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CCTV 《经典咏流传第三季》播出,演唱了人气明星初赛《竹石》首歌曲。
它是根据名诗《竹石》改编而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整首诗读来字字掷地有声,句句铿锵有力,而肖战激昂清越的音调又让这首诗大放异彩。
古人说,“诗以言志。”每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都藏着诗人的心志和意趣。
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是诗人抗争精神和坚贞品格的形象写照,而这位诗人便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郑板桥笔墨功夫了得,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帆,而他真诚为人、幽默达观的种种言行更为人称道。
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写道,“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
其实,“三真”不仅是对郑板桥艺术成就的评价,也是对其品行的总结,他有真气、真意和真趣的立世原则也为他的人生锦上添花。
一身正气荡人间
1693年,郑板桥出生于江苏兴化的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
他自小接受父亲的悉心教育,加之天资聪颖,刻苦勤勉,从而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二十岁时,他考中了秀才,一边在教馆教学,一边研习书画,一边备考,以期跻身仕途。
发愤努力二十年后,他终于中了举人。又过了四年,他进士及第,等候授职。
无奈家世卑微,朝中无人,待业六年后,郑板桥才被委任为范县知县。
范县交通闭塞,物产匮乏。连县衙都是瓦草相间,一向淡泊的郑板桥端坐其中审阅簿册也安之若素。
因为出身贫寒,他深知百姓生活不易,走马上任后便以公自约,以廉自律,爱民若子。
当地民间冤案难以平反、隐情难以明示、官场行贿受贿等现象层出不穷,郑板桥为此痛心疾首。
反复考量后,他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与百姓们打成一片。他下乡走访,询问桑麻农事,厕身市集,探寻民间疾苦。
他还力挽狂澜革除弊政,时间久了,范县的各类公事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冤屈也被及时伸张,郑板桥的辖地“讼简刑轻”,以致于可以“卧而理之”。
这样一来,廉政立身、勤政务实的郑板桥就为范县树立了清明之风。
四年后,郑板桥被调署潍县。当地疫病流行,庄稼不收,民生凋敝,饿殍遍野,但是一些粮商故意哄抬粮价,让饥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他当机立断明令其平价出售粮食,不仅打压了粮商们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也阻断了他们从中贪图不义之财的念想。
后来,在与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共事时,他的正气凛然也多次触及他们的利益,经常惹其诟病。
但对抱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志向的郑板桥来说,这些小插曲实在不值一提。
他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用实际行动“泽加于民”,尽心竭力地维护百姓的利益。
但在那个政治风气近乎病态的小城,郑板桥过于刚直的做法引来了同僚的敌意,最终遭致诬告,不久就被免去官职。
至此,他的仕途生涯也走到了尽头。可他的赫赫之功,百姓看得见;他的切切之情,百姓也明了。
临行之前,潍县的众多百姓遮拦归路,牵衣顿足,他躬身致谢后慢慢地离开。
蹇驴人影,形销骨立,百姓们望之,纷纷泪雨。
为官七年,他带走的,除了三只毛驴驮着的几捆书画,还有满面的风霜和满怀的坦荡。
《清官十训》有言: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省吾身,四肢勤民,五指不伸,六辟律节,七品不嫌,八面纳言,九朝为镜,十世为名。
在宦海沉浮中,郑板桥挥洒两袖清风,拂去乱世尘埃;消解四方混沌,铲除百姓之忧。
纵然被迫离场,但他的正气之举,亦为世人念念不忘。
一枝一叶总关情
《格言联璧》中有一副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善良,是人生之本、万世之基。一个人,心存善念才能福泽绵长,祥瑞安康。
一直以来,郑板桥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
他在家中收拾旧物时,无意间发现藏书中有不少卖身契据,多是他父亲生前与家奴之间所立。
为了让家奴们恢复自由身,他毫不犹疑地全部找出来,一把火将这些契据付之一炬。
这一把火,烧掉了绑在家奴身上的枷锁,也留下了他淳朴厚道的美名。
事实上,郑板桥的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即便是步入仕途、有了名望之后,他依然如此。
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时,当地灾害频发,哀鸿遍野的惨象比比皆是,流离失所的灾民随处可见。
他立时着手救灾,将自己微薄的养廉银捐出来接济灾民。
他还命令全城大户设立粥厂救济灾民,对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恶豪劣绅们很是不满。
与此同时,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在没有向上级申请汇报的情况下开仓放粮,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周围的人连连相劝,他却笃定地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在灾民的生命面前,个人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的铮铮之言,也彰显了一位爱民之官的担当与情意。
正如他在诗中所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民如他,他听到了百姓们啼饥号寒的怨声。所以,关乎百姓的每一件小事,他都责无旁贷。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人本情怀,亦是一种博大济世的赤子之忱。
郑板桥在给堂弟的信中也曾写道: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字里行间,尽是他对佃户们的宽厚和仁爱。而他对劳苦大众的关爱之情不止于书面,更落于实际。
因为放不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同乡紧邻,他还经常将微薄的俸银邮寄回家,在信里特别交待堂弟“挨家比护,逐一散给”。
殷殷之情,于他的笔墨之间昭昭可鉴;拳拳之意,于他的寸心之间丰盛盈满。
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萧纲在《唱导文》中写,“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长夜之中,人之善心,历经万劫而不灭,如明灯百盏,照亮惨淡之境。
因为仁和以政和为人以善,郑板桥的嘉言善行,像一盏盏明灯,温暖了万千穷苦百姓的心。
勿学板桥烂兰竹
《世说新语》里讲,“人生在世,兴起而至。”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若是能在日常中咂摸出趣味来,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郑板桥为官清正,又乐善好施,所以只能清贫度日。但他从不介怀,仍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罢官回乡后,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别业——拥绿园。
园子由三间茅屋、四面绿竹围合而成,格外清静。
斑竹摇翠,时有沙沙之声,如浅唱低吟,如细语呢喃。日出日落时,月圆月缺时,还有倩影游移,似徜徉徘徊,亦似闲庭漫步,很是悠然。
有美醉人心的竹子作伴,他恬淡自持的日子里又多了几分趣味。
他终日临窗写字作画,耳闻风声竹响,眼看雪白纸窗,当真是犹如置身大自然,加之心有桃花源,也自得人间雅趣清欢。
但迫于生计,郑板桥不得不从丰满的理想回到骨感的现实中来。为了补贴家用,他开始了卖画生活。
不同于扭捏作态的文人墨客,他竟然堂而皇之地亮明了价位: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赠未必弟之所好也。
而且,画与不画要看自己的心情。无论对方是华堂贵客,还是饥寒之子,他都一律表态,“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
这波操作让人深为叹服,也着实体现了他的风趣与率真。
有了名望的陪衬,有了生活的积淀,郑板桥笔下的墨竹更有清俊挺拔之韵,诗文也更添奇气纵横之格。
久而久之,登门求教者愈来愈多,王公大人有之,卿士大夫有之,山中老僧有之,黄冠炼客亦有之。
饶是如此,他的字画得以远播,前来求索字画的人也络绎不绝。
不过,即便他“年年画竹买清风”,却依然囊中羞涩,因为“大都付与酒家翁” 。
卖画得了碎银几两,他便忙不迭地呼朋唤友,去酒肆歌场放怀畅饮,吟诗作对,挥毫泼墨。
当然,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郑板桥也欣然自喜,因为它随性,且有趣。
在郑板桥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朋友为他画了一幅画像,他执笔提了一首诗,“老夫七十满头白,抛却乌纱更便服。同人为我祝千秋,勿学板桥烂兰竹。”
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虽已有叹老之意,但不乏幽默之趣。
唐代诗人刘沧有诗云,“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
人间至乐,莫过于抛却功名利禄和万千烦恼后真正地享受生活。
奔波大半生,郑板桥遍尝酸甜苦辣,看透世态炎凉,日子虽庸常,却已多了诗意,多了真趣。
国画大师徐悲鸿评价郑板桥: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仅相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一生诗以言志,书以写心,画以养性,人如兰有清香,如竹有气节,如石有风骨。
所以,他也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他有真气,面对权贵时不苟同俗,傲然独立,是历史铭记在册的清官。
他有真意,担负重任时枝叶关情,民声在心,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善人。
他有真趣,生活拮据时无锁无枷,自得其乐,是后世仰而望之的趣人。
不得不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千秋不变的真君子。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