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菲,复旦大学历史系2019级博士生,中共党员,2020-2021学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在校期间,他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个人)奖章、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学生标兵、宁夏西吉县王民中学优秀教师等十余项荣誉称号。正如著名作家余华所说,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对于孙毓斐来说,无论是伏案追寻历史知识的洋流,还是奔走在宁夏小小乡村的土地上,都是生命里独一无二的体验。经历了一次次的探索和体验,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思辨后,一个热情而鲜活的灵魂跃然而生。
孙毓斐个人照
历史:始于热爱,终于坚持
谈起攻读历史学博士这个选择,孙毓斐讲到:“我虽然高中时期就读理工科,但是一直都很喜欢人文历史,也是机缘巧合,恰好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可以跨方向选择专业,我就报考了历史学系。自2012年入学以来,经历本科、硕士阶段,一直到现在,快有十年的时间了。”因为一份热爱,这个“非典型理科生”正式进入了历史学系,并一直读到博士。
言谈之间,他对于自己一路的坚持有着清晰的思考与规划。“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读历史并一直坚持到博士的的确不太多,我也有不少同学转而进入了其他行业,但我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还是因为热爱历史研究。如果我学习的是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我可能也无法坚持。”
事实证明,他的热爱与付出获得了与之相称的回报——孙毓斐的主攻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目前他已参与2部上海地方志编纂、2部档案资料(翻译)编纂、参加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待刊1篇,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十余次 。
另一个深深影响了孙毓斐选择的则是他的导师——吴景平教授。言谈之中,孙毓斐对导师充满了敬佩与尊重。我的导师有两点品质特别让我深受感动。
一、导师十分勤奋。同学们总是互相调侃,他的作息时间是一个‘迷’,不管多晚他总是能够及时回复我们的邮件或是微信,第二天又很早起床开展工作。
二、作为师者,导师凡事都以学生为先、以教学为先。提起这一点,他显得颇受触动,“在疫情以前,吴老师几乎每年都要资助学生们去海内外的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和查阅档案资料;在学生们有困难的时候,老师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私下总是会默默关心和给予帮助;为了方便大家选课,他常常在早上一二节开课,防止同学们遇上选课时间冲突的问题。他对学生的关爱,总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和导师的相处中,孙毓斐渐渐明白了何为“师之大者”,对于未来继续研究历史、教书育人的规划也愈发清晰。
孙毓斐本科毕业时与吴景平教授合影
在学业的规划上,孙毓斐同样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在大学里的学习,尤其是本科之后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花了多少时间,而是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进而努力,把时间花在刀刃上。”每个月初,他都会为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计划表,也时常随身带一本小本子,记下当天需要完成的事情,确保“今日事今日毕”。“我比较习惯早睡早起,几乎从不熬夜。保证自己拥有充足的精力也是学习的重要保证。”
“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坚持才会变得有意义。”这句话或许是孙毓斐对自己学术之路最合适的注脚。
支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一首《宁夏》以近白描的方式勾勒出西北黄土地上的一方小小角落,这方角落的名字便是“西吉县王民中学”,也正是孙毓斐曾经支教的地方。“那里的黄土地虽然比较贫瘠,但是夜晚天空低垂的时候,星星总是无比闪亮”,谈起在王民乡的日子,孙毓斐的眼里也似有星光闪烁。
从1999年起,复旦大学作为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之一,每年派出学生赴全国多地多所学校支教扶贫。王民中学是23年来宁夏接受复旦学子支教年头最长的学校,也是复旦大学支教扶贫的一个缩影。
23年来,已有51名复旦学子成为王民中学的支教老师。提起为什么会去支教,孙毓斐回忆起2016年的一场宣讲会。“复旦研支团每年会组织当地的孩子来上海参加游学活动,有一个王民的学生在南区游泳馆,面对着满满泳池的水,感叹了一句‘原来水还可以这样用啊’……”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给了孙毓斐深深的震撼,于是他决定参加研支团,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西海固位于宁夏最南端,在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有关西海固地区的关键词都是“贫穷干旱”、“闭塞落后”。“虽然条件不好,但是那里对于教育的渴求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刚刚到王民中学的时候,当地的王永明校长在会议上说的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关键还是靠我们乡村老师,只有当一个大山里的家庭走出一个大学生,他的家庭才真正告别贫困,只有当一个山村走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这个乡村才真正有了希望。’”
提起自己在王民中学具体做了什么,孙毓斐显得有些羞涩,只是一直强调“我们在那里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整个复旦研究生支教团的荣誉,而不是我一个人的。”在王民中学的日子里,除了日常备课、上课,孙毓斐还和搭档张弘进行家访工作,一年的时间基本走遍了王民乡的十二个行政村一百五十余户学生家庭,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为资助工作打下基础,并尽可能地将教育之重要性向学生家长普及。
谈到自己带过的学生,毓斐掩饰不住脸上的自豪,“今年7月,我收到了当年的两个课代表的高考喜报,一个考上了师范,另一个考了全自治区的1200名左右,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
在王民中学上课时的孙毓斐
除却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活的改善更是让孙毓斐无比宽慰。“我在2017、2018年又回去过三次,每次去几乎都能看到当地生活条件质的飞跃。这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当地通了快递、有了热水,学生宿舍和教学楼也修缮一新,教学设备和城市学校没什么区别,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在采访中,孙毓斐提到最多的词语就是“越来越好”,他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去往祖国山河各地,将教育的火种一处处撒播。以梦想者的身份在青春时节做一场奔赴,以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到建设的浪潮中,并能以观察者的身份见证一个个的进步的发生,对孙毓斐来说,支教永远在路上。
王民中学的“王民支教榜”,上有每一届支教队员的签名留念
孙毓斐与王民中学学生的大合影
情怀与现实:理性思辨
在评价自己时,孙毓斐用了“情怀”一词。“我觉得情怀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理想、情怀是一个人做事的强大动力,也是最终坚持下去的理由。”十年复旦时光,随着年龄增长和现实压力,孙毓斐有时也会对情怀和现实的矛盾,陷入苦恼,谈及这一话题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严肃的态度。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或者说情怀,是需要现实所支撑的。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更加需要承担起家庭责任,对于现实层面的考虑也会更多。但情怀同样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之前支教,还是投入历史学的学习与研究,都要以情怀为开始,以坚持为过程,相信我不会后悔。”
“在情怀和现实之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分清楚职业和兴趣的关系。职业帮助我们获得现实的物质资源,但在现实之余我们也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发力的方向,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未来:一场不忘初心的旅程
在拥有了丰富的校园生活、难忘的支教经历之后,孙毓斐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愈发清晰。“我还是希望跟着导师继续做研究。在读完博士之后,大概率还会继续申请博士后,这是从事研究和教学必备的门槛。最终我希望能去高校做老师,教书育人,继续历史学相关的研究,毕竟这是我一直以来所热爱的。”
谈及并不遥远的未来,孙毓斐的脸上浮现了一丝微笑。“我希望能够像我的导师一样,成为一名严谨认真、为学生考虑的好老师,也希望我的学生将来谈起我,能够像我谈起我的老师。”
对于他来说,新的旅程即将开启了。
孙毓斐个人照
来源:复旦研究生
撰稿:周韩韵
编辑:秦源
责编:章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