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趣味生活

通感的作用

关于通感的修辞手法200字作文,通感的作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2、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3、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4、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

5、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6、其中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7、初读第四句,笔者马上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8、因为它们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9、郎士元诗中的那个“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受,不愧为神来之笔。

10、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11、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

12、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

13、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14、 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15、这不仅说明“通感”是外在感觉器官的相互转移,也能说明外在的感觉决定于内在的审美心理感应。

16、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

17、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18、 “通感”也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

19、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20、”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21、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

22、读者如果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

23、 “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24、“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

25、“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26、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27、 《荷塘月色》中有两例。

28、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9、”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30、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1、”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2、 《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3、”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34、 《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

35、 文章来源:《高中生》杂志。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