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
以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景秀丽、风土人情迷人著称。自古以来就是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文化遗产的国家,母亲的故乡”。
绍兴周围隐藏着15处美丽的古村,一起看吧。
1东城高村
上虞永南乡,东清古村住在边山千年前梯田入口的右边。这里民风柔和古朴,胡同蜿蜒而安静,白墙和瓦瓦融合在一起,更难得的是构成了一幅格外干净、野风清澈、安静、安静、天人合一的画册。(自由。)
东城村位于上虞最高峰边山上的高村,有上世纪冰川和一千年梯田,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更加优美。
开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进入群山环绕的美丽山村后,看到了原生态的乡村美景。东清古村正好位于边山梯田入口,背靠层层梯田,地形宽阔,空旷,气势很大。
著名冰川石郎是由以“布”字形排列的“布”字形排列的三层重叠的巨大碎石构成的石钢。
海拔超过380米的东城村几千年来,山民一直以石头为邻居,伴随着山。民歌往往取材于当地,很有特色。村口的广场上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香树,粗大新鲜的树干,四周伸展的枝叶,说明这是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
东城村周围环山,翻来覆去,第四期冰川在这里留下遗迹,又有千亩千亩的千年梯田静静地等待着,石郎、石玉、石路、石阶是其最大的特色,揭示了古村非凡的历史内幕。
进入东城村后,当地村民自己用石头裸体建造的房子格外显眼。村民们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冬暖夏凉。
按照山建造的房子交错在一起,旧瓦、白墙和朴素的村民看起来都那么古朴自然。
2五府村
五府老街很有名。位于现在的驿亭镇五府村,以前五府作为“镇”存在。根据《元丰九域志》册5 《两浙路》,宋代以前,尚宇只有一个镇“吴富珍”。
伴随着五府几度的兴衰,五府老街也经历了繁华和萧条。经过历代发展,五部古建筑到上个世纪已经有一定规模,有一角、二寺、三岩、四庙、五庙、六壁门、七桥、八牌宪、九亭、十农堂。
mp;index=8" width="640" height="375"/>19世纪60年代后,五夫老街的祠堂、庙宇、牌坊、旗杆、文昌阁等被破坏,各种包含封建文化象征的古迹荡然无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老街上的年轻人逐渐走出这条老街,去开拓更广阔的个人天地。而五夫老街依然静静地留在原地,它略显疲态,但风韵犹存。
据介绍,1924年,弘一法师应夏丏尊之请,至上虞白马湖小住,期间曾到访五夫老街的法华寺,也在五夫老街上留下过足迹。
光阴荏苒,这条老街不仅记录着无数世事变迁和名人轶事,也留下了许多当地群众的珍贵记忆……
3 梅渚村
梅渚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富饶。
村内保留了宅前塘、更楼、庵堂、祠庙、民居
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有价值的古建筑,
其梁架用材硕大,楼阁轩敞,雕饰华丽,
堪称是一座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博物馆。
悠悠历史长河,梅渚人民在此孕育出了
梅渚剪纸、梅渚糟烧酒、梅渚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渚是宋代古村、剪纸名村、文化古村,
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
漫步在颇具文化古韵的村落中,
徜徉在沧桑的青砖、黛瓦间,
沉醉在古朴醇厚的民风里,
思古之情悠然而生。
3 斑竹村
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西麓,是古代天姥、天台和临海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称为“天姥门户”,是徐霞客栖游科考地,是当代竺岳兵提出的“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
村内古遗迹众多,古驿道、司马悔桥等标志性古建筑保存较好,惆怅溪依村而过,沿溪粉墙黛瓦,山径通幽,一派田园风光。
踏春访古,走唐诗之路,在此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励志励人,催人奋进。
4 南山村
天姥山下的千年古村南山村
碎石垒成的墙基犬牙交错,
久经风雨的粉墙斑驳脱落,
一景一物无不写下岁月的沧桑。
如今这个小乡村已形成了特色旅游村,
还有悠见南山、尚诗堂等民宿,
在这里,总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南山村的王姓人口占绝大多数,有王氏永思祠,古意悠悠。
5 崇仁六村
崇仁,一座美丽幽静的江南古镇。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虽然历经千年但风貌依旧。古建筑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以玉山公祠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台门就有100余座,台门之间用跨街楼钩连,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体现了先人“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遗风。
古镇的玉山公祠。玉山公祠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崇仁规模最大、建筑最精、保存最好的宗祠建筑。玉山公祠整组建筑雕刻精美,尤其是戏台,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是古戏台建筑中的典范之作。民国时期,玉山公祠戏台曾冲破几千年来女子不得登台演戏的封建禁忌,
当地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自南宋以来,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地址:位于嵊州西面,距市区约11.4公里。
6 楼家村
楼家村位于嵊州市石璜镇西北部,距市区约18.0公里。青砖黛瓦水墨画般的古村落。
走进楼家,随处可见连片的池塘和穿村而过的溪流,一代代的楼家人傍水而居。青砖黛瓦白墙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排列着,完整保留着街巷割据体系和空间形态;村中清代抚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建造的古建筑群落绵延至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7 华堂村
位于嵊州市东部的金庭镇,距嵊州市区与奉化溪口均为25公里。
华堂古村四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古称藏龙卧虎之地,佳境叠现,气象万千。
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书圣王羲之慕金庭山水之胜,带妻携子来此隐居,六年后谢世,建茔于瀑布山南麓。书圣后裔世居金庭华堂,聚族而居,绵延1700年,遂成胜景。
南宋初年,王羲之29世孙落户华堂村,自此后,王氏家族在这里落地生根。宋、明、元、清,朝代的更迭,带给这座古村的是不同的建筑文化。它们在岁月里交融、保留,形成独特的华堂遗风。华堂古村是王羲之后裔世居之所,王氏子孙多擅书画,书画悬于厅堂,供人品赏,故其宅有“画堂”之称,后因其屋舍精丽,山水清妙,“画堂”易名为“华堂”。
古村地处卧龙山脉、毓秀山和平溪江的环抱之中,群山青秀翠绿,峰前溪水环绕,与山水相互映衬,构成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和谐文化。走在石子铺就的小巷中,徽派建筑随处可见,青砖灰瓦,庄重素雅,富有古老乡土民居特色。村前有一条平溪,溪上架有一座长约40米,建于清代的5孔石梁桥。
8 竹溪村
竹溪村以盛产竹子并有清溪为名,周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海拔400至800米,古村格局较为完整,文化积淀深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走过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沉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过窄街小巷,白墙黛瓦间的斑驳痕迹,诉说着属于岁月的故事。
村中古迹遍布,以旗杆台门为中心,周围错落有序地分布着老屋台门、壹丰台门等十多座保存完整的建筑物,构成2万多平方米的清代古建筑群。旗杆台门,相传为钱镠第30世孙、时称浙东首富的钱万象在道光年间建的,共有66间屋。走进这里,精致的雕刻、合理的布局、山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大气依旧,只是当年的繁华富庶不复。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檐护墙上那块用满文撰写的石碑。碑上“蕴玉含辉”四字是嘉庆皇帝妹夫、大贪官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为感谢钱万象救命之恩而写。这块石碑虽然没有落款却扬名天下,是竹溪村的镇村之宝。
9 斯宅村
斯宅村位于诸暨市东南部,东部接嵊州市,东南毗东阳市,是一个典型的山里古村落。东白山群峰逶迤层层峦峦挤压到这里,稍稍松了口气,留下一片平缓狭长的溪地。村前一条小溪流过,在两岸苍翠林木的目送下,远远地去到山外的世界。 山村千柱屋巨大,合围式的建构围起了一个家族、一个村庄。其实,合围是对外的。大宅子把生活、繁衍安静地揽进门内,晴不见天,雨不湿鞋。
地址:诸暨市东南部,东部接嵊州市,东南毗东阳市,距离市区中心26公里
10 十四都村
清《光绪诸暨县志山水志》载:“五泄溪……经横头店,又东流经西墙弄,出同善桥,又迤北流绕避水岭,岭在溪南,南通藏绿坞。周师濂《登避水岭入藏绿坞诗》:‘……万绿藏一坞,清翠扑衣冷;别有小天地,室庐与之静……’。岭旁一峰崛起,俗称将军峰,亦称五泄第一峰”。
地址:十四都村位于诸暨市五泄镇东南部,距市区约14.3公里
11 溪北村
溪北村村前化泉江,村后青山,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典型的江南山乡,也是古建筑荟萃之地,以大量明清古建筑民居而负有盛名;“省重点文保单位”新一堂为代表的溪北明清古建筑群,规模恢宏、构筑精美、保存完好;传承了一方水土的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
地址:溪北村位于璜山镇西面,诸暨市区西南20公里处
12 次坞村
次坞村历史悠久,风光绮丽。一样的好山水,流淌到这一脉,仿佛更多了“千山环翠毓灵秀,万壑争流式廓基”的清韵出尘。现今的次坞仍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共有62处之多,有不少的古民宅、古井泉、古桥、古道、古渠等,交错布局,风姿独存。
地址:次坞镇地处诸暨市北部最边缘,与杭州、萧山接壤,距诸暨市约21.0公里
13 边村
边村,貌不惊人的村庄里藏着一座古建筑瑰宝边氏宗祠,其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木雕部分在东阳木雕如火纯青的浙中一带也是首屈一指的,而最为壮观的是祠堂中的那座古戏台。
“边姓源于商,百家姓为陇西郡,本族来自河南。始祖仪三公上六代祖边英为北宋郡马,五代祖边肃为工部尚书,其父应隆公护驾南宋康王定都临安,后居松门。始祖心喜山水,见本源清秀,逐定居本源。历八百余年,繁衍后裔已卅代,江南边氏多出于本源,现有聚居村落十余个,人口逾二万,后裔遍布全球”,“边村素有‘一里三大桥,十庙两祠堂’之美誉。
小祠堂建于明末,因年久失修而拆除,尚存部分雕刻件。大祠堂建于晚清,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并经过多次社会动荡尚保存如此完好而闻名,入选为上起东汉,下迄晚清全国九家包括坛、庙、祠艺术珍品。该祠的门厅、顶棚、檐廊、梁架,特别是戏台更有高度的评价。是江浙一带晚清建筑之瑰宝。一九八九年列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
据悉,边村边氏创基之始祖是边谨。边谨大约生于1164年,宋光宗朝(1190-1194)仕承奉郎,他卒于1225年。1222年他虑遗绪失传,征寻经理往牒,修宗谱,并请魏了翁作序。固知,边村建村时间不应晚于1222年。
14 冢斜村
流水潺潺田园风光的古村落。北有大龙山,西有象鼻山,南有轰溪山,群峰拱卫,高低错落。小舜江北溪,从古村西北向东北绕村而过,溪水蜿蜒、流水潺潺。村前是一大片平坦的农田,呈现出一派美丽的田野风光。村中八成以上为“余”姓,余氏是大禹的后人,大禹有三个儿子,三子叫罕,赐姓为余,据余氏家谱记载,冢斜村的始祖余子陵是余氏第96世。村落中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较多,且保存较为完整,历史文化积淀浓厚。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距绍兴市区32公里。
15 紫洪山村
古建筑、古岭道、古民居、古树、古溪、古民风……这么多古色古香的遗迹会不会让你留下来细细考察?有没有让你身在其中,仿佛就是和古人对话?紫洪山村就是这样一个古迹多多的村落,至今尚存20多处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每处都有典故和特色。渐渐地,紫洪山村形成了特有的历史建筑文化。
地址:紫洪山村位于绍兴兰亭镇的东南部,离兰亭风景区约10里路。
古村记独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