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好段摘抄200字】今天我们仍需要思考“什么是文化”丨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在最初的构想中,《人文读思想指导》只不过是一次出版建议,需要了解——业界在学术界发现的闪闪发光的作品,学术界也希望能关注出版界发现的傅玉。(威廉莎士比亚,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读书)

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01

持续思考的问题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城市中国的逻辑》《秩序与混沌:转型中国的“社会奇迹”》等。

陈映芳:学术界和一般读者,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匮乏严重。政治因素之外,还因为年轻学者们为职称和学术界地位,多转向英文写作、学科化论文写作,造成知识生产的“学科化”偏向越来越严重,以及人文知识修辞化、空洞化。

这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建设问题。这个缺陷导致本人及学界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很难找准有意义的出发点,谬误也难纠。

吴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乡村治理等。著有《小镇喧嚣》《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等。

吴毅: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是应该持续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无疑,从19世纪以来两百年中国大历史的尺度看,我们经历低谷又迎来高潮,但是,需要思考和总结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这离不开对近代中国所开启的国家转型的认识,正是这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的大转型,将中国的发展拉向了一个中国人过去不熟悉,也基本上没有思考过的方向。这个方向从表层上看,是要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就深层次上看,则是要通过普通中国人的解放来建构一个现代国家。

因此,现代中国的发展,既是“nation-state”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崛起,更是,或者更重要的是“nation-state”意义上的“国民国家”的崛起,即通过确立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可以说,后者是前者能持续性获得动力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意义尤其重要。今天,在中国现代国家的持续建构中,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思考如何去解决困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次问题。

范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在野的全球化——流动、信任与认同》《漂泊者的返乡之旅》《什么是人类学》等。

范可:我在2021年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疫情。疫情引起我们生活诸多改变。这些改变有许多有着文化的内容。一些行为模式的变化和习惯上的改变,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都涉及文化的变更。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变更是否能持续或者嵌入到我们的文化体内?如果持续变更,那就谈不上嵌入到文化体内。但由于高科技的发明和创新层出不穷,这些都直接地使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试想一下智能手机出现后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我们在信息获得、交往、娱乐、沟通、阅读等等,都与前智能手机大为不同。这就使我们思考,往后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文化习得的过程,还会如同以往吗?这样一来,有关文化变迁,以及文化作为有机体之类就得重新思考。

同时,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也就是作为有着边界的整体(bounded entity)的文化,也得重新思考,因为目前我们感受到的,可以成为文化改变或者变动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可能如一些人类学家所言,当下我们更容易辨识某个因素是什么文化的(the cultural),但文化作为整体就很难讲。

其次,整个2021年,许多人都在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这其实是个政治议程,但因为太多人发出的声音如同标语口号,所以我对这方面也做了些思考,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让大家熟悉有关共同体和认同方面的理论。我觉得人类学可以利用自身的积累在这方面做些工作。我一直很担心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因而就铸牢问题所写的文章都强调应该与民族主义进行切割。而对于何为民族共同体也不能流于空想,我主张共同体建设应该考虑到社会信任的维度,而民族共同体应该走互惠道德共同体的发展之路。

02

值得关注的图书

范可:至于有什么书值得推荐或者值得翻译,我觉得这方面实在太多了。我觉得我的朋友金亦然(Basile Zimmermann)的书《波与形:电子音乐设备和计算机编码在中国》(Waves and Forms: Electronic Music Devices and Computer Encodings in China) 就很值得推荐。作者有长期留学中国的经历,加上个人兴趣,写了一本融合人类学、音乐,以及STS(stud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于一炉的书。这本书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前后数年,经手总共11位匿名评委,难度可想而之,质量亦可想而知。由于该书的前沿性,希望有人能将之译为中文。

《波与形:电子音乐设备和计算机编码在中国》(Waves and Forms: Electronic Music Devices and Computer Encodings in China),金亦然(Basile Zimmermann)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5年5月。

另有两本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最近刚出版的书也值得引介。

(1)The Two Greatest Ideas: How Our Grasp of the Universe and Our Minds Changed Everything,作者是 Linda Trinkaus Zagzebski。此书是对人类历史中的两种伟大思想的全面检视:其一是人类的心灵(mind)可以正确理解宇宙,其二是人类的心灵可以正确理解其自身。前者开启了从公元前十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觉醒,促进了哲学、数学、科学和宗教的发展;后者则主导着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作者揭示了这两种思想传统间的冲突对现代人精神矛盾的长远影响,指出了它们带来的一系列道德和政治困境:我们组织公民社会的原则究竟是“天人和谐”还是“个体独立”?作者进而在此基础上畅想即将出现的“第三种伟大思想”,希望“人类的心灵可以相互理解”。

《美国人的来世:在21世纪重塑死亡》(American Afterlives:Reinventing De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hannon Lee Dawdy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

(2)American Afterlives:Reinventing De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是Shannon Lee Dawdy。一个社会对待死者的方式有力地反映了其信仰和价值。美国近十年丧葬文化的变化大于过去一百年。如今,从遗体的处理到葬礼,美国人越来越多地寻求与众不同的丧葬方式:冻葬、解剖、分解、将遗骸制成皮革或首饰给亲人留念……这些新兴丧葬习俗反映了美国人正在重新思考人生、仪式和代际纽带。在这本阐述美国当代丧葬文化的书中,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Shannon Lee Dawdy 用温暖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她走访全美收集的真实故事。

陈映芳:这些年是不少“民科”、民间记忆、历史回忆口述等,稍稍填补了一些上述漏洞。

本人2021年最受触动的是《徐兆玮日记》,六大册。它在许多方面给我以颠覆性的认知。特别是社会史和近代知识分子史。目前它似乎只被用以“江南士绅阶层”史学研究的史料,但这样的书更值得一些叙事风格的史学来解读介绍。(如前所述,叙事性的学术著作或知识读物现在受到中国大学业绩考核和学者社会科学学科化分析的冲击)

《徐兆玮日记》(全六册),[清]徐兆玮 著,黄山书社,2013年9月。

03

期待的原创作品

陈映芳:独立于大学考核的叙事风格的学术读物、文化/知识读物。

作者|范可、陈映芳、吴毅;

编辑|西西;

校对|郭利。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