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是战争的旅程,也是制造和验证各种武器装备的旅程。目前,最能承载霸主形象的大杀机非航空母舰自第一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人类对航空母舰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潜艇和飞机结合组成的潜水航母也在战争过程中惊险地出现了。
舰载机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擅长潜艇战争的德国人首先想到了把潜艇和水上飞机结合起来。1914年,想象力丰富的德国海军U-12号潜艇舰长沃尔特珀斯特曼首先想到了用自己的潜艇装载水上飞机轰炸英国的疯狂想法。这艘船排水量611吨,长57.38米,属于潜艇初期比较普遍的中小型潜艇。在与德国海军航空兵商量后,对方同意让该舰长试验一架机张10.40米、机翼16.30米的单引擎双翼水上飞机。
1915年1月6日,沃尔特第一特曼将这架水上飞机悬挂在U-12号潜艇的船头固定。潜艇从英国海岸到不到15英里的海面,乘坐水上飞机放下飞机,飞机从海面起飞后径直冲向肯特州的海军港口,炸弹落在一家花园里,没有人员伤亡。只是炸了草坪,炸了坑,打碎了房子的玻璃。U-12号潜艇与水上飞机会合后,绑上飞机,安全返回杰布吕赫港。尽管试验成功,飞机还是可以起飞,但飞机在航线途中被晾在甲板上,海水和湿气造成的腐蚀引起了很多问题,此外,在水面上晃动的方式也失去了潜艇的隐蔽性,因此德国海军司令部下令停止不看这个方案。
德国U-12号潜艇,搭载 FF.29a水上飞机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首次使用战斗机空袭英国本土。损失不大,但英国人大吃一惊。从那以后,新武器诞生了。这就是“潜水航母”或“飞机潜艇”。
当德军仁脑洞试图用潜艇运载飞机炸毁英国人时,“英国人”和德国人一起走,用潜艇飞机的组合来打击“德军”。1916年,英国设计了使用E22潜艇运送水上飞机以拦截德国飞艇的方案。从照片上看,E22潜艇可以通过姿态调整将自己提高到“抬头”,使水上飞机在滑向水面或回收时滑行,但这种飞机不能折叠。和德国的首次尝试一样,要浮在水面上。遇到的问题也一样。所以结局也一样,放弃了3354。
美国也注意到了潜水航母的用途,1923年将1920年服役的S-1号潜艇改装为潜水航母的试验船。这艘潜艇水下排水量为1049吨,比德国的U-12号潜艇略大,因此美国人可以在上面做更多的工作。例如,在舰桥外壳后面建造一个小型机库,存放折叠机翼后的马丁MS-1水上飞机。这艘潜水航母不参加实战,主要用于飞行试验和训练。
美国海军将S-1号潜艇改装成载机潜艇进行试验,水上飞机在舰桥包围舰的后面
在战争中搞笑的意大利人也没有闲着。1926年,意大利计划在“埃托雷61拉莫斯卡”潜艇上安装防水机库,使其具备搭载飞机的能力。因为意大利的航空公司开发了相应的Macchi M.53和Piaggio P.8飞机,但难度更高。
以后,英国人又于1927年改装了水下排水量为1977吨的M2号载机潜艇。其原型是比德国U-12、美国S-1更大的特种远洋潜艇。为什么说是特种潜艇?因为英国M级潜艇在设计初期是按照“潜水战列舰”的想法开发的。这种潜艇鱼雷武器有4个发射管,8个鱼雷,不多。但是舰桥前面安装了305毫米口径的战列舰主炮,后面又安装了一个76毫米高射炮。
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6c4840cf46464349afcf4abf925cc586?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5" width="640" height="373"/>M级潜艇建造完成后已经是一战基本结束了,没有赶上波澜壮阔的日德兰海战。皇家海军就在这些潜艇的基础上进行载机潜艇的试验。技术人员将舰炮的炮塔进行改装,拆除火炮,作成一个可以停放折叠机翼后的水上飞机的机库。1928年还专门为潜载水上飞机安装上了弹射器。
英国人专门研制了一款叫做“帕拉尔·皮托”式的轻型潜艇载水上飞机,机翼可以折叠装进潜艇的机库。水上飞机从弹射器上弹射起飞后,再降落在海面上,由潜艇的吊车起吊装回机库,完成起降流程。1932年1月26日,M2号潜艇因为事故沉没,后来打捞发现其机库门打开,飞机也停放在机库中,因此推断是在潜艇还没有完全浮出水面时打开了机库大门,导致海水倒灌而沉没。
法国人也不甘示弱,1929年10月18日下水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巡洋潜艇“叙尔库夫”号,用于破交作战。该艇排水量2880吨,全长121米,舰桥前部安装有一座装双联装203毫米重巡洋舰主炮级的炮塔,舰桥尾部也有机库,搭载一架贝松MB411水上飞机,主要为炮击进行校准,此外还带了一艘4.5米摩托艇,的确是母舰级别的潜艇的。
二战爆发后,“叙尔库夫”号虽然看上去威武无比,实现了“潜艇载机”的设想,但实际上并不好用,无论是巨大的舰炮,还是搭载的飞机,操纵保养起来都很麻烦,只算是潜艇中不成功的异类,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遇上德国陆军的闪电战,法国很快战败,“叙尔库夫”号巡洋潜艇于是开往英国避难,后经过英国维护改装后交给了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1942年2月18日在加勒比海与美国商船相撞沉没,艇上成员全部遇难。
潜水航母
现在把思路从西方带回到东方。德美英法在载机潜艇上的动作给日本潜艇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真正把“潜水航母”实战化的,还得数日本。日本的崛起比德国还要晚,总想在兵器方面搞点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实现弯道超车,“潜水航母”也是其中之一,跟欧美国家试一下就不玩了的态度不同,日本则是相当执着地在做这件事情,自20年代末期起,即开始了潜艇携带飞机作战的研究,进行过多次研仿试验,研制了伊-系列数十艘载机潜艇,希望将其用于跨洋作战。
这些潜艇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取得了不少战绩,比如“伊-19”号击沉了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母,“伊-25”号派飞机空袭美国西海岸森林,“伊-26”号重创了“萨拉托加”号航母和一艘巡洋舰,“伊-17”号炮击了美国本土等等。 “伊-58”号潜艇在二战中击沉了美国海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该舰正好完成运送原子弹任务返回珍珠港。不过代价也是惨重的,23艘潜艇除了 “伊-36”号活到战后被沉海处理、伊-58”号后来向美军投降外,其余21艘均在战争中被击沉。
1942年9月9日,抵近美国本土的伊-25号潜艇出动“零”式战斗机,由飞行员藤田信雄驾驶,轰炸了美国俄勒冈州布鲁克林镇附近的森林,为什么要炸森林呢?因为炸一个小镇也没多大意义,还不如往森林里扔两颗燃烧弹引发森林大火给美国造成的损失大,只是由于当天下雨以及护林员发现及时而未有战果,藤田信雄因此成为二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轰炸过美国本土的飞行员。29日,藤田再次出动,轰炸了另一处森林,但被美军发现,伊-25号决定不再冒险,收兵撤回,返航途中击沉美国一艘油轮,还阴差阳错地干掉了一艘前往美国交流访问的苏联L-16号潜艇。
伊-25号的战例证明了“潜水航母”对于日本的价值,受此鼓舞,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甚至希望日本潜水艇可以“静悄悄”地接近美国本土,然后给予其突然打击。在他的推动下,1942年5月,日本军令部下达任务书,要求建造一种可以搭载两架飞机(后来改为三架),续航距离不低于3.3万海里,可以到达地球上任意地方作战并返回,自持时间长达4个月以上的“潜水航母”,也就是后来的“伊-400型潜水舰”。由此,日本海军的“○五”造舰计划里加入了总数为18艘的伊-400型潜水舰。
这是日本海军潜艇发展的一道分水岭。此前,日本潜艇载机的主要任务是侦察和监视,但伊-400搭载的是攻击机,从一开始就以执行轰炸任务为主。在山本的设想中,这些潜艇可以破坏巴拿马运河的船闸,阻碍英美军舰通过。甚至绕过德雷克海峡北上,直接把炸弹扔到华盛顿去!
伊400型潜水舰的舰体全长122米,宽12米,吃水7米,水上排水量3550吨,常备排水量5223吨,潜航时则可达6560吨。水面速度为17.8节,潜航速为6.5节,14节水面航行时续航力为37500海里,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无论吨位和性能,时为潜艇之最。但如此庞大的身躯导致下潜极为耗时,长达1分钟;同时期的德国U艇则不超过35秒,自然会影响她的生存性。
伊-400的外观和结构十分特别,其舰桥和指挥塔的位置左偏2.2米,巨大的机库则右偏0.6米以平衡偏移的指挥塔,不对称的外形影响了潜艇的机动,左转和右转半径也不一样,即使以2节的速度潜航,也打7度的右舵才能保证走直线。一旦进水,保持艇体平衡更是困难。与典型潜艇的圆形横截面不同,伊-400的耐压壳体是左右两个半圆筒,艇身也就分成了左右两个大舱室,耐压艇体之间的开门结构设计的虽然复杂,但却提高了潜艇的生存能力。几十年后的苏联“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就采用了这种结构,伊-400在这一点上是比较超前的。
伊-400保留并增强了潜艇的常规武器,舰首有8门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0条533毫米鱼雷。宽大的甲板和舰桥也让该舰可以安装更多火炮武器。舰尾的1门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长甲板炮,舰首8具鱼雷发射管,指挥塔上1门25mm防空炮,机库上方3座三联装25mm防空炮。探测器方面,除了声呐外,还有一具13号雷达和一具22号雷达负责对空和对海探测。
伊-400型潜水舰搭载有3架爱知造M6A “晴岚”水上战斗/轰炸机。“晴岚”是专门为搭载于潜艇上而开发的机种,可携带800公斤炸弹或17.71英寸(450mm)直径的空投鱼雷。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长,直径12英尺的机库,可容纳三架折叠的“晴岚”。机库口延伸出一条85英尺长的弹射滑索,平时飞机被折叠起来放入机库,作战时依次拖到弹射器上展开机翼,加油装弹并弹射起飞。完成任务后降落在母舰附近的水面,由可折叠的起重机吊回舰上。
日本海军原计划装备18艘伊400型艇,每艘携带3架水上攻击机,这样可以形成54架的庞大机群,秘密潜入美国西海岸或者巴拿马运河,对其进行隐蔽攻击。与之前的水上侦察机相比,这一作战想定已经具有航母的味道了。但随着战事逐渐吃紧建造数量一减再减,而且制造“晴岚”的爱知公司在大轰炸中几近瘫痪,让潜水航母陷入没有飞机可用的尴尬境地。所以,从1944年12月第一艘完工到战争结束时也只有伊-400、401和402号三艘进入现役,作战目标也从最初的美国东海岸和巴拿马运河逐步缩回到南太平洋海域的美军驻地。
在二战的最后关头,4艘大型潜艇“伊-400”、“伊-401”、“伊-13”、“伊-14”号,共携带10架“晴岚”攻击机开始了攻击巴拿马运河闸门的训练。但是最终计划被否决,因为日本已经没有时间执行这个需要长时间奔袭的计划了。不过,特工队转而开始执行对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基地进行空袭的准备,这里有美军的水面舰艇,日军希望通过潜艇隐蔽出击,空袭美军舰艇,再创一个珍珠港奇迹。
1945年7月,伊400号和伊401号两艘潜水航母受命前往乌利西环礁,攻击驻扎在该地的美军舰队。7月23日,特工队向目标区域航行。为了躲避美军舰艇,这些巨大的潜艇尽量走曲折的航路,预计8月16日能够到达战机出击海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8月25日收到了天皇的投降命令。在激烈讨论后,投降派胜出。决定返回日本本土投降,此次攻击的总指挥有泉龙之助大佐则在401号艇上自裁。
这些深藏海底的巨兽不得不浮出水面返航,不幸的是,返回途中被美军舰艇发现并俘获。美军对该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立刻带回本土研究。为了防止苏联染指,研究一结束就击沉于夏威夷外海。至于402号舰,日本投降时正在港内维修,后也被美军缴获。1946年作为靶船击沉于长崎北方海域。
这些为巴拿马运河作战计划而专门研制的“水下航母”,未能发射一枚鱼雷、起飞一架飞机、扔下一枚炸弹,从此消声觅迹。
未来展望
伊400型潜水舰虽然没有战果,而且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她称得上是最接近实用化的潜水航母,是超越当时军事技术的存在。留下了潜艇攻击地面目标的案例,间接促进了弹道导弹潜艇的开发。在战后美国的早期飞弹潜艇上还能看到她的影子。美军还曾尝试过建造配备喷气式战机的潜水航母,但因技术难题无法解决,均遭失败。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进步,“潜射无人机”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潜射无人机具有隐蔽性好、机动能力强、空中中继通信能力好的特点,在安装侦察设备、干扰设备、进攻武器后,还可以遂行侦察、电子干扰、空中作战等任务。作为未来信息化海战的一部分,可以弥补潜艇在探测和通信方面的短板,有效提升潜艇的侦查感知、作战范围和生存能力,或对潜艇作战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潜水航母”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