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湿地被称为什么】湿地与生物多样性

资料来源:绿色中国

湿地、森林、海洋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共同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湿地为全世界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保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种质和基因存储库。同时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水和食物,而且在防止洪水、控制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池,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稀有水鸟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的肾脏”、“鸟的乐园”。

生物多样性是支撑地球生命的系统,是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他们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在地球表面无处不在,是地球环境亿万年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环境的创始人和维持者。生物多样性是完整、协调、浑然一体的,反映了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性,如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湿地是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在土壤被淹没的特定环境下,许多湿地的特征植物生长。湿地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拥有大量野生动植物资源,许多稀有水鸟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

水是生命的源泉和湿地的灵魂。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和湿地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缘分。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条件,为利用水资源服务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

中国湿地类型丰富

湿地是基因库

一个种族的所有个体拥有的所有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庞大的基因库。湿地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他们拥有的基因以及与环境的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阶段。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湿地生境、生物群落、生态过程的多样化、湿地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以反映在湿地分类中。湿地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我国湿地分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江河湿地、海岸湿地、人工湿地五大类。不同水文、地形、土壤、水化学、气候相互作用、湿地栖息地的多样性、高栖息地的多样性可以保证高物种的多样性,很多物种能够适应宽栖息地,这表明这些物种中存在高遗传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和生存保证。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空间和环境,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和繁荣。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后,湿地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湿地环境恶化,不利于湿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持续提供有形和无形的湿地产品。

二、物种多样性

湿地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其间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中国湿地生境类型多样,为湿生和水生生物物种创造了丰富的栖息地。中国湿地不仅有很多物种,还有很多具有中国特有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现有资料,中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76种,隶属于815属225科,其中苔藓植物64科139属267种,蕨类植物27科42属70种,裸子植物4科9属20种,被子植物130科625属1919种。湿地动物的种类也非常丰富。我国记录的湿地野生动物共有25目68科724种(不包括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微生物),其中鸟类12目32科271种,两栖动物3目11科300种,爬行动物3目13科122种,兽类7目12科31种。因此,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生态学,湿地都是最有价值、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三、遗传多样性

湿地生物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存储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中,湿地遗传多样性是指湿地生物个体、物种、物种之间存在的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包括种群内遗传变异,如种内明显不同的种群间遗传变异,包括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和DNA多态性三个方面。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基础,湿地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为多种多样的基因形成创造了条件。湿地有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依靠湿地生存,任何物种或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基因。湿地是重要的基因库,对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维持、生物的进化、筛选、改良可以作为商品的物种等具有重要意义。遗传多样性可以增加生物产量,改良生物品种,人类通过传统的育种技术和现代化的生物遗传工程,成功培育新品种,不断扩大作物的适应范围,提高作物生产力。

20世纪以来,全世界

地区湿地类型改变、湿地面积减少等现象的发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日益突显,湿地变化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世纪以来,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分地区的某些类型湿地超过50%已发生转变。就湿地面积变化来看,美国的湿地丧失了54%,法国67%,德国57%。其间,由于过度开发、毁灭性捕捞、污染与淤积,全球约有20%的珊瑚礁已丧失。由于过度排水、建坝和工业发展,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沼泽(位于伊拉克南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面积从10世纪50年代的15000~20000公顷减少到今天不足400公顷。而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全球约有35%红树林已经消失。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湿地。众所周知,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目前全世界还有22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所以说,保护湿地,保护更多更好的淡水资源,对人类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只有建设和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一共同的美丽家园里繁衍生息。

滩涂湿地

我国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我国湿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面积大,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纵横交错的湿地密布广袤的大地,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的湿地类型,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资料显示,我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我国有湿地鱼类1000多种,占我国鱼类种数的1/3。在我国所有的湿地鱼类中,内陆淡水特产鱼类种类达410种,占我国鱼类种数的14.6%。

为通过地方和国家层面的行动及国际合作,推动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签署,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现有172个缔约方。

中国政府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加入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通过推进湿地立法、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发布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和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不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立法工作,目前已形成《湿地保护法(草案)》,2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湿地立法。2016年11月《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印发后,出台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制度14项,指导各地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制定83项省级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五年来,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多个。

同时,按照湿地生态区位、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五年来,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64处;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的面积不断扩大,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十三五”期间,我国还不断加强湿地监督管理,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湿地监督管理范围,推进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修订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湿地公园的负面清单。期间还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开展了专项调查,摸清了全国红树林底数,并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长江、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湿地保护工作持续发力。

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令人欣慰的是,各地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共同勾画出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同心圆。四川邛海湿地加大恢复工程建设,使邛海水域面积恢复至上世纪鼎盛时期的34平方公里。云南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投入资金300亿元进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使得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2015~2019年,苏州市15个湿地公园内鸟的种类、种群数量分别增加46.2%、94.9%。

当人类懂得感恩,自然总能给我们更多的回馈。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给动植物提供了生活场所,更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地区因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利用有限土地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人类。没有湿地之美,人类也将失去心灵的激荡和对美的感知。因此,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看到原始的湿地之美,我们必须保护湿地,珍爱生命的栖息之所。(文/艾维 《绿色中国》2021.2B)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