一缕炊烟从房梁蹿出,烟火气顿时沁人心脾。
湘西十八洞村航拍图(2021年12月27日摄)。施康摄
春节前,25岁的湘西姑娘龙明慧去十八洞村看望外婆,车子开进村口,道路宽阔平整,拐几个弯,就到了外婆家斜对面的停车场。这段进村之路,在她小时候,“要走三四个小时”。
过去十年间,龙明慧见证了“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一点一滴的变化:交通改善、苗寨翻新、环境美化、人气变旺……“村子逐年变化,人们精气神十足。”她说。
扶贫先扶志,从懒汉到脱贫致富能手,村民龙先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酗酒、好吃懒做、命苦、一无所有,这些都曾是他的标签,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龙先兰重拾生活的信心,通过发展蜂蜜产业,摘掉贫困帽,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拼版照片:上图为脱贫前的十八洞村进村道路(2011年12月摄,新华社发);下图为2019年9月拍摄的十八洞村及进村道路(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无人机照片)。
“梦”之变,诠释着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又有了新的目标、新的志向,不仅要做脱贫模范,更要做乡村振兴典范。”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说,脱贫后的十八洞村,坚持因地制宜壮大产业,形成了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5大产业体系,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十年前的“0”元飙升到现在的200万元。
走进十八洞村村民家中,一张张勤劳朴素、满是自信的脸庞让人印象深刻:2015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在村里开办第一家农家乐的施成富;曾经勤奋读书走出大山,如今组建团队拍视频、开直播推介家乡的返乡大学生施林娇;正在为村里旅游做优规划、提升服务的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进兰……
激活村民内生动力,昂扬奋斗志气,十八洞村正汇聚起发展大能量。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到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再到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获评为5A级旅游景区……在各级政府和村民一起努力下,十八洞村捧回一张张亮眼“名牌”,正描绘未来发展的更大蓝图。
“如何做强做优十八洞村品牌,未来的规划要更精细、更完善。我们要从国土、空间、生态、产业、人文等方面通盘考虑,到2025年和2035年,十八洞村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必须很明确,整体发展要能可持续。”施金通说。
十年前,偏远闭塞的寨子只有零星灯火。十年后,红色文化、苗族特色文化、竹文化、田园风光……正吸引着周边村镇逐步融入十八洞村经济圈。
新年过后,大山里气温回升,微风拂过十八洞村山岭,带来春天的消息。村民石爬专老人不时到门前观望,村口传来的孩童欢笑声,每每让老人的脸上挂满幸福的微笑。
这是洪家塅安居小区(2021年12月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居之变:告别穷“山民”,学当新“市民”
“从没想过能过上干净卫生、便利舒适的城市生活。”尽管搬到洪家塅安居小区已有3年多,徐国俊有时仍然感到有些恍惚。
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城郊的洪家塅安居小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后诞生的一个特殊的“村”——来自平江县23个乡镇的1932户7700余村民,搬迁入住此地。
这是2018年8月1日拍摄的湖南平江县三墩乡新兴村一角,这里是洪家塅安居小区部分居民原来居住的地方。新华社发
这7700多名村民,原本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较恶劣的偏远山区。今年60岁的胡和平,十年前还住在平江县童市镇的一个小山村,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2018年10月和家人搬来了洪家塅。
之前的“苦”日子,他还历历在目。“我们之前靠山吃山,一年挣不到几个钱,住着土坯房,漏风不保暖,交通也不方便,出门非常麻烦,孩子们上学也困难。”胡和平说。
告别大山和贫瘠,村民成为城市“新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很高兴,但也有少数人对新生活“水土不服”。
刚入住就被聘为小区安保人员的徐国俊告诉记者,“刚搬来时,最主要的工作是送迷路的老人回家,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二三十位老人找不到家。”徐国俊说,很多人在大山里住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电梯,不会按楼层,也因担心被电梯门夹住而不敢乘坐。
在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洪家塅安居小区,居民徐飘梅(左)和朋友在午后散步(2021年12月2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群众告诉记者,搬进城郊安置小区后,生活方便多了,但最初也有一些难适应的地方。比如“跟邻居都不熟,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家里熏不了腊肉”……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对于一些搬迁群众而言,来到安置点,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是人生新的起点和机遇。
洪家塅社区使出一系列“招数”帮助群众适应新生活:各单元推选单元长,协助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爱心积分兑换,鼓励群众参与志愿活动;开设爱心课堂,邀请社区警长、消防员、教师等开展不同主题的融入社区生活的讲座;开设扶贫车间,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在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洪家塅安居小区,居民邹红桃(右)在扶贫车间工作(2021年12月29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社区干部林莎说:“一段时间后,大家开始习惯社区生活,邻里之间越来越和谐了。”
“在大山里的时候,要么背井离乡去打拼挣钱,要么在家过苦日子。”小区制衣扶贫车间工人苏华英说,如今车间女工月收入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给了我们在城市生活的底气。”
小区还配套建设了桂花学校。“要彻底斩断贫困代际传播,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现在这些来自大山的孩子们能就近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访、开设心理和情感课程等,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桂花学校校长黄远来说。
如今,洪家塅安居小区的公共区域干净整洁,休闲广场上居民们聊天热络,配套学校里书声琅琅,扶贫车间里忙碌不停,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是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洪家塅安居小区的配套学校桂花学校一角(2021年12月30日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渔之变:水上讨生“苦”,转业上岸“甜”
由湘西去怀化,坐船沿沅水逆流而上,便到了辰溪县境内,在一个叫仙人湾瑶族乡的地方,临河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民房林立,烟火气足,这就是渔业村。
村域面积仅225亩,全村无耕地、无山林,有148户487人,村民曾以捕鱼为生。从“水上过日子”到“上岸谋未来”,渔业村村民敢想敢为,用一股子“蛮”劲,诠释“渔”之变。
时间回溯到1969年,当年吃住在渔船上的67户渔民首次上岸,结束了长期无土无房水上漂泊的历史。“政府在沅水旁选了地,让我们上岸安家。干部们说,用脚走定村子的面积,前提是走到的地必须种上庄稼。”回忆当初上岸时的场景,80岁的老支书米久金记忆犹新,“习惯了水上生活,大家都不会种地,没有人敢走远,于是就有了渔业村这块很小的地方。”
第一次上岸的渔民仍以捕鱼为生,渔船沿沅水而行,逆流可到贵州,顺流可到湖北。“船上吃、船上住,小孩也出生在船上,岸上的房用树皮、高粱秆简单搭个棚子,风里雨里过了好几十年。”75岁的老渔民吕金珍说。
这样的境况持续到2010年,“当年统计时,村子里只有13栋房子,其中2栋还是20世纪70年代建的集体平房,村集体经济为零,村内全是土路泥坪,而沅江流域鱼类资源却日渐枯竭,渔民逐渐陷入进退两难困境。”村主任杨文武说。
2010年和2013年,渔业村对无房户、危房户集中改造,渔民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上岸。仙人湾瑶族乡乡长米慧蕾说:“渔业村真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在最近十年里。”
拼版照片:上图为渔业村居民以前的住房(受访者供图);下图为渔业村居民新修建的住房(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柳王敏2022年1月9日摄)。
这十年,上岸稳定居住后的渔民,在村干部带领下,盖起了村部综合楼,规整了居民休闲广场,新建渔俗文化博物馆、山水舞台、露营基地、观鱼码头等,小小的渔村,正焕发勃勃生机。
“项目一个个去磨,资金一笔笔去找,有困难大家想办法一起克服。”杨文武说,目前渔业村村集体经济有固定资产1100多万元,通过举办瑶乡山歌节、瑶乡美食节、奇石联谊会等乡村文旅活动,吸引周边群众参加,年客流量最多时超过2万人次。
2021年,落实中央“长江大保护”要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在这之前,渔业村渔民第四次全部上岸,彻底结束了以捕捞为业的历史。如今,渔业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渔俗文化旅游公司,打造渔文化特色村庄,渔民们迎来新生活。
吕金珍见证了渔业村从房地荒芜到楼栋林立的巨大变化,如今她享有每月1680元的渔民养老保险,生活稳定。采访中,她向记者展示曾在渔船上做饭的锅灶,灶肚内仍残留灰烬,灶身已锈迹斑斑,那里收藏着过去打鱼的日子。
路之变:“羊肠”变通衢,“角落”连世界
从贵州到湖南,靠东北有一条羊肠小道,由这条小道,可以抵达湘西一个名为“民乐”的乡镇,再从这里绕山路十几道弯,便到了梳子山村。
在村支书龙绍英的记忆里,一直到本世纪初,这条羊肠小道仍是湘黔小山村之间来往的主要通道。小道不宽,砂石路面,仅供人、牛马车通行。
路,曾让梳子山村成了湘西被“遗忘的角落”。
这个“角落”距离湖南花垣县城需两小时车程,逢大雪时,还难以上山进村。与其说梳子山村在山上,还不如说山就在梳子山村里——村内一座座山头如梳齿一般,大多数房子如同插在半山腰,没有院子,出门跨两步就是“悬崖”。
“对面讲话能听到,翻沟过坎要半天”,困于深山之中的村民如何脱贫奔小康,十年发展的答案,关键在“路”之变。
“脱贫攻坚以来,在上级部门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协调下,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打通了19公里进寨公路,把6个自然寨连起来了,路一通,与外面的联系就更加顺畅,项目和产业能进来,本村货物能出去,整个村子就盘活了。”村民龙绍英说。
进村主干道好修,方便农运的生产路却让村民下了苦功夫。热心公益的村民龙五一,曾发动村民义务出资出工,试图在陡山岩石间凿出一条从寨子通往茶园的生产路。“最初,我们80多人靠锄头一天只掘进不到5米。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挖掘机上场了,这条路才终于被打通。”他说。
如今,站在梳子山村高地上俯瞰,一条条水泥路如玉带缠绕在群山之中,无论是往返不同的寨子,还是到茶园劳作,村民们都可以开车直达。脚下的路通了,梳子山村逐渐摸索出腊肉深加工、茶叶种植等产业发展之“路”,整村脱贫后,顺利衔接乡村振兴之“路”。
“村集体有茶园850亩,委托给茶业公司管理,年底分红17万元;村集体入股企业分红资金20万元;腊制品车间租金收入15万元;种植中药材收益3万元。”龙绍英给记者算2021年村集体收入,“总共55万元,这在十年前几乎无法想象。”
“去年村里有18个孩子考取了大学或大专”,梳子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光林说,现在不只是人和货要走的路通了,孩子飞出大山的“道路”也畅通了。
这是梳子山村村民龙绍文在自己的新居前留影(2021年2月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柳王敏摄
“路”之变,进一步激活了村民内生动力。57岁的龙绍文是村里种养殖能手,之前靠特色养殖盖起了一栋三层小洋楼,如今他流转了20亩地,转型种植黄精等中药材。“我特地去昆明学习技术,期待未来能有好收成。”他说。
站在村内,龙绍英指着远山向外地人介绍,“看,那边就是贵州!”就在这十年间,那条湘黔流通的羊肠小道,早已成为两省小山村来往和发展的平坦大道。
治之变:昔日忙“告状”,今日当“榜样”
春节刚过,记者走进湖南宁乡市菁华铺乡陈家桥村,平整的柏油路,洁白的农家屋,碧水清波的侍郎河,热闹的文化广场,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这是在陈家桥村拍摄的景色(1月27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思汗摄
对菁华铺乡党委书记黎国君来说,这个画面常常有点“跳跃”。在他10多年前的印象里,陈家桥矛盾多、管理乱,村道尘土飞扬,农房黑漆漆,地上脏兮兮。“陈家桥的落后是有名的,上级来检查工作,开玩笑说这个村可以不用去,反正各项工作都搞不好,给他们打差评,村里自己都没意见。”
“根本原因是村级班子能力不强、不团结,党员人心涣散。”黎国君说,各种矛盾解决不了,村民到处告状,一年的信访有30多起,是市里有名的“信访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进一步重视,惠及每一个党建“落后村”。2014年,经过村里党员的一致推选,在外开办建筑公司的黄立平,成为陈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又把群众认可的好人、能人、热心人、正派人、威望高的“五种人”选为村支两委成员。
“新班子上任后,第一步是抓党建引领和群众工作,把全体党员发动起来,用党员来影响和带动群众。”黄立平说。
人情花费高长期是村民的隐性负担。有村民在夜谈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后,村里成立了理事会,由党员干部带头,推动喜事简办。村民彭有为对此大为赞赏:“过去,一场红白喜事,光办酒席至少要6万元,都不堪重负,但没人带头改变。现在喜事简办后,这个费用降至2万余元。”
“党建引领的成效,最典型是体现在美丽屋场建设上。”黄立平很高兴。2020年,村里提出建设美丽屋场,优化人居环境。第一步是拆院墙,但村民一直把院墙视为自家“界线”,对此寸土不让。
在鸟窝山屋场会上,32户乡亲围坐一起,党员杨志强当场表态:带头拆墙,还要捐款建美丽屋场。不到一周时间,杨志强三兄弟的围墙都不见了。
党员示范,乡亲们纷纷拆除墙。大家筹资投劳,建广场、栽绿树。4个月过去,鸟窝山屋场变了模样。
有榜样带动,一个个美丽屋场先后亮相,串成了十里画廊。
这是在陈家桥村拍摄的景色(1月27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村庄更美丽,也带来新机遇:有人发展稻虾养殖,有人干起垂钓休闲,有人开起农家乐……
“二孩妈妈”胡喜娇利用自家农房,开了农家乐。“油菜花开的时候,最多的一天有14桌客人,去年赚了18万元。”
党员干部齐心,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水果、苗木、观光旅游等产业做起来了,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0万元。
黄立平说,“现在是党员喊得应、群众跟得上、人人干得好,再没人去上访,陈家桥的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去年我们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呢。”
形之变:村容靓起来,村民笑起来
沅水之滨的湖南泸溪县五果溜村,因盛产桃、李、杏、枣、梨五种水果而得名,尽管瓜果满枝,但以前带给村子的收益却很微薄。这十年来,五果溜村从村庄环境到瓜果种类,进行了一场关于“形”的改变。
这是五果溜村(2021年9月摄)。新华社发
最显而易见的,是村庄形象之变。“十年前的五果溜村,马路上遍地可见家禽粪便、白色垃圾,猪圈、牛栏管理不当散发异味,房前屋后杂物随意乱放,道路黑灯瞎火,村子的邋遢形象让村民饱受诟病。”村支书姚元刚说。
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举措,五果溜村变了个样:公共泥土路面硬化,坍塌的围墙重新砌好,大幅涂鸦上墙,路灯亮起来了,绿化美起来了……姚元刚感慨:“老百姓生活舒坦多了,外村人到访也让我们脸上有光。”
村庄干净了,如何长期维持又成了新问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徐飞良说,2021年5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五果溜村后,和村干部一起制定了《五果溜村村庄规划》《五果溜村村寨治理实施方案》,将村庄环境维护纳入村治重要内容,“不仅维护环境卫生的群众有积分奖励,还规定工作队和村干部定期参与公共卫生清理。”
五果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图(拍摄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9日和2019年5月18日)。受访者供图
十年间,产业形态之变,是村级发展的另一大亮点。昔日的“五果”种植方式粗放,重数量轻管护问题突出,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带着种植大户和技术能手,从改良品种入手找效益,逐渐打出了水果、水产、水景“三水”产业“组合拳”——柑橘育苗成为村主导产业,荸荠种植增收致富,沅水乡村旅游盘活了整个村寨……
2022年开年,正是五果溜村荸荠挖采的好日子。“我种了11亩,每亩产量预计能有5000斤,比上一年亩产多了1500斤。”村民姚文忠说,自己种荸荠多年,在工作队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如今荸荠不仅产量增加,抗病虫害能力也提升了。
姚元刚说,十年前五果溜村集体收入为零,十年后有了柑橘育苗基地分红、光伏发电补助、水库出租租金等多渠道来源,去年村集体收入达25万元。发展前景明朗,村民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村民形象变好、变美了!
更多更好的“形”之变正在路上。“沅水(五果溜村段)漫步道建设”“荸荠现代产业示范园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乡村振兴工作队逐渐“兑现”驻村以来确定的振兴清单,“为了测试如何实现优质高产,我们种了3亩荸荠试验田,如今成了老百姓的观摩田、学习田。”驻村工作队队员、湖南省植保专家郑和斌说。
“振兴清单是通过前期实地走访摸排,收集村情民意后系统规划整理的。”徐飞良说,一份“清单”就是一份规划,大大小小27个项目的推进落实,将为五果溜村带来更大的变化。
业之变:产业进了村,就业在家门
立春不久,纷纷扬扬一场罕见的大雪,让湖南郴州市安仁县源田村的田野里银装素裹,格外秀丽。
村民何红花正忙着给自家的16亩葡萄覆膜。“去年赚了8万元,希望今年又是丰收年。”回乡创业第7年,她至今不敢相信返乡能挣这么多钱。
这是源田村(2021年3月18日摄)。新华社发
源田村距安仁县城60多公里,土地少且贫瘠,全村1600多人,人均水田面积仅0.5亩多。
“别的村戏称我们是‘三多三少’,人多地少、山多田少、旱多涝少,附近的女孩子都不愿嫁过来。”村总支书记谭根女回忆。
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儿童,致使大量土地抛荒,源田村一度成了当地有名的“空心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带来乡村巨变,关于产业与就业的变化,在一个个“空心村”悄然上演。
“村民没手艺,在外务工挣不到什么钱,还带来很多留守问题。”2012年,时任村支书段华提出通过土地整村流转、引进企业发展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
村民将信将疑。“一怕拿不到入股分红,二怕土地流转出去后,时间长了就不是自己的了。”为打消群众顾虑,段华把自己养牛赚来的钱作抵押,确保入股贫困户每亩分红不低于50元。
村干部集体上阵,给在外务工的村民打电话,沟通土地流转的设想。谭根女说:“多的时候,一天要打几十个电话,手机打到发烫,半边脸都是麻的。”
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土地整村流转,接着就是引进企业,种下百合、富硒大米。百合种植大户段凌锋说:“过去流转土地,一户一户谈,沟通成本很高,还面临村民毁约的风险。源田村由村里出面统一流转后,长期承包得到保障,我们愿意做。”
得益于精准扶贫,省市县给予源田村巨大支持,高低不平的农田得到平整,大棚、喷灌设施陆续建立,消费扶贫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销路……源田村的产业发展获得坚实基础,村里引进了更多企业,发展起韭菜花、葡萄、砂糖橘等产业。
产业不再“空心”,村民陆续返乡。在外务工多年的廖爱娇2015年返乡,在韭菜花基地务工,既照顾了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她说:“从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刘声乐的丈夫因意外丧失劳动能力,家庭一度陷入困境。村里发展产业后,她在百合基地就了业,获得稳定收入。“我现每月能拿到近2000元,生活更有奔头了。”
目前,源田村的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达到了1167亩,年产值达800余万元,增加劳动用工12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
告别“空心村”,谭根女对未来信心满满,“我们还要发展特色旅游,通过乡村振兴让源田村民过上更美满的生活。”
湘西捞车村航拍图(2017年8月30日摄)。曾祥辉摄
美之变:守好老木房,传好老手艺
捞车村隐藏在湘西大山里,一座“Y”型木结构凉亭桥,横跨两河交汇处,连着三个土家寨子,春雨连绵时,云雾缭绕,山水如画,当地人更愿称呼这里为“惹巴拉”。在土家语里,“惹巴拉”意为“美丽的地方”。
自然美、民族美、人文美……走进捞车村,浓郁的土家族文化气息带来美的享受。过去十年,偏居于武陵山腹地的这个小山村,在国家支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在守护“美”传承“美”中,诠释“美”之变。
最大的变化,要从保护村内200余栋木结构土家族民居说起。独具特色的木结构房子,承载了土家族的民族记忆,体现了土家人文美。
“土家寨子本与自然融为一体,但在10年前,因为交通改善,建砖瓦房一度成为潮流。”村支书向福孝说,大拆大建势必破坏原有风貌,规范保护土家寨子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地干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当地出台措施,支持群众改建或新建木结构民居,按照一定的建筑面积上限,由政府出资每平方米补助400元,让生态保护和传统村寨保护理念进村入户。
这是捞车村(2021年3月24日摄)。新华社发
美好的传统村寨风貌守住了,民族特色旅游发展起来了,村民尚顺林就成了受益者之一。2016年他规划建新房,按照进度已建好了一层砖房,在了解捞车村发展规划后,他立刻将砖房拆掉,改建成木房。如今,他家360平方米的两层木房矗立在村口,在旅游旺季时,自家经营小商店、民宿,生意红火得让他直夸当初的决定英明。
守住有形的“人文美”,更要传承无形的“民族美”。67岁的村民刘代娥是土家织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捞车村土家文化“代言人”。土家织锦挑织工艺全凭心计,无需蓝本。刘代娥12岁入行,潜心钻研大半辈子,常见的100余种图案烂熟于心。每当她在织机上挑针穿线时,常常引得游人驻足欣赏,赞叹不已。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政府支持下,刘代娥从老手艺里谋求大生计,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土家织锦文化的新使命。近年来,她不断向外推广展示土家织锦文化,收徒授课,目前正加强织机改良,挑战双面织艺,让古老的土家织锦走进现代生活,成为富民产业。
摆手舞、茅古斯舞、打溜子、咚咚喹……今年元宵节之夜,多种土家民俗技艺在捞车村轮番上阵,大山里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其间,土家姑娘田剑英的精彩表演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
为更好传承土家民俗之美,让古老的文艺“动”起来,2020年7月,捞车村备好工作室,请来隔壁乡镇的土家“红人”田剑英入驻,助力活动展演,宣传土家文化。穿土家服、说土家语、唱土家歌、跳土家舞……年轻富有活力的田剑英,已成为捞车村一张靓丽“名片”。
这是瞭家山一角(1月1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貌之变:保洁靠志愿,村子像公园
冬日暖阳下,湖南汨罗市汨罗镇瞭家山的乡村大舞台灯火辉煌。锣鼓声响起,群众围坐台下,舞台上的表演者闻声灵动起舞。
参与表演的是瞭家山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分队的志愿者,他们也是瞭家山人。作为一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社区,2018年7月,瞭家山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几乎每一户至少有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范围涉及文化艺术、环保卫生、扶贫帮困和文明新风等领域。
在湖南省汨罗市汨罗镇瞭家山,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分队的志愿者在龙塘大屋乡村大舞台进行大鼓表演迎新年(1月1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以前哪有这么多活动哟!”50岁的居民徐妹还记得,过去大家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方式是打牌,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些邻里矛盾。
“以前娱乐项目枯燥简单,让打牌甚至赌博之风有了可乘之机。现在我们有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娱乐室,大家精神风貌都不一样了。”徐妹说。
行走在瞭家山,沿途路面、屋舍和庭院十分整洁。近十年来,瞭家山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很难想象这里以前垃圾成堆、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吧?”徐妹说,以前环境“脏乱差”、蚊虫满天飞,但如今村里像公园一样,村民都如生活在公园里。
这是湖南省汨罗市汨罗镇瞭家山一角(1月1日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既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也与志愿者的付出密不可分:现在瞭家山没有聘请保洁员,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均由志愿者承担。
环保卫生志愿服务分队的队员何玲介绍,尽管打扫频率比较高,但花费的时间并不长。“以前环境越脏、大家就越不爱护。现在,这些原本只顾自家房前的人,也明白‘小家’之外,更要守护好‘大家’。”何玲说,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志愿者的工作量也少了很多。
在湖南省汨罗市汨罗镇瞭家山,居民志愿者在表演活动结束后整理椅子(1月1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泽国摄
徐妹家中门窗上贴着“囍”字,她的儿子去年刚刚结婚。“以前流行大操大办,动不动就是吃流水席、高档烟酒。”她说,在瞭家山“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大家慢慢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观念,不再因为“好面子”摆宴请客。
“以前办一场葬礼动辄花费上十万元,锣鼓喧天、烟花爆竹满天飞。精简办事后,现在开支降到三四万元,大家都会算这笔‘经济账’的……”居民何宋川告诉记者,一些志愿者还会参与红白喜事的文艺表演,这不仅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也成了当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一大生动写照。
瞭家山党总支书记何永胜介绍,“以党建带群建,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力,提升他们自治的热情,进而形成‘社区吹哨、志愿者报到’的特色。”何永胜说,“志愿者的服务如果达标,就能享受免缴医保费用、优先评奖评优等福利,这也带动了大家参与公益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