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发现的。王懿荣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看见有一味中药叫龙骨,他觉得奇特,就查看药渣,在上面找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图案。之后,他就把全部的龙骨都买下来,在每片龙骨上都发现了类似的图案。他确定这是一种文字,而且还比较完善。
甲骨文的发现历程:
1、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何时,尚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自北宋以来就不断发现商代铜器,当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2、在清朝光绪25年秋,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买了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于是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就是甲骨文。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的符号被确认为的商代文字是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