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49年在国民党大败,后撤至1992年王区会谈,海峡两岸经历了42年的巨变。从孤立到来往,从一封家书到第一次握手,台湾和大陆经历了哪些曲折?
正文视频请点击《海峡两岸40年》
01去一封。
1949年12月10日下午,美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乘坐“中美号”专机,将统治中国22年的张家王朝撤回台湾。张家有钱人没想到这辈子再也不会踏上大陆的土地了。随着蒋介石集团的败退,海峡两岸开始了漫长的对峙。
此后,国民党以“谍报秘密、保护台湾安全”的名义封锁台湾海峡,禁止两岸往来,宣布岛各地戒严,在台湾进行恐怖的“元首公”教育,社会处于极度不安的状况。
20世纪70年代初,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富以笔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积极呼吁国共两党重新谈判。陈立夫回到台湾后,张敬国曾请他每周访问,促进台湾与大陆的交流。
1975年4月,由于蒋介石生病,台湾进入了蒋经国时代。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了建交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春节,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结束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年内撤出驻台美军。
同一天,中国政府宣布《告台湾同胞书》,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国防部长徐向前讲话结束了解放军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面对大陆的和平统一政策,蒋经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取代了“反击大陆”的口号,但仍然实行不与大陆接触、不协商、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禁止台湾民众来往大陆,严禁岛内民众讨论和平统一问题,发布各种禁令禁止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商业。
很多国民党老兵决定不顾台湾当局的高压政策,从香港或其他国家转战大陆。更多的老兵通过示威抗议、媒体喊话等强烈要求蒋经国方面,允许老兵返回本土探亲团聚。
1980年9月,邓小平向当时生活在美国的陈立夫、美籍华人陈树白讲话,积极呼吁两岸对话。
1981年,浙江溪口有关部门在廖承志的提议下修复了张敬国母亲和奶奶的坟墓。廖成智委托海外华人把嘴巴和姜家祖墓的照片带到张景国。
看到张敬国照片后没有发表任何言论,也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但这件事感动了他。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谈话,提出台湾回归祖国的9项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确立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这项政策的颁布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震动。
同年4月,张敬国(WHO)在香港和台湾的报纸上发表了纪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文章。文章(WHO)中说:“希望富玲能回到故乡和先人在一起,将孝心扩大到民族感情,敬爱民族,献身于国家。”
文章发表后,邓颖超组织了台湾工作组,研究如何做出回应,与张应超对话。
邓颖超建议张敬国写信。成智的父亲廖仲介、母亲何香凝,早年和蒋介石都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李成智和张庆国是小时候的朋友,也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
李成智与杨仁东等人商量后,决定呼吁张敬国和谈,实现国家统一。
1982年7月25日,《廖成志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在《星岛日报》发表,但没有收到蒋经国的答复。令人惊讶的是,宋美龄在美国代替蒋经国给廖成智写了一封信。信是美国寄来的,所以宋美龄事先没有和蒋经国方面交换过意见。
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但这封信成为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的首次公开信往来。
廖胜地
02迎测试项目
1986年5月3日,中华航空B198波音货机从曼谷飞往台湾,途经香港时突然飞往广州。57岁的台湾资深飞行员王锡作思念父母和故乡,乘飞机返回大陆。
当时两岸还处于隔绝状态,中国航空事件震惊了蒋经国、台湾社会,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王锡作乘飞机降落广州后,中国民用航空局发电报到台湾华港,邀请协商此次事件。在舆论的压力下,蒋经国协商小组抵达香港,与大陆代表进行了协商。
除了王锡作强烈要求在大陆定居以外,同一架飞机上的其他人、飞机和货物都归还台湾。中华航空事件在台湾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舆论归结为事件的原因,台湾当局禁止民众返回大陆探亲。
这时,国民党政权面临巨大的执政危机,面对党外的挑战和岛内民众的压力,蒋经国不得不调整和改变政策,开始考虑老兵回乡探亲的问题。
1987年初
,蒋经国吩咐办公室副秘书长张祖诒成立小组,秘密研究开放老兵返乡探亲的提议。同时,增派马英九协助张祖诒的工作。1981年,马英九在美国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担任蒋经国的英文秘书。1987年,成为蒋经国办公室第一局副局长。
为了工作保密,马英九引用春秋时期,颍考叔促成郑庄公与母亲武姜见面的典故,专门为台湾老兵探亲项目取了“颍考专案”的代号。
为了突破国民党当局的三不政策,经蒋经国同意后,张祖诒决定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开放老兵返乡探亲。由李登辉、俞国华等人组成专项小组,台湾红十字组织负责具体操作,推动老兵返乡议案的审议。
1987年8月,台湾《自立晚报》刊登了民调结果,64%的民众赞成开放前往大陆探亲。
国民党内部虽持有不同意见,但经过多次讨论,1987年10月14日,蒋经国坐在轮椅上,主持了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开放台湾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
第二天,内政部负责人吴伯雄正式对外公布了消息。决议案规定,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每年一次,每次三个月。不限于赴台老兵,只要大陆有亲属者皆可申请。
消息发布后,两岸38年不相往来的历史正式结束,数以万计的赴台老兵陆续踏上了回乡探亲的旅程。
张祖诒与马英九
03 回家之路
1987年7月14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戒严令,废除了30种与戒严相关的法规条例。
大陆在第一时间对此做出了回应。7月15日,中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欢迎台湾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保证探亲人员来去自由,并要求台湾当局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允许大陆同胞到台湾探亲。
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政府各部门宣布,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罪行,妥善处理他们与大陆配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台湾同胞来去自由。
1987年11月2日凌晨,台湾红十字会门口人山人海,符合要求的民众排起了长队,1300多人办理了赴大陆探亲的手续。仅11月就有14万余人回大陆探亲。
台湾当局颁布的赴大陆探亲办法,不包括现役军人、公职人员在内,仅限于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以及三等亲以内亲属的人,可以登记赴大陆探亲,很多人无法实现回家的夙愿。
例如时任国民党参谋总长的郝柏村,到1999年才回到江苏盐城老家探亲,而空军老兵李英东直到1964年去世,都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
踏上大陆土地的那一刻,很多台湾民众都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百感交集,泪流满面。Beyond 乐队因此写下了令人难忘的歌曲《大地》。
这一时期,台湾艺人凌峰决定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拍成纪录片带回台湾播放,但遭到了台湾当局的阻挠。台湾的五个机构一起劝阻他放弃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如果不拍摄,可以选择三家电视台的任意时段做综艺节目。
但凌峰没有放弃,即使后来遭到封杀,也没有改变他的想法。他走遍中国的山川大地,完成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拍摄和制作,让台湾的老兵们看到了故土的变迁。
1949年,上百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及眷属相继逃往台湾岛。为了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居住压力,国民党兴建了像城中村一样的眷村。
许多居住在这里的老兵,终生没有结婚。等到开放探亲时,很多人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乘坐飞机。
56岁的高秉涵受大家的临终嘱托,在20年的时间里,陆续将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带回了大陆的老家安葬。
签署《金门协议》
04 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
1987年,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往来迅速发展,台湾岛内兴起了大陆观光热和通商潮。
涉及两岸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和纠纷,甚至是犯罪活动时有发生。由此衍生出很多问题,都需要台湾与大陆通过协商解决。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因体弱多病而去世,蒋家父子统治台湾的时代自此终结。4个小时后,时任其副手的李登辉宣誓继任。
1990年7月22日,福建平潭的渔民在码头发现搁浅的“闽平渔5540”号渔船。当人们撬开被钉死的船舱后,发现关在船舱里的26名福建渔民,其中25人已经死亡。
这些沿海渔民因为与台湾渔民做生意,被国民党军警抓捕,关在船舱里遣返大陆。在缺水、缺氧和密不透风的船舱里,其中的25人被活活闷死。
唯一的幸存者,因为发现船板上有个可以呼吸的小孔才保住性命。悲剧发生后,台湾当局惨无人道的遣返行为,遭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严厉声讨。
紧接着,8月13日,台湾军舰又撞沉大陆渔船,船上21人当即死亡。接连发生的两起惨案造成了46人失去生命。
由于事态严重,台湾当局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与大陆联系,最后确定由台湾与大陆红十字会进行谈判。为了加快解决两起惨案带来的问题,台湾红十字组织催促与大陆代表见面,担心拖下去会造成民情沸腾,提出了谈判的地点定在日本、菲律宾等国的要求。
但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韩长林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在第三方国家谈判。经过商议,双方将见面的地点定在了金门。
1990年9月11日,韩长林等五人乘船抵达金门岛。台湾与大陆双方红十字会在仁爱新庄就其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事宜进行了协商,并签署了《金门协议》。
谈判结束后,台湾当局为了解决相关问题,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由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辜振甫担任董事长,陈长文担任副董事长。
1991年4月28日,陈长文率团前往北京访问,寻求与大陆建立沟通渠道。这是1949年以来,台湾当局第一次授权民间团体与大陆进行公开接触。
当时的国台办副主任唐树备,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陈长文当即表示,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91年12月16日,大陆成立了官方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海协会可根据授权,与台湾当局有关部门和其授权的团体、人士接触,商谈并签订协议性文件。通过事务性、经济性的商谈,促进两岸的经济关系和人员往来,逐步推进和平统一的进程。
曾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担任首任会长,国台办副主任唐树备兼任常务副会长。
1992年2月底,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北京进行了首次商谈,但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海基会表示,没有获得授权谈一个中国问题,并提出了明显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
商谈结束后,海协会以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为核心,提出了三点意见。
1992年10月底,海协会和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的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讨论,两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著名的“九二共识”。为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举行会谈奠定了基础。
九二共识
1992年的8月,汪道涵邀请辜振甫访问大陆。8月22日,辜振甫表示,接受汪道涵的邀请,并提出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拉开帷幕,汪道涵和辜振甫在中外200多名记者的见证下握手,这是两岸高层人士40多年来的首次握手。
双方在会谈中坦率地陈述了各自的观点,就加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展科技文教交流,建立两会联系与会谈机制,确定两会制度性商谈议题等内容交换了意见。
1993年4月29日,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代表两会正式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文件,为两岸经济、贸易、文化及人员往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汪辜会谈”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会谈成果本身,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台湾舆论对此做出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两岸民间交流迈向制度化的里程碑,是两岸关系从对峙走向和平统一的重大发展。1998年10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汪辜会晤”达成了两会进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话等四项共识。
这之后,随着李登辉逐渐爬上台湾的权利顶峰,两岸关系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汪辜会谈
如果朋友们喜欢,还请大家帮忙点个赞,谢谢大家的评论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