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风雨无阻造句】渭南文坛 | 赵若果:云霞映天李瑞礼

李瑞礼,陕西华县(金花州区)人,省特级教师。

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为囯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建设人才,曾任“百年名校”咸林中学校长。

青年时代,在合阳黑池中学度过。期间,婉拒多家高校的工作邀请,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学生身上,做到了“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被群众称为合阳教育的“功臣”。

云霞映天李瑞礼

赵若果

燕山石化,中国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投产于1969年9月。当初,它的名字不叫这个,叫做东方红炼油厂。项目建设时期,清华等北京好多大学的师生们,都去参加过义务劳动。这是火红年代特有的风景,不说也罢。

我想说的是,我们高中英语老师李瑞礼,当年在北师大上学的时候,就参加过项目建设千人大会战。后来,还因表现果敢,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那是1969年冬,他们外语系师生在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一天下午,一位电焊师傅操作失误,导致油罐起火。刹那间,一条火龙,裹着滚滚黑烟,腾跃而起。正在开会学习的百余名师生,包括军宣队、工宣队的几位同志,闻讯拔腿冲出会场。丢鞋掉帽地赶到现场后,只见呼呼啦啦,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油罐已经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火球!个个顿时木雕泥塑一般,张大了嘴巴。尽管都吓傻了,可心中都有一闪念,“哎呀,灭顶之灾!周围都是大油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大学生李瑞礼,大喊一声,“跟我来!”顺手脱下棉袄,跑去用水浸湿,裹起有人递过来的玻璃棉,与紧随身后的一拨男生,直接奔上早被烧得红彤彤、扭动如面条的大云梯。他们强忍鞋子衣裤被烧着后产生的钻心疼痛,使出平生十二倍的力气,硬是用怀抱的东西堵住了大油罐顶部的通风口,为随后赶到的消防队赢得了时间。事后,惊魂未定的同学们,无不喜极而泣,男女一起把他紧紧拥抱,随之又高高抛起,长时间地欢呼,“闯爷!闯爷!我们的闯爷!”“闯爷”是同学们早就送给他的绰号,风趣地夸他身临大事有主见,并且常常奋不顾身胸怀大。

此后多少年里,他的同学们一直没有忘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们喜欢借此大发感慨,“Oh, my God!如果当年,迟缓几分钟,如果真的地动山摇……嗨!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呀。”

聆听着他的这段往事,我也不由得心下骇然。心想,如果他的青春,就这么被大火吞噬,那我们会怎么样?那我们这些原本平平常常、也许本应继续效仿父辈生活方式的一批批人,会这么领受命运的眷顾,顺利走出鄙陋的乡村,在天涯海角,做更好的自己吗?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果真有此不幸,那么他,就不会再有机会,像云霞那样,在人们心中映出迷人的色彩,不会再有机会,在一方贫瘠的土地上,树起自己的另一种丰碑。

聪颖好学有大志 幸得名师勤栽培

他是陕西华县(今华州区)人,家住金惠乡李岩村,父母都是过惯凄苦光景的农民。他原本兄弟二人,不幸的是,弟弟12岁时,因故夭折了。

小时候的李瑞礼,很淘气。8岁时开始上学。上学第一天,领到了新课本,他就这么提在手里,一路甩着胳膊转着圈,跌跌撞撞、与小伙伴们嬉闹着回到了家。父亲发现簇新的书本,已经被他扯掉了封面,心疼得几乎要落泪。虎着脸,命他顶着小板凳,跪在妈妈面前。妈妈正在纺棉花,足足有几十分钟,同样沉着脸,不理他。他主动表态,“我错了,我要好好念书。”

果然,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随着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理解了父亲说的话:不读书不明理,不读书难成器。咱穷人家的娃娃,能进书房念书,这是人老几辈,想到不敢想的事情。咱不念这新社会的好处,那咱就不够人!咱谁也对不住!

他天资聪颖,也很快体会到了求知的乐趣。父母现在不必再担心他的学习了,反倒常常叮嘱,“娃呀,你也不敢太用功了,咱身体也要紧。”可他哪里放得下,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早就迷住了他。尤其是中学之后,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书籍。每天晚上放学回到家,总要在前屋一张破桌前,坐上几个钟头,把能找到的书籍翻来覆去认真地看。冬天的时候,常常是父亲跑来几次三番地催促,他也冻得直搓手跺脚,才勉强同意父亲吹灭油灯,强行把他塞进被窝里。他非常喜欢《创业史》, 梦想着也能像柳青那样,当一个抒写时代的大作家。这一志向的确立,不但让他劲头十足, 更让他不断感悟着人世间的美好。

中学时代,他在高塘镇度过。高塘是华县三条塬上最大的镇点,地处秦岭北麓,境内溪流环绕, 沟壑交织,当年,著名的渭华起义正是在此爆发。镇上随处都有的红色印迹,民国时期,关中英杰在华县的风云际会,以及舅舅当年投奔革命的传奇故事,都给他以强烈精神启迪——他的舅舅,当年在咸林读书时,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后几经辗转到了延安,解放后在甘肃工作。

他上学时候的高塘中学,可谓高人云集。全校所有老师,包括体育老师,都清一色大学本科毕业。给他们教授英语的,据说是当年的美军翻译官,大名称作赵子厚,能说一口标准的伦敦语。国军溃败逃离大陆,倍感失望的赵先生,选择留了下来。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学外语课,开始由俄语换成了英语。于是,赵先生来到了高塘。恰好也是这一年,他升学到了初中。

赵先生身材不高,身体不太好,模样清瘦,为人严谨。尽管怀才不遇,可是德操可赞,师风可表。一次,他因病几天没有到校,赵先生心中疑惑挂念,居然步行十多里,专程登门家访。这让他受宠若惊,从此学起英语来,更加上心留意了。因此,从初中到高中,从字母到音标,从句型到语法,从造句到作文, 最后到对话、作文、演讲,六年时间,他得到的是真正的名师栽培。

而他也一直是班上最有才情,成绩最好的学生。他是校学生会文体部部长,直到高三,照样登台演戏。

不过,他最喜欢、也最舍得花费心力的,还是语文。上物理、化学课的时候,老师在上边讲,他在下边偷看文学作品,翻译文言文。那时候,不仅现当代作品,即使三国演义、红楼梦、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以及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等俄罗斯伟大作家的大部头作品,他都涉猎到了。所以,早在小学的时候,他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当作示范,班上朗读,并且经常展示在校园宣传栏里。

他自认为作文已经写得够好了, 什么起承转合,什么论点论据,什么白描比喻夸张,这些作文手法,不都统统掌握了吗?不料,到了高三,他忽然遭到了迎头棒喝。因为,“右派”分子、有名的蒲城尧山中学校长张鼎轩先生,现在被发配而来,并开始给他们代语文课了。

张先生不苟言笑,高高的个头,魁梧的身材,黝黑的面庞,又戴着一副双光老花镜,看上去非常非常威严。这位先生坚信,教书育人,最要紧的,就是师道尊严;培养人才,最有效的,就是万世师表孔夫子所作的,尊重差别,个性化教育。张先生很快发现他是一位可塑之才,心下便特别关爱,重点培养。所以,尽管课堂上,他的作文照例被抽出来,给同学们传阅示范,可是别人的作文,可以得八九十分,他的作文,却最多只能得个六十来分。每次作文,别的同学的作文夲都是由学习干事收齐一并交老师办公室,而张先生却让李瑞礼自己把他的作文亲自面交。每次递交时,先生正襟危坐,亲自阅看。若不满意,作文纸被撕,本子抛在脚底下。什么理由,先生从来不讲,他也不敢多问,只得捡起本子,鞠躬退出,重新改写。

有一回,先生出了个题目,《论学习与革命》。他挖空心思,反复推敲,连续写了四稿,还是过不了关。他被搞得焦头烂额,真是有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了。心想,这可怎么办?进图书馆找资料,翻书报纸学理论,找论据。就这么昏昏沉沉进入梦乡,居然梦见自己绞尽脑汁,总算把文章写好了。醒来之后,哪里顾得上别的,赶快拿起笔,照梦里的文字,稍加润饰,惴惴不安地面呈上去。先生从头到尾细看一遍,放在桌子边上。这就是说,这回可以通过了。他暗暗长舒一口气,鞠躬退了出来。先生批阅作业,非常认真,漂亮的小楷,这让他体验着浓浓的爱意。一次路上遇见了,先生照例一脸严肃,“瑞礼呀,也要注意身体!”一句话,让他喉头哽咽,泪水盈眶。

1965年高考,他感觉发挥得不错,兴冲冲填报了北大中文系, 以为志在必得,不料最终拿到的,却是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的录取通知。这结果一度令他倍感沮丧,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却一脸苦笑,心说,“唉,我的文学功夫,怕是要白费了。光文言文译稿,我都积攒了半尺多厚。”

进入大学之后,他也闹明白了,自己的成绩,足够上北大,可是,国家现在更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而他因为英语成绩也非常突出。那一年,在整个陕西,他们系只招收了3名学生。而北师大外语系这一届也只招收四个班:一、二班是慢班,原本学俄语,现改学英语;三、四班是快班,中学有英语基础。他被分在四班,班上9男15女,共24人。

大学生活是安逸有序的,也是极富浪漫色彩的。这样的日子,不到一年,文革开始,停课闹革命变成了主要内容。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他不甘落后,热心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内心却常常感觉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充满了困惑与迷茫。好在他本性好学,怎么也放不下自己酷爱的书本。7年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外文版书籍。他一贯省吃俭用, 把学习补贴、把父母寄来的零用钱,都积攒下来,拿去买了书。他的藏书可真不少,其中,《莎士比亚全集》、《飘》、《基督山伯爵》等经典书籍,都是那时候买来学习研究的。他曾翻译了不少外文书稿。后来,他因此常常感到欣慰,无论如何,没有时光虚度。

(右一为李瑞礼老师)

毕业分配来到合阳 组织许诺两年为期

按说,毕业之后,他原本可以去某所大学任教,因为北师大,本来就是为大学培养师资的。可是遇上了大学停招,遇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也只好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1972年夏,他回到了渭南地区教育局,一位科长非常和善地接待了他。与他紧紧地握手,把他拉进沙发里,给他递上一杯热茶,嘴里念叨,“哎呀,李老师,你是从北京来的,家乡人民欢迎你!”

随后,他听到了下文:“你的申请,厅里也转达下来了。当然,你父母就你一个,也不容易。你要回华县,我们理解。可是我们和你商量一下,你们华县,教育之乡,教师之乡,教师力量相对雄厚。咱们渭南的情况,你可能不知道,北边的几个县,情况不太好,科班出身,能教外语的,没有几个,基本上一个没有。我们研究过,想委屈你一下,你先去渭北,比如说先去合阳。只要呆上两年,两年之后,我们保证调你回来,你看怎么样?”

他想,服从组织分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反正父母目前也还年轻,离家远点也没什么不可。而且,艰苦的环境,正好也可以让自己得到锻炼。于是,这年9月,他就辗转来到了我的家乡,渭北原上的合阳县。

尽管那年头,激情燃烧的岁月,讲究的就是以苦为乐,可再怎么说,从条件优越的北京城,一下子降落到了四望都是光秃秃的合阳,心中不免也会有点落差感。他虔诚的、怀着向生活学习的态度,每天按部就班,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活动,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一了。

这一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邓小平复出,中国政坛上接连发生着震动世界的大事件。由此产生的相关变化是,全国出现了外语热。他很快接到通知,去县东南、五十多里外的黑池中学任教。

当时他二十七岁,也该成家了。那时候,华县正在开展修筑桥峪水库大会战。塬下柳枝公社新庄大队的青壮劳力就驻扎在他们李岩村。其中有位姑娘名叫王菊梅,也就是我们的师母,见人不笑不说话,而且美丽端庄,娴淑能干,特别诱人眼目。热心人马上登门,帮他提亲。他利用探亲假回来,俩人一见而钟情!婚约自然马上就确立了下来。几个月后,他咀嚼着芳名,挥毫泼墨,写就一副对联,“柳枝轻摇送秋菊,瑞雪漫舞迎冬梅”,贴在大门上。选定良辰吉日腊月二十九,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乡亲们都夸他不忘本。

婚后的日子过得飞快,8天之后,他告别父母妻子,背起行李,一路向北,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中学教学生涯。报道那天,是1973年2月12日,他一直铭记至今。

黑池条件艰苦 他愿选择坚守

来到黑池之后,他才慢慢明白,合阳这地方,被一条纵横南北的大沟壑,分作了东西两半。这东部的地形地貌,其实可以比作一条鲸鱼背,而黑池公社,就处在这鱼背的尾部。


出黑池中学校门向南,不到十余里,就可以向南俯瞰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再从学校出发,直接向东,走过两三个村庄,就可以俯瞰漠漠南去的黄河水。他曾经久久地站在高高的崖岸上,举目四望,宽阔的河面,气势恢弘,对面山西,崖岸高耸,一阵思古之幽情涌上心头。他沉吟良久,不由他不脱口而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古人胸怀,何其壮哉!”

不久,他借了一辆自行车,一直向西行,同样走过三四个村庄,便站在了金水沟断崖顶上。仔细观察亿万年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股质朴、苍凉而悲壮的味道周身环绕,恍惚间,他仿佛触摸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影子。

但现实中的故事,总离不开苦涩的味道。也正是因为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这里与外边交通联系非常的不便,和处在陇海铁路大动脉上的家乡华县,可真是不能比。他每次探亲回家,100多公里的路程,来回得花费四天时间:回去两天。第一天,先从黑池到合阳,为的是能赶上第二天清晨的班车。哐里哐当到了渭南,再坐火车到华县赤水镇。然后,步行二十余里,上塬回家。返程的时候,同样需要两天。第一天,上午九点准时出发,为的是赶乘十一点多的火车到渭南。到了渭南,无论炎夏寒冬,都要在候车室苦等一夜,因为住旅馆要钱,他不舍得。第二天一大早,赶乘班车,大约十一点半左右到达合阳,随后是苦等五个小时,下午四点半,坐上班车回到黑池。这样的归家之路,让我现在想起来,都有说不尽的心酸,可是他一走,就是整整十五年!

如果说,那年头,交通状况大多如此,不足为奇。那么,提起吃水,那可真该叫苦了。尽管黄河就在身边昼夜奔流,人们吃水,却只能靠打井。井深十余丈,吊一桶水,得靠两人并力协作,光那井绳,盘起来,就足有半人高!老这么着,自然不是个办法。所以,六七十年代,开始接受新事物,家家户户打窖蓄水。学校里也打了个超级大水窖。每年夏季,只要下雨,便设法引导注满,不敢有一点马虎。要是蓄不满,便不够全校师生吃用。一年里,足有半年时间,这窖水总是很浑浊。灶上大锅烧开,黄汤翻滚;提回去,电壶底沉淀一层泥;喝起来,怪怪的泥腥味。到了来年开春,窖水开始出现微生物,用桶提上来,红丝虫密密麻麻,生龙活虎,上下翻滚。入夏季节,如果迟迟不下雨,窖水还会转化成一种青绿色,喝起来发苦发涩。没有法子,照样倒进锅里,烧开饮用熬粥喝。这种日子,对我们本地人来说,是别无选择, 而一个外地人、特别是知道世界上还有清冽溪水的人来说,那算什么?那无疑需要咬紧牙关,苦熬日月了。

说起粮食,我们那地方,自然也是极其短缺。定量供应的,一大半都是红薯。秋收的时候,领他到红薯地里,分一大堆给他,自己找架子车拉回去储存。做学生的,自然也是红薯为主,红薯面馍馍,红薯面饸饹。每天两顿,学生用网袋装了红薯送到灶上,师傅用大笼蒸帮忙蒸熟,开饭时各拿各的,一点不乱。生存状况之艰苦,也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我们的黑池中学是1958年成立的,最初不过是个在小学基础上增设的初中,所以被称作是 “戴帽中学”。1959年9月,招收第一届初中生,学制两年。1970年,改制为高级中学,开始招收高中学生。也就是说,他来的时候,黑池高中才刚刚开办。

当时学校占地30多亩,只有四排瓦房。两排为教室,一排为饭堂,下剩的一排为学生宿舍。教师们办公住宿,只有四面窑洞。学生宿舍里,女生有床板,男生大通铺,铺麦草。

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候,用这样的条件,迎接他这样的大学生,我们是没必要感到寒碜的。要知道,那年头,我们尽管远在天边,可也照样是见识过大人物的。比如说,原子能物理学家何泽慧先生,就曾在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过劳动。所以,尽管他在北京呆过六七年,尽管黑池中学独独就他一个外乡人,可这真的算不了什么,也真的没人会在乎他这个新郎官内心会怎么想。

当然了,他也从没把自己当外人。他为人朴实谦和,率真豁达,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李老师,毕竟也是农家出身——,”这是同事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尽管他们都很纳闷,纳闷他为啥如此淡雅,似乎一点泥土味道也没有。

那几年,政治形势风云多变,基层学校自然要积极响应,所以学习多,运动多,文体活动多。于是他在中学时代培养的艺术才华,也大大派上了用场。写标语,刷大字报,填词谱曲写文章,演奏乐器教唱歌,组织宣传队搞演出,他样样拿得起,做得好,有水平。比如,他会画画,他能写一手好隶书,他为公社农田建设写过歌曲 《水利战士之歌》,他娴熟扬琴、秦琴、二胡、琴胡,他是学校文艺班的班主任,他排演过歌剧。所以,黑池公社领导,黑池街的头面人物,四邻八乡的群众,都知道黑池高中有个李瑞礼,能行人。同事们自然也服气,“这才叫做真才实学!”

文革结束之后,国家百废待兴。按说,他是完全可以提出申请,要求组织落实 “两年之约”,去更好的地方、去更大的舞台体现自我价值的,可是他没有那么做,他选择留了下来。

三十多年后,他解释说:“我这个人,把啥都看得淡,名呀利呀,我其实淡得很。我,穷苦出身,从前,家里9口人,爷爷上山打柴,摔断了双腿,瘫痪在床。伯父被抓了壮丁。从16岁开始,我父亲就扛起了家庭的担子。几亩薄田,每年打的粮食,勉强挨过年,就接不上了。没有办法,只能进山里向人家借。借来的是玉米,夏收的时候,人家就来等在麦场上,要装同样分量的麦子,否则人家不借给你。这么一年一年,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维持家计,我父亲得抽空进山砍柴,担着柴担子,走10里路出山,再走20里路到赤水,卖了柴,换点小米杂粮,全家人就这么合着野菜过活。那时候,我父亲经常蹲在后院土堆上,瞅着碗里映出的月亮,合着眼泪充饥。你想,如果不是解放,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我们一家人怕是早就饿死了,哪里还会有我?我哪里还会上大学,有工作?”

他语调低沉,又似乎有些迟疑。我一听之下,就感觉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心想,这样一颗高洁的灵魂,怎么会像某些人常做的那样,厚颜无耻、上窜下跳,硬向组织要待遇呢?

同时,我也深刻地领悟到这样一个人生道理:一个人,只要能按本心做事,就可以活得高贵,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自我。

好评如潮,真是众星捧月亮 惜时苦干,他要倾心拼全力

他很快变得 “炙手可热”起来了。

随着高考恢复,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数渴望摆脱命运羁绊的青年男女,现在都急于通过分数证明自己。而且,跛着一条腿,怎么能跨过独木桥?英语太难学了,英语教师太稀缺了,英语分数太重要了!更何况,他学养深厚,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好老师!

此前的几年间,他在黑池中学培养的几届高中毕业生,现在大多也被全县各级学校请了去,给孩子们教授英语。他们这些人,都非常乐意宣传自己的老师。比如我们的老师邹升华,就经常喜欢说,“和李瑞礼老师相比,我不多不少,只有一碗水。将来你们会知道,此生能做李瑞礼老师的学生,那真是三生有幸。你们可不要有福不会享,连高中门也进不了。”

后来,我们的翟文选老师也喜欢说,“学英语难不难?难得很,也容易的很,只要你肯下功夫,勤念、勤记、勤背诵。李瑞礼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李瑞礼老师不但发音纯正好听,而且知识面宽,词汇量丰富,语法无不精通。去他办公室,随处都是英文原版书,有这么厚,看着都头晕。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像他那样,能够不要字典看懂一本外语书。”

还有,早在我刚进初中的时候,校长王通运就训话道,“你们知道不知道,这几年,黑池高中,高考成绩都比上一年好,录取率几乎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下去,我相信,再过几年,你们也都可以考入大学!只要你们就从现在开始,肯努力,能吃苦!另外,你们可能已经听说了,黑池高中之所以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澄县、渭南、大荔、华县乃至西安的,凡是有点办法的,现在都想寻情钻眼,把娃娃朝这里送,为什么?因为谁都知道,黑池高中有个了不起的李瑞礼老师!”

高考在持续升温,即使是在从来没敢想过自家孩子也能上大学的古老村庄里,现在也成了众口必谈的话题。而在我们那地方,谈到高考,就必然会高声赞美李瑞礼老师。因为,光西安外语学院,他年年都要送进去20多个,而且10多年里,不曾出现任何意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另外,从1980年开始,黑池中学每年还会有人考入北大与清华,有些年份,还要一次性送进两个人,才算过瘾。哎呀,这个成绩,对于一所穷乡僻壤的普通中学,对于一群视野狭窄的农家孩子来说,那可真是不得了、了不得的大事情!所以,李瑞礼,这个含金量已经达到百分之百的名字,就传播的更远了。不但整个合阳县,不但整个渭南地区,即使在陕西,也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因为人们很快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陕西,渭南地区的高考成绩是相对较好的,而在渭南,合阳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合阳的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黑池好;黑池之所以好,是因为文科好;黑池文科好,是因为英语成绩特别特别好!

渭南地区教育工作大会在蒲城召开,教育局长李祖恩声情并茂:“如果在我们渭南地区,每个县,都能出几位像合阳县黑池中学李瑞礼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 那我们的教育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岂不指日可待!”

可是,令人骇怪、因此也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如此辉煌的成绩面前,我们的李瑞礼老师,却极端地冷静。他一再自我表白:“我李瑞礼,能有几斤重?我全身是铁,也打不出一箩筐钉子!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有功劳。”当然,他这么说,也有事实根据,因为当时的黑池中学,有一组公认的四大金刚:英语李瑞礼,语文高耀奇,数学雷海潮和雷鸣,他居首位。县上要评他做先进,校长通知填表报材料,他说,“在我看来,学校里不论哪一位老师都比我强。”县教育局急得摸不着头脑,一再电话催问,最后也只能无奈地研究决定,“没有材料,那也得让他接受表彰!”表彰大会上,安排每位代表发言,时间限定3分钟,结果他一页纸不带,足足讲了10多分钟。

他刚一上台,台下就兴奋起来,个个眼里放光。谁也没有料到,他会开口道:“此时此刻,我想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我感谢我的好同事,我感谢我的好学生,我感谢县里给黑池中学派来了一位好校长。1978年,杨增祥校长到任后,黑池中学发生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他是一位好校长,我敬佩他,黑池中学的全体师生敬佩他!他把全校角角落落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现在,我们黑池中学的形势,非常好,全体教师,全体勤杂人员,个个挽起袖子,拼足了劲,一心一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我认为,这种形势非常难得!同时,我还要代表全县高中英语老师,感谢初中的英语老师们!教育是一个延续的事业,如果没有初中的基础,我李瑞礼,一个大学生也培养不出来。所以,我有个提议,既然英语教师缺乏,英语教学难度大,那么, 我建议县里多多开展英语教师业务培训。我们高中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更有必要,帮助初中英语老师不断学习进步,让初中的老师辛苦一点,给咱们把底子打得更牢固,以便让我们高中英语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他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就狠劲地鼓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大家知道, 他这并不是唱什么高调。早从1979年开始,他就在黑池初中校长王通运等老师的提议下,利用每周礼拜六下午、礼拜天一天的时间,给黑池周围的几个乡镇的初中老师开设培训班,专门教授初中英语。让学员们回去以后,热蒸现卖,再教给各自的学生。他不摆架子,不惜代价,不谈补助,反倒很体谅学员们的辛苦,总是提前赶到培训地点,提上几壶水,摆放墙角,等待大家陆续来到。为了不让远处的学员老是赶路,后来他还在三个乡镇间轮流上课。为了强化学习效果,每次还要给学员们留作业,一一批改,分头讲解。他经常叮嘱学员们,“我李瑞礼的大门,永远向各位老师敞开着,你们随时来找我,我随时都有时间,我愿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学员中也有些是慕名主动跑来的。新池乡的王晋阶老师,身残志坚,几年时间里,风雨无阻,儿子驾起毛驴车,专门负责接送。后来在新池初中,还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马家庄乡的姚顺康老师,当年在西安外院学习俄语,三年困难时期,回乡当了农民。前几年,勉强在学校教了一段俄语课,现在也不得不改行学英语。李瑞礼老师将心比心,就感觉这位老哥特别亲切,常常夜行十多里,登门拜访,秉烛以长谈。

后来,姚顺康老师的两个儿子,都成了他的好学生。大儿子姚文振,当初曾是一位落榜生,灰心丧气,在家里呆了半年多。他多次上门鼓励,反复劝说,最后干脆生拉硬拽,叫回了学校。后来,姚文振考进兰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还得以留学英国剑桥。

说起这类故事,在他15年的黑池生活中,自然不胜枚举。又有多少落榜生,在他的鼓励下,重拾信心,最终获得了别样的人生,这里也没有必要一一细说——那也是三言两语,叙说不清的。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县上曾一度考虑撤并黑池中学。消息一出,附近几个乡镇都坐不住了。纷纷派出代表登门,求他“上表陈情”。他当然也乐于为地方服务,几经奔走,亲自起草了一份《黑池中学不可撤并万民书》,并及时递交到了正在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恰好这次会议,正有“撤黑”表决议案。县委书记当会阅览,不由地赞叹道:“写得好!有理,有利,有节。黑池竟有这样的笔杆子!”就这样,黑池中学总算保住了。

谢绝延请,他要冷静做自己 心存歉疚,无暇著述留遗憾

不论他如何谦虚,不论他如何功成而不居,人们还是把他看成了黑池中学一面金光闪闪的旗帜。也是从1980年开始,有那么几年,西安的几所院校,其中包括西安外语学院、西安外语专科学校等,总是有教务长及学校负责人,接连登门,诚恳地提议,要调他去做大学任教,并尽量设法解决家属问题。

可他偏偏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道德体系,他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他不忍心抛弃眼前那些眼巴巴看着他、对他充满了敬慕和期望的好学生,不舍得黑池中学正在形成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所以,无论来人如何摇唇鼓舌,他总是呵呵一笑,一副抱歉的神色:“我不能走,我热爱这群生气勃勃的中学娃娃,我热爱这片我习惯了的热土。我不想冷了大家的心。”

其实,此前的几年间,先是母校北师大传来通知称,凡是想“回炉”的学生,都可以报名返校,复读一年。他没有去。后来便是他的家乡华县,几次三番地派人来,好说歹说,要请他回去。为了抵挡这股攻势,当时的合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早就多次召开会议,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急切寻找挽留办法。于是,一支工作组悄悄出发了,他们偷偷赶赴华县,登门做老人家的工作,求二老答应移居合阳,以便马上在县城盖一座大宅院,以后每月提供50元的生活费。二老回答说,“你们这不都瞅见了么,胳膊腿还好好的,跟着到合阳,那还不得让人给笑话死?不去,说啥也去不成。”转而再做师母的工作,于是,1979年,师母开始在油王小学,任公办代理教师。

三十多年后,他有点难为情地回忆道:“那时候,农转非,非常非常难, 0.3%的比例。为了解决你师母的户口,县教育局领导亲自联系公安局。公安局领导说,估计不好办,现在排着队的人,五年都怕解决不完哩。不成想,到了第二年开春,教师春训会,管教育的杨副县长公开表态:县政府保证,今年第一个指标,是黑中李瑞礼老师爱人的,谁都别想!我当时也没在意,也不必这么着急。谁知道没过几天,准迁证就下来了,老婆和娃娃一下子就成了城镇户口。你说,我能不安心工作么?人总得讲点良心,是不是?”

他是陕西省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渭南地区中小学外语学会理事长。在西安举办的一次大型专题研讨会上,他向全体参会者,包括全省各地区英语教学先进代表,省内各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省报、省电台、电视台记者等,作了一场《中学英语教学法初探》书面发言,结果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呼应,那场面,简直像是炸开了锅。外文出版社的一位刘姓责任编辑,专门找到他,希望他以这次发言为蓝本,做适当的扩充,以便整理出版,“您只要把书稿交给我,其他事情由我来办。到时候,你眯起眼睛,只管看好就行了。”教研所下边有份刊物,他们也一同提议, 希望他多写点文章,以便重点刊发,随后,也可以整理出书。

他的回答呢,却显得有些迂腐:“文章我当然可以写,让更多的人受益,也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情。至于出书,先不说水平高低,可我没有这个时间啊!——争取吧。”

这样的回答,对于他来说,是出于本心,出于一贯的率性直言,再自然不过了。事实上,教学工作实在太繁忙。那时候,高中学制短短两年,同学们一入校就等于开始了百米冲刺赛跑,都嗷嗷叫着要求他灌输知识。而且,他代的班级也实在太多——学校曾缺少一位地理老师,有那么几年,他还额外给毕业班代地理。另外,周末给初中教师们培训补课,也分去不少精力。所以,尽管后来还有其他编辑几次三番地电话约稿, 他都没有能够兑现承诺,心里不免深感歉疚。

既然选择坚守,既然不去大城市,也回不了故乡,那就得继续领受这份清苦,那就得继续走四天一趟的探亲路,那就得继续喝着泡不成茶的泥汤水。令同事们十二万分感动的是,他早就学会了与大家一起苦中作乐:每到晚上,大家互相串门,今天在你房子,明天在他房子,一起烤红薯,搭伙享受红薯煮小米。忙起工作来,大家也是互帮互助。常常是夜已深沉,大家还在给学生印刷练习题,你推滚子我翻纸,哼着歌曲烤红薯,并不觉得苦,并不觉得累。

早已心生向往 感觉云霞映天

以上所说,大都是在我们上初中之前,或者初中三年间发生的事情。所以,在还没正式成为他的学生之前, 我早已经对他心生向往,崇敬有加了。

只是很显然,那个时候,不论是我的老师们,还是班上的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自然都不会对他有深入的了解,或者说也不会了解他的具体情况,他们无非是凭借人们能够看到的事实,就不由自主地替他宣传,情不自禁地对他加以称颂、赞美。有时候,他们说出来的只是一些只言片语,甚至是些道听途说,但他们那语调,那表情,那份无庸置辩的自豪感,却有着不可争辩的说服力,让每一个听众无不感觉心里美滋滋的。于是,大家便一起在心里咂舌感叹,“真了不起,真佩服,真可敬,咱们也真有福气!”

记得当时,我心里还会想,“这么说,我真的可以考上大学了!”而且,多听一次他的英名,我心里头的那点自信力,似乎也会得到一次新的强化。

因此,时隔多少年,我脑海里还留有这样一幅画面:某天的早读时间,好像是清风扑面的初夏时节,我拿着书本,在学校东边的操场上,一边来回走动,一边背诵课文。忽然抬头向北,越过一排残垣断壁,看到黑池高中的几位大哥大姐,高高地出现在黑池高中校门外东边的那条土路上,同样在一边来回踱步,一边专注背诵课文,仿佛还有几位挽着袖子,拽着脖子,我想:是的,赶上了好时代。我非得考上大学不可。再说,到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考试制度肯定就更正规、更规范了。 于是,我扯开嗓子,更加卖力读起书来。

也还记得那个时候,每当我特意选道上坡,路过高中校门口的时候, 总喜欢怀着忐忑的心情,向里边张望张望,总梦想着有机会看到令人敬慕的李瑞礼老师,只可惜一直没有能够。但是,不知为什么,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却是清晰的,仿佛放着清丽的光。我感觉,他清爽明秀,如丹桂青松,如祥云映天。因为他,黑池中学也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智慧的气息。

第一节课下来 大家心悦诚服

高中生活开始了,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怀揣着摩拳擦掌,怎么说也要苦干一场的决心,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其中有不少是我在黑池社中的老同学,可大部分都不曾相识,据说还有几位是从澄合矿务局来的,那行为姿态明显与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有所不同,倒也很好区分。只是不论男女,也不论是新同学,还是老同学,好像大家都明显有了思想,无不显露出一副老成持重、矜持羞涩的样子,暗地里只把眼睛东瞅西瞧,仿佛急于寻找某种默契。与此相协调的是,老师们的行事风格,也明显与初中时的老师们大有不同,他们似乎更严肃,更沉着,更能显出知识的份量。这一切,也都令人感到满意。

大家心中都自觉不自觉地盼望着, 盼望着能够早点见到久闻其名的李瑞礼老师。果然,英语课终于轮到了,一位身材挺拔,看上去清朗俊秀的中年男子,带着一股特有的气场,踏着上课铃声走上讲台,同学们立即起立, “Good morning, teacher!” 大家立即听到了回答,“ Good morning, everyone。” 听上去是那么的流畅舒服,一时间,有些人竟然忘记归坐。

随后,他用标准的普通话道:“欢迎同学们,祝贺同学们开启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我是李瑞礼,高中英语课,由我来给大家上,我完全有信心把课上好。只是,我还不知道,诸位有没有信心,把英语学好?”哎呀,老实说,当面听到有人说普通话,这对于我们来说,大多还是生平头一遭,因此大家都有点发愣,居然没有听明白他在说什么。忽然有人喊,“有!”大家也就接着,有!仿佛被人提了一把,腰杆挺得更直了。

他继续道:“我已经看过了大家的成绩,和前几届相比,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要明显好出许多,所以大家也完全有理由充满信心。另外,英语不是副课,高考成绩同样占到一百分,诸位可不能只重视语文、数学,不重视我的英语课,好不好?”有人大胆扑哧一笑,课堂气氛总算活跃起来了。

接下来,他谈到自己对英语的理解,强调英语,无非是一门外国人说话作文的工具,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将来能够与外国人直接对话。我们学汉语,从小咿咿呀呀,跟着妈妈学,跟着老师写,也学过汉语拼音,还学过很多很多的文章,所以,大家都觉得语文学起来有意思。其实,学习英语更有意思,只要大家拥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会说,会写,会阅读,也会发现学英语,比学汉语容易的多。现在的缺点是,我们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那么,怎么办?只能靠大家制造这个环境,就好比是陆地上不能游泳,我们就修水库,挖水塘。多念,多说,多开口,多记,多背,多动手,每天多与单词句子见见面,就不会感到什么困难了,等等。说起来,这些道理,我好像也懂,只是经他这么一说,却明显感到有醍醐灌顶的功效,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许多道理。

开场白过后,课程正是开始。第一课是《How Karl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讲的正好是马克思当年是如何学习外语的。课文不长,他便全文朗读了一遍:“ Karl 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and German was his native language. When he was still a young man --- ”不用说,我尽管一句也没听懂,可是,聆听他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他的发音,是那么的纯正自然,流畅顺滑,又是那么的字正腔圆,顿挫有致,富有魔性,仿佛是在弹奏一段乐曲,又仿佛有一阵微风从心头掠过。

同学们无疑也有同样的感受,因为朗读完毕后,课堂上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漂浮在空气中的,似乎只有发自内心的赞叹。一时间,大家都屏住呼吸,只怕漏掉一句话,或者说一个暗示。

只见他继续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伟大领袖卡尔·马克思当年学习外语的故事。卡尔·马克思指出,我们学习外语,不应该总是想着先把对方的话,或者一篇文章,翻译成自己的母语,比如说汉语,而应该设法把它就当作自己的母语。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没有真正拿出学习外语应该具有的精神,也就不能很快地自由使用一门外语。

他苦笑了一下,继续道:“我相信,伟大导师的这一重要建议, 诸位暂时做不到,那么,怎么办?我们只能老老实实,从记单词,背课文开始。今天,我们先学第一段课文——”

第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他给同学们交代完自己办公室方位,就离开了教室。可教室里却宁静得反常,大多数同学都没离开座位的意思,只是满脸放光,颔首微笑,仿佛还在咂摸着嘴唇,努力把刚刚吸吮的蜜水一滴不剩,都吸进肚子里去。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他为什么会大名在外,又为什么会持续不衰地广受赞誉。忽然有个愣小子喊道:“哎呀,忘记上厕所!”大家这才恍然清醒, 一片杂乱,伴随着幸福的对话声。

一位谦和的师长 一个智慧的化身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师他当时不过三十多岁,只是他头发柔软, 头顶乌发明显有点谢顶,肩背部也稍微有点后凸,所以看上去就要显老一些。他举止从容,步态稳健,时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浅蓝色军款四兜上衣,看上去很整洁,很朴素,一副地道的知识分子模样。

不同的是,他前额阔亮,面庞瘦俏,大有古希腊哲人的头骨特征。尤其是他那瘦长挺拔的身姿——个头一米七八,宽阔的肩膀,浅铜色的肌肤,更可以给人以英俊健美的强烈印象。

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完美地融合了两种元素:一种是浸入骨髓的智慧散发出来的儒雅与洒脱, 另一种却是运动场上的敏捷与爆发力。所以,人群中,大家最容易认出的,就是他了。在全校师生心目中,他就是一团清丽的云彩,时刻在人们的心中映照着,散发着迷人的智慧之光。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浮躁,所以在他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傲气。按理,他是有资格慢慢积攒一些的,可是没有。因此,人们也很难从他身上触摸到那怕一丝一毫的俗气。

真正智慧的人必然谦和,所以他成天总是笑眯眯的,似乎对什么都感到满意。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厉声怒喝,也从来没有见他刻薄地批评过哪一位同学。他解答问题的时候,完全是一种商量的口气:你看怎么样?理解了没?这样是不是表达更完整?这句话,语法上很容易错,你正好也错了。我已经讲清楚了,现在得靠你辛苦了,等等。

真正智慧的人也必然诙谐幽默,所以,他经常爱搞些笑话。尽管在他面前,同学们都有点信心不足,都有点畏怯、拘谨与羞涩,常常配合不了他。可是他照样会哈哈一笑,从课桌过道走上去,在黑板上标注点什么。他的笑声很脆朗,却也很有节制,伴随着一串词语脱口而出,听来像是一串乐音。他似乎牙齿有点缺陷,这一点,每当他故意逗乐,表达自己很惊讶、很不解,或者有意揶揄一下的时候,常常会把下嘴唇翻下去,故意发出啧啧的声音的时候,大家都能发现得到。

事实上,他常常喜欢自我调侃,以便把自己融合进人群里。有一个不算是笑话的笑话流传很广。据说是有一次,他正和几位老师打康乐球,师母菊梅老师忽然在远处出现了,轻盈的步态,秀美的模样,惹得大家忍不住扭头。他扭头看见了,呵呵一笑:“我那另一半回来了。”惹得身边几位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有位还笑得直不起腰。我想,这个笑话之所以流传,也恰好说明了我们那地方,是多么喜欢从心底里仰视他,也都无不感激他,感激他不嫌弃我们那地方的苦焦。

那时候,师母王菊梅老师,已经转调黑池村小了。这当然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事实上,这一点,却让他常常感到别扭。记得有一次,晚自习前,我有事到他办公室去, 正好师母也在。他居然对我露出一副难为情的表情,师母拿着毛巾,也扭过身来,对我歉意一笑。回教室的路上,我晕头晕脑,一再感念这份温馨与和谐。忽然又琢磨起他办公室墙上的那张英文版世界地图,以及书架、进门处窗下写字台上,那随处可见的大部头外文书籍。心想,知识果然是有重量的。

我还记得有那么一次,他正好走在我的前面。看到他挺拔的身姿,不得不随凹凸的土路而左右摇晃,我就有点难过,对他不得不忍受这种校园环境而感到深深地抱歉。

不搞题海战术 只求对症下药

他有着一位优秀教师的全部优点:正直善良,严守师道,不但学养丰厚,知识面宽广,而且诲人不倦,有爱心、有耐心,也有可贵的责任意识。高中英语的教学,是有具体教学任务的,这些任务,对于一个可以轻松阅读、翻译外文书籍的人来说,不免常会显得琐碎,单调,毫无乐趣可言, 但是他却像一个真正的园丁那样,既能做到普遍的施肥,普遍的浇灌,也能做到精心的栽培修剪护理,也就是说,他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因生施策。

他从不歧视差生,不论上课提问,还是布置作业,总会结合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让大家消除畏难情绪,每节课都能学有所得。每到自学课,他就坐在讲台上,把大家分别叫上去,面批面改作业。他也经常印发练习卷,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搞什么题海战术,而恰恰是为了查漏补缺,强化弱项,重点突破,向有限的时间要最高的效率。为此,他自己编选试题,打印试题,刻印蜡版,自己拖着滚子印制,常常要忙到晚上两三点钟。

据别的老师宣传说:“刚恢复高考制度时几年,没有英语教材,学校只一本陕西试用教材。李老师如获至宝,不舍昼夜,硬是连一个标点都不拉地全部用蜡板刻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得人手一册。”我想,他这么做,那得费多大功夫,要多大毅力!

他经常强调说,“题不在多而在精,做不在多而在改。只有把错误真正改过来,把无知、半知改为全知,同类错误以后不再重犯,才算掌握了知识,才算过了关。”因此,每次作业,每套试题,都要我们反复改错,直至掌握,他才罢手。而这却无疑要他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心力。

课堂上,他后来一直是用英语交流,组织开展情景对话,有意调动我们多动嘴,多念多背多练习,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把课本的每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印象最深的是,每当讲完一个问题,他会暂作停顿,扭头无目的地看着远处,显出一种惆怅的表情。当时我只是感觉,这个动作很潇洒,很有诗意,可是现在回想,似乎就体会到了言外之音:有什么办法呢,高考在即,我只能给大家讲解到这个程度,其它的,就留作以后吧。

到了总复习阶段,大家根据各自情况,灵活机动,自由复习,他也经常会来到教室。于是,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站在教室前边,看着埋头用功的同学们,显出一副不忍心打扰,又想说点什么的表情。我焦头烂额,眼睛发雾,突然抬头,看见他站在窗下第一排课桌前,心想,这会儿好像没什么问题,于是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仿佛他的到来,完全是多余之举。

他对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心倾注全力,私下里经常会把周考、或者月考成绩出现问题的同学叫过去,耐心谈话,帮助寻找失误与对策。而对于那些好学生,特别是班上的几位尖子生,他更是特别关注,重点培养。经常有几位学霸,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表情,手握书本,故作严肃地走进教室,悄悄落座。我心下明白,这是一种从李老师那里刚刚获得新知的重要暗示了。

那些日子里,同学们压力实在太大,有些人经常失眠,经常感觉偏头痛。他经常笑着说,“不要害怕,我觉得你行!” “你肯定能考出好成绩!”他的鼓励,常常搞得人家热泪盈眶。时隔多少年了,如今在我们的同学们群里,还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当初,要不是李老师给我鼓劲,我都有点撑不住了。”

沐浴在他的这种爱抚下,大家都有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满足感。所以,当时,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他同时还是别的班的代课老师。我想,他时常总和我们在一起,他对我们是这样的用心,怎么会是别的班的老师呢?

乡村出了状元郎 扎实求进气慨慷

想象中,高考之后,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很多,而且样样称心,处处醉人。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第二天,这种穿透脚底的轻松感,就不见了踪影。苦熬了一段日子之后,成绩总算下来了。我感觉还行,毕竟考上了。不料马上有消息说,“好家伙!发运,居然是全省的文科、外语双科状元!”真的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就我们这地方,就我们这情况,居然全省第一?我真有点不敢相信,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这回,还真是没考出应有的成绩。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陷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中。

再怎么说,跨进了大学校门,我心情也是欣喜愉悦的。大一的时候,每周也有一次英语课,其时便有一位年龄三十多岁的女讲师,带着一副和善的表情,走上讲台,笑眯眯地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可是,很遗憾,她不但模样平淡无奇,说起英语来,也生硬别扭,怎么也无法激起大家的兴趣。不过,坐在教室里的我们,这回也没有了分数的负担,之所以跑来上她的课,也无非是因为初来乍到,还没学会逃课罢了,所以个个就显出麻木不仁的表情来。

这位老师给我带来的明显不快,使我常常想起我们的李瑞礼老师来。我怀着歉疚的心情,凝神俯瞰,就仿佛看到了,他还在我们那寒碜的校园土路上,左右摇晃着走动着,课程还是排得满满当当,还在为自己新学生呕心沥血。我想,和这位比起来,他该是多么的辛劳!唉,不同的选择,便有不同的际遇,人世间的残酷与无奈,莫过于此了。

1983年,因为考了个全省状元王发运,因为一次给清华、北大输送了3位优秀人才,因为大专院校录取率占到参加高考人数的90以上,因为又一次给西北大学、西安外院输送了20多名外语人才,黑池中学,再次受到社会的热捧。9月开学之后,各种各样的荣誉,也铺天盖地,一起涌来。省市媒体的记者,早在暑假期间,就开始分头行动了。他们急切查访这所简陋破败、办学条件超乎想象的乡村中学,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的内在秘密。于是,李瑞礼老师再次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很快就有一张新闻照片,刊发在《陕西日报》的显要位置上。照片中,他和一群学生,对着一本书欢快而笑,那笑声似乎可以溢出纸面。他身上穿的,照样是那件褪了色的立领四兜蓝色上衣。时隔不久,便是一篇介绍他教学经验的长篇报道。

高潮很快过去,教学工作更加紧张推进,所以,他比以前也更忙更辛苦了。因为,从这年开始,黑池中学不得不扩充补习班的招生名额,也不得不满足从西安等老远地方慕名赶来的莘莘学子的求学欲望。

为了把补习班办好,他细心研究,分析学情,恰当地提出了按照英语成绩分队组班的建议。而这意味着,他从此所担负的,是两倍的劳动:成绩较好的班,固然可以按照正常进度组织教学,可是,成绩差的班,往年高考成绩,平均不到30分!怎么办,沙土上能盖高楼吗?于是,他选择了自我辛苦,两个班,两种进度,两种备课。对于差的班,他用一学期时间,专门补习初中课程,第二学期,再补习高中英语第一册。没有了时间补习高二英语,那就干脆放弃不补了。结果, 1984年高考,这个班60%多的学生,英语居然都达到了及格线,不拖高考总分后腿!呵呵,说起来,也算是奇迹一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学老师们,就这么年复一年,老牛拉磨一般,在一个小小的环境里转着圈圈,一批批学生被他们送到了老远的地方,他们却在坚守中一天天变老。这其中的况味, 实在是难以言表。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并有自己的理解。他曾多次受邀,到大专院校演讲交流。有一次,给西北大学外语系毕业生做报告,他豪情满怀地道:“我们教师生产不了航天飞机和原子弹,但我们这个人才工厂,可以生产出制造航天飞机和原子弹的人,可以生产出国家主席和总理!” 他的讲话,嬴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包括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也激动地站起来,长时间鼓掌,那场面,才真叫做滿堂彩!

当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曾感叹不已:嗨,豪迈豁达,弘毅坚韧,李老师可真有古君子之风!这么好的老师,到哪里不会闪光!到哪里不会映照出云霞般的光彩!李老师如果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那他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会更多,更出彩。谢天谢地,让我们合阳,让我们黑池中学,让我们这些人,得遇福运!不过,冥冥之中,这究竟是谁的安排?

多年之后,我把这段感慨,当面表述给他,他呵呵一笑:“那你说,我在高塘中学,遇到的赵子厚老师、张鼎轩老师,又是谁的安排?”

我也呵呵一笑,心想:不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的际遇,往往是随意偶然的,那情形,好比是农夫随手散播种子。我们应该感念的是,他这颗金色的种子,在天意的安排下,散播到了我们黑池,于是我们的黑池,也借机一度香气四溢,芳名远播。

(咸林中学老照片)

调离黑池回故乡 百年咸林新气象

多年以来,华县的高考成绩,一直在渭南最末几位徘徊,地方群众怨声载道,父母官们也一筹莫展,他们一起高声抱怨:怎么能让自己的人,给别人服务!前几届领导班子,是不是太无能,太不担当,太不作为了?从现在开始,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黑池中学的李瑞礼请回来!为此,要落实目标责任,要不惜一切代价!

于是,主管教育的王副县长受命,带着县教育局长、副局长、人事科长等,驱车来到黑池镇,悄悄找到他,说服他回归故里,造福乡梓。他表示,“回家乡,是我的夙愿,父母就我一个,我总归得回去。” 对方问,“那么,你有什么条件?” 他回答说,“我一直想回到高塘中学去,那是我的母校,我这么多年,之所以工作有点成绩,也全靠我恩师的栽培, 我得报答家乡父老。” 对方问,“还有呢?”他回答道:“回去之后,不能让我搞行政,我得继续教学。” 来人一起“噢”了一声,继续问,“还有呢?”他说,“还需要其它的吗?我看没有了。”王副县长压低声音强调道:“我来给你提一条。我们调查了,你爱人,王菊梅老师,至今没有转正。我来的时候,武县长给我一再叮嘱,无论李老师提什么条件,我们都全部答应,一条不漏地答应。所以,我给你保证,王老师的转正问题, 县里马上解决!”事情就这么秘密决定了下来。送出校门之后,中等个头的王副县长还是放心不下,拖着胖胖的身体,又气喘吁吁跑回来,“李老师,我给你再说一遍,你爱人的转正问题,县里马上解决,你可不要变卦。”而当年暑假,华县教委就“扣留”了王老师,临时安排在局里工作,采取了釜底抽薪绝招。

惊闻消息之后,合阳县教育局一班人坐不住了。第二天,一大早,李局长便匆匆赶到,一进校门,就跳脚大喊,怒斥华县政府挖墙脚,不道德。最后便代表县政府表示,县上会尽快解决王菊梅老师的公职问题。后来,杨增祥校长升任县教育局长,雷海潮老师升任合阳县副县长,事情才出现了真正的转机。1986年7月19日,李老师离开黑池,回到了故乡华县。

对于师母的转正问题,家乡华县自然是抢先一步,早就落实了,可是对于他绝不担任行政职务的要求,却不予考虑。他的老师、华县教委宋主任前后六次找他谈话,劝他去全日制少华中学担任副校长并主持工作,一年后转正。可是他一再婉言谢绝。他说,“老师,你让我继续从事我的英语教学,我今后的20年,将是快乐幸福而富有成果的20年;您如果强令我搞行政管理工作,我今后的20年,将是在充滿荆棘的道路上,被碰得头破血流的20年。”宋主任气极而笑,“哪有你说得这么玄乎。这事由不得你!”

这年暑假,8月25日,县教育工作会议在高塘中学召开,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请入会场,并当众接到一纸任命。从此,他被迫得到了一个更高的身份:先是副校长,三年半后,便是咸林中学校长。

少华山下、渭水之滨的咸林中学,是一个具有辉煌历史的百年名校,曾被誉为“陕东学府”,是渭华起义策源地之一。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有1位中科院院士, 5位省委书记,4位副省级领导,两位共和国将军、以及驻外大使等。对于这段历史,李瑞礼老师一直是耳熟能详,倾慕已久。上任之初,他便以此与全体教职员工相勉励,认真调研,积极摸索,大胆创新,决心重振咸林,追赶超越,并诚心诚意地为全校师生当好服务员。果然,10多年时间,咸林终于恢复了元气,开始步入良性发展期,高考业绩逐年攀升,直到最后,在渭南全市,高考排名稳定在了前三前四。

于是,群众交口称赞,领导欣慰有加。釆访中,人们普遍评价说:“咸林百年,三度辉煌。第一次,不用说,是清末民初的初创时期,那肯定是扬松轩老先生的功劳。第二次,是鼎盛时期,出现在五六十年代,应该是赵玉玑校长的功劳。这第三次,便是复兴时期,出现在九十年代,自然是李瑞礼校长的功劳了。哎,李校长的确是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当时,每当听到这样的议论,他总是谦和地一笑,表示尚且远远不够,有待改进的地方很多很多。因为他一贯的风格是,不做则已,作则必好!这点成绩,距离他心中的目标,并非没有差距。只是,年龄到了。62岁那年,他从县人大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闲居下来之后,他难免常常回忆过往。他认为,在校长职位上,自己使尽了力,也算实现了自己的设想,这一点,可以说,问心无愧。只是,很遗憾,做了校长之后,尽管他几度设法,代了几年课,可是,会议实在太多,学生又实在是耽搁不起,最终还是离开了实际教学岗位。他说:合阳的时候,工作忙,也只是在黑池中学打转。我本来设想,自己40多岁了,各方面也成熟了,回到华县后,再在新的环境里摸索几年,尝试一下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形成文字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以便偿还当年欠下的一大批文债, 给西安各方面也有个交代。可惜,忙了行政管理,这些就变成了空想。

有人想请他去给自己学校做英语总监,年薪8万元,他不去。对于金钱,他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青春无悔情不尽 呼唤教改为育人

他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一半都在合阳黑池度过。经常有人会问,“你把好好的青春年华,送给了合阳那个地方,后悔不?”他呵呵一笑,“不后悔!我觉得合阳成全了我。说起生活条件,那里的确艰苦,那时候,我每次从华县回到黑池,嘴唇总要干裂好几天。可是,那里的学生好,工作环境好,我的精神是愉快的。”有人向他约稿,他便拿起笔,写了一篇《青春无悔》,也公开对友人做了回答。

他说:我虽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多次被评为省、地、县优秀教师,担任多届陕西省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渭南地区中小学外语学会理事长。回华县后,1989年,还被省上推荐,作为省唯一位代表,中方30名代表之一,参加中日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1989年被破格评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英语特级教师,1993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并授子全国优秀教师奖章,等等荣誉,大多是吃在合阳工作的老本。

他经常梦回黑池岁月,经常想起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黄土,那里的风,还有那里的羊肉餬饽,甚至包括那泥腥味道的苦窖水。

他忘不了合阳,忘不了黑池,合阳、黑池又岂敢忘记他。多少年来,不断有学生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向他表达由衷的感激与祝福。

2018年9月,黑池中学与路井中学一起,整体并入新建的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于是,黑池中学50年,便成为人们喜欢谈论的话题。提起这个,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他:“哎,那是个大好人!假如没有人家李瑞礼老师,黑池高中, 真不知道会是个是啥样子。”

人们普遍认为:“如今,在整个合阳县,多数教英语的,可都算是人家李瑞礼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的学生。”

在黑池镇,有位老掌故,他就是从教几十年,先后担任过小学、初中校长的王登绪老师。他专门撰文《从义学到黑池中学》,简述文化重镇黑池的办学过程。文中写道:

“黑池中学,取得这么辉煌的教育成绩,没有一班人的辛勤耕耘是不可能的。这里只想谈一个人,堪为黑池中学的功臣,他就是李瑞礼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黑池中学辉煌时期,英语学习氛围浓郁,英语成绩普遍优秀,学生也不觉吃力,正是因为得益于李老师的教学。试想,把最难的英语学好了,学生们就可腾出精力攻读数理化,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各科成绩就都上去了,岂能没有回报!其他学校因为英语成绩上不去,学生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攻读英语上,岂能不耽误其他学科!当然,黑池中学的辉煌,要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教职工,他们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他们永远受到黑池人民的尊敬与热爱,黑池学子永远铭记他们。”

李瑞礼老师认为,这段文字冷静、客观,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他补充说:有一种“黑池现象”,值得总结。当年,黑池中学的师资配备,其实还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小学标准。全校64名教职工,其中教师46名。46名教师中,80%,都是高中文凭,再就是工农兵专科文凭,真正大学毕业,没有几个。可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却把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在全省都有了名气。这其中秘密,其实,没有别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齐心协力,使尽全力的精神,一种自己的责任不尽好,对不起人的精神。

于是,他马上谈起校长的作用。他说:“无论如何,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好校长选人用人,绝不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关系。只有一心一意办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杨增祥校长一直是我的好榜样。他这个人,没一点架子,老把自己当作个服务生。他常说,校长只有把心用在教师身上,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解除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教师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身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就是这么个人,把全校教职工搞得心服口服,个个都愿意跟着他卖命干。”

他经常宣传说:有一种“合阳精神”,值得社会关注。这种精神,就体现在,第一,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一届接着一届,从根子上、从小学抓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合阳是全省小学教育示范县,这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合阳的教师都很敬业。你说他们的学问有多高?我看不见得。我回到华县之后,明显感觉,华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比合阳高出很多很多。可是,敬业精神,一心一意,投身教育的劲头,就相对差了一些。第三,合阳的学生好,都很好学,个个都知道拼命地学,根本不用你老师催促,他比你起得还早,睡得还晚。

他叹息一声,继续补充道:所以,教育是需要一个良好环境的。这么多年,合阳的教育,一直广受赞誉, “合阳精神”之所以还在延续,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那里的办学环境,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大的影响。生活条件艰苦,除了教育自救,孩子们别无选择。农家子弟,家里经济都不宽裕,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分心,搞什么校外补课捞大钱。事实上,这么多年,所谓的社会教育乱象,其实就体现在这一中心点上。课堂上,教师没有全力以赴,不想把心掏给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想留一手去捞外快,你让学生如何尊重你?你忘记了教书育人,你忘记了以身示范,你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那么,你说,教师一心向钱看,错了吗?这其中的原因,也不能全怪教师。教育的产业化 、商业化,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表面看起来,搞活了经济,可细观起来,却后患无穷。更加之,喊了多年的教改,迟迟不能到位,还没有把中华文化精神作为主要的思想内核有效地渗透进去,还没有从培养健全人格上,着力实施教改,这样以来,只能培养出一批批功利主义者,只能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好学生,无所适从,饱受煎熬。

他就这么身退而心不退,住在华县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每天坚持看电视,看网页,了解世界大事,关注国家发展。对近年来,我们国家展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正在凝聚形成的舒心政治生态,表现出极大的满足与欣慰,也对各类社会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除此便是低头看书,畅游在书海里,与古今中外的高人交朋友。晚上睡觉前,还要看几页,一如他的学生时代。他也有自己的微信号,在自己的同学群里,常常互动一下,就眼下一些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言语风格照例是快人快语,嫉恶如仇,公正满满。在我们的同学群里,也偶尔露一面,把最积极的能量,传递给大家,大家也不住地感叹着他的至情与至性。

我们的师母王菊梅,多少年来,一直慧心陪伴,替他尽了孝道,也给了他以幸福与安宁。与过去相比,如今的他们,自然都换上了清瘦的容颜,可是却老而强健,并不失当年的风采。世界上最美的爱情,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就这样风雨无阻,坚持每天出门,沿着街道步行七八里,算是一种锻炼。

今年的这个春节,一场瘟疫,让人们领受了太多的感动,也让我们在泪眼凝噎中,一次次体察着普遍人灵魂的高贵。忽然读到他的诗作《钟南山啊终南山》,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赞美钟南山院士的勇猛与担当。转身马上就有网友激情朗诵,我一听之下,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了恩师的胸怀天下,壮心不已,于是,一种责任感跃上心头,便急忙行动,静思过往,形成此文,借以表达我们黑池中学83级全体同学对他的崇高敬意。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想,支撑钟南山院士逆行直言的,无非是中国真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而我们的恩师李瑞礼,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诱惑面前,树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之所以能够如此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也无非是得益于中华文化精神的有效积淀。在这个表面喧嚣浮躁、内心焦虑不安的时代,读取他们的人生故事,不正是时候吗?

衷心地祝愿恩师李瑞礼、师母王菊梅健康长寿!

【作者简介】赵若果,本名赵新民,陕西合阳黑池人,陕师大中文系毕业,曾在西北农业大学任教,后多年从事新闻工作。

本文转载《金水文学》欢迎大家关注《金水文学》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