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锡龙(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安丰镇小学教师)
吴锡龙和学生一起读
在师范学校毕业30年的同学会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语文的孙老师。
孙老师名叫孙立德,背地里我们叫他"老孙头",一来因为他头发斑白稀疏,脊背微微弓起,形象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相称;二来因为他待人随和,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俨然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孙老师授课时只拿粉笔和教科书,讲起课来口若悬河,声音抑扬顿挫。有一回他给我们讲授"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我问他小语教材《林海》中的"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一句是什么句式,他的回答是"反问",我则不以为然,理由是紧承该句所讲的"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是对前面所提问题的回答。为此,孙老师特地到他曾经就读过的师范专科学校请教中文系的教授们,最终证实了他原先的解答是正确的,并将这一有争议的句式在课堂上作了剖析。
孙老师喜好抽烟,他说,深夜改作文最管用的提神方法就是抽烟。他批改作文极其认真,每篇都是精批细改,并作详细的批改记录,碰到使用不当的句子,他不轻易删去或是一改了之,而是通过查询工具书反复推敲,有时还会跑到我们宿舍问个明白。作文发下来以后,我们对他的批语与评分如果有意见,可以直言不讳地向他提出来。我的一篇作文中用到"小不点儿"一词,他在旁批中认为"生造词语",我找他申辩:"'小不点儿'就是小巧可爱的意思,可以用来称呼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孙老师回头查阅了一些资料,特地在原旁批下方重批道:"老师判断有误,文中使用正确。"后来,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联合举行中学生作文竞赛,在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以蒙太奇的写作手法叙写了师范二年级时的见习生活,这篇题为"我和孩子们"的文章最终获得了一等奖。有一次,班上一位徐同学对作文批语不满,在批语下方"回击"他是"梁实秋式的人物",孙老师知道后也没生气,因为在他眼中,我们既是他的学生,又是一群尚未懂事的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他相信我们会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成熟起来。在我印象中,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孙老师与徐同学都在探讨"梁实秋",交流梁实秋的文学主张、文艺思想和他的代表作品。
孙老师的严谨、认真甚至执着,让他收获了学生的爱戴,也培养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子女(都从事教育工作)。他说,"站讲台"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每天都在希望中度过,有什么不好?市政府颁发的"教师之家"和"模范家庭"的匾额,被他端端正正地悬挂在客厅墙上,他要让他的后辈们都选择教育事业,且"以德立人",传承家风。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