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宝红
编者:这篇文章原刊登在2019年8月3日的《教学参考南站》公众号上。
作者在志工山万国文化广场拍摄
掐指算来,这次已经来到了第五个鸡公山。智公山真是座迷人的山。
时值盛夏,暑热令人刺痛。汽车一走上通往指孔山的道路,深绿色就面向脸铺天盖地。霎时间,人像鱼一样游进了绿色海洋。遮住天空的那绿色让你的心瞬间变得凉爽。
沿着不陡峭的山路往上走,随时可以看到竹子染上路两边的丛林。站在一个杆子亭子里的翠竹,在茂密的山林里突然增加了几个灵修和艺术。
明亮的阳光透过浓密、湛蓝的树叶缝隙,将点缀投射在光滑的柏油路上,与鲜明的绿色一起耀眼夺目。(莎士比亚)。
随着山路的升高,仪表盘上显示车外温度的数字不断安静地变化。直到下降到37、36.5、36. 29,汽车也到达了指孔山。这个时候是中午左右。
下车站着,人们全身都是无尽的绿色。(莎士比亚)。
举目向四周望去,一棵树高,直指蓝天。雪松、红柳、枫叶、雪松、栓皮栎、马尾、五角枫。
红杉是树木的绝色女人:高高笔直的树干是她纤细笔直的腰。细长而有规律的小叶整齐对称排列,形成蓝绿色羽状叶子。羽毛状的叶子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成了一根树枝。这么多鲜绿色的树枝又簇拥着,画出了雪松秀丽动人的样子。(莎士比亚)。
高大的树下有各种茂盛的灌木和花草。求盐木木、白杜鹃梅、灵山红、金鸡菊、米草。
这样,你从天空、空中、地面、从上到下都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绿色,即深绿色、绿色和鹅黄绿色。(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成功)有时有湖蓝色、粉红色和橙色的花,像捉迷藏一样进出。
人在这无尽的绿色和清凉中游走,不知不觉登上了保晓峰,嗓子和啼哭的公鸡峰被命名为显眼的——“鸡公山”。还记载了北魏桃园的《水经注》。
看着报晓峰,你只能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莎士比亚)。
但是,智公山最吸引我的是与此相差甚远。
从空中往下看,你会大吃一惊的。这座以避暑胜地闻名的山怎么能把那么多异国建筑露出一半呢?(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些建筑有欧式、美式、俄式、瑞典式、意大利式。特别是与苍山青岭相融合的红色屋顶。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建筑物大多是按地势建造的,用大材料建造的,宏伟、优雅、和谐,小巧、玲珑、奇妙、宗教色彩浓厚,或者像童话般浪漫,——真的是“万国建筑博览会”。(莎士比亚)。
很多建筑物的正门旁边都有对这座建筑物的介绍。建于1907年的小教堂,当时是鸡公山基督教活动中心,是信义教和其他宗教礼拜的场所。瑞典大厦,原瑞典联合学校学校学校,西方商人子女传授,中国人入学,又称西化学学校;为了沿着1912年建成的监理别墅跟随办公室地址,当时正在开封传教的沙纳斯每年夏天都来避暑。
马绍尔楼、丹麦建筑、美国建筑、挪威建筑……。
是的,一部智公山建筑史是浓缩的中华民族近代史。
1903年,美国传教士李立生、舒道格发现“鸡公山川青林厅,景色幽雅,气候凉爽,适宜避暑”后,齐公山开始卷入时代的漩涡。因此,从1903年到1936年到鸡公山避暑成为在华两人身份的象征。美国、英国、法律、俄罗斯等24个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和商人在山上建了别墅。很快,学校、教堂、医院、发达国家的银行、相互、邮政、电报电话局、网球场、游泳池等设施也齐全。有一段时间,齐公山上“十里风中飘扬着9面国旗”。
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西方人还将鸡公山分为“教会区”和“杨上区”,使外国传教士和杨上市人能够居住。但是,他们又不能离开当地老百姓。他们要为那栋别墅劳动,人们要用滑梯把他们抬上山,要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毕竟,他们划定了两地地势比较低的地区,让服务他们的人3354当地老百姓居住,这就是现在的“南街”“北街”村。
齐公山最终成为了“公共租界”。
在这个“公共租界”中,“美国大厦”最引人注目。
“巴洛克式对称型建筑”的这座建筑建于1910年,建筑物内设备齐全,有自来水、电灯等,条件优越。该建筑当时是“鸡公山美门联合学校”的校址,是为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外国传教士子女准备的学校。
>细看这座建筑,宏大的规模,巍峨壮丽的外观,红瓦的屋顶,精美的水磨石墙面,无一不显示出建造者的匠心。也许,当年他们从没有想到过,数年之后,鸡公山依旧会回到中国人的手里?
如今,鸡公山美文学校的教师、牧师和学生的后裔,每年都有人来山上寻根问祖。我想,他们在怀念过往的同时,也一定会感慨:今天的鸡公山,真是换了人间啊。
鸡公山上也有少量属于中国人的别墅:姊妹楼、盛公馆、刘子敬别墅等等。这其中,首推“颐庐”。
1921年,军阀吴佩孚手下的靳云鄂师长来到鸡公山上,发现这里的别墅大都是洋人所建,十分愤懑,他想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建一所压倒山上各国建筑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别墅。可是,这个计划却屡遭洋人阻挠。后来,是他命令部队包围鸡公山,架起机关枪,强行破土动工,才建下了“颐庐”这座被后人尊为“志气楼”的别墅。为了争气,凡是涉及“洋”字的建楼材料,他一概不用。
如今看来,靳云鄂先生的大勇之举确实值得后人敬重。然而,对于一个古老民族一个泱泱之国来说,不彻底驱走外侮,只是建下一座别墅,无论它怎样美观怎样压倒外国建筑,又能争得怎样的一口气?
志气楼,更是一座饱含无奈、悲壮意味的楼。
但,无奈也罢,悲壮也好,只要胸中有拳拳爱国之心,有殷殷爱国之情,人们便会敬他是个英雄。
时光流逝。此后的鸡公山,已不再是一个山野去处,而是始终与时代并肩,见证着这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1938年,武汉保卫战。时任总指挥的蒋介石在鸡公山上的花旗楼(原为英国驻武汉商人柏尔恩所建,后转售给美国花旗银行)主持召开“中原会议”,部署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花旗楼一楼的会客厅,直通“中正防空洞”入口,以便于蒋介石在紧要时藏身、遁逃。
如今的防空洞内,游客来往穿梭,络绎不绝——曾经的绝密之处,已然成了大众了解、感受和笑谈历史的景点。
不远处即是宋美龄曾经跳舞娱乐的“美龄舞厅”。门口内的地面上,以铜丝镶嵌的枣红色水磨石图案,显示出这座原为英国华昌洋行的别墅曾经的华美。踩着房间内的暗红色木地板,让人不由得去想象宋美龄当年的翩翩舞姿。墙上的一段文字“宋美龄生前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理念……不管世界形势怎样风起云涌,她一直坚持中国不能分裂”,让人对这位以优雅美丽著称的女子陡生敬意。
再往前走,是“韩复榘衣冠冢”、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山上,还有阵亡将士的坟茔。
是啊,那些奋力抗击外侮,为民族大义而战,挽救民族于危亡的人们,鸡公山不会忘记他。
徜徉在这座自然风景与历史风云交融的山上,不知不觉,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信步走向南街村,只见不大的街道上,灯火辉煌,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常。一个挨一个的农家饭店敞开了店门等候食客的到来。店门口的招牌上,并不美观的字体醒目地展示着信阳特色的菜谱:焖罐肉、酸萝卜炖老鸭、炖鹅块、野竹笋炒腊肉……笑容可掬的店主人,殷勤周到地招呼着客人。
真是活色生香,别样的迷人。
这些鸡公山的子民,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当年低眉顺眼地为洋人做服务时能否想到,终有一天,自己的子孙后代真正成了鸡公山的主人?如今,这些鸡公山真正的主人们,是面上含笑、眼中带光的。我想,他们的口袋里,也一定很有钱。
返回宾馆时,南北荷花池边,已是华灯闪烁。各色彩灯不断变幻着颜色,蓝、绿、紫、黄……五颜六色,流光溢彩,亦真亦幻。池水一边,就是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有卡拉OK的歌声自不远处飘来:“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激越,豪迈。
沉浸在这炫目而迷人的场景中,不由得,脑海里冒出方志敏先生的话:“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
多么敏锐的洞察力,多么精准的预言。
夜凉如水。每每有风掠过,高大的树木便发出“飒飒”的声响,沉静,欢愉,似在演奏一支抒情小夜曲。天上,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地上,路灯盏盏,散发出柔和的光,越发烘托出一种醉人的静谧、安详。
我想,此时的鸡公山一定入眠了吧?明天,迷人的她,又将迎来游人如织的一天。
作者李宝虹,郑州市51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获第七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评比第一名。多所高校特聘国培专家。在省内外做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和班级管理等类型讲座2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