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关于电影《花木兰》的宣传,带着期待来看这部由赵薇、陈坤、房祖名等主演的电影。但观看过程中让我很难受,极度的煽情与媚俗消减了电影的整体气势,故事情节的离奇做作让人冷笑。我是笑编剧、导演的无知呢?还是笑商业片的煽情与媚俗?
在这里,我不做历史考证,从电影《花木兰》的情节出发,说说这部电影的煽情与媚俗之处。
花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电影的剧情是花木兰年迈的父亲体弱多病,木兰不忍心看着父亲去送死,所以替父从军。在古代,替父从军是男人的事情,其实花木兰替父从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她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一个女孩做出替父从军的决定绝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影片中的花木兰从一开始就遇到房祖名饰演的小虎,随后与陈坤饰演的文泰一起鸳鸯浴,这些情节真让人咋舌。一开始就有人知道她是女的,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下去,木兰还能在军营里待下去吗?随后安排木兰与文泰泡温泉,刚看到这情节的时候,我还非常不解,再往后看,疑团解开了。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为的是下一步的煽情做准备。这鸳鸯浴的功效确实大。先是文泰冒死救木兰,木兰落泪无数;然后便是在军营里谈恋爱,木兰与文泰一见面就流泪(落泪情节有十多处),文泰为了成全木兰,甘愿做木兰背后的男人,诈死换来木兰的崛起,用卡通的表现模式让一颗星星变成了文泰(满足年轻观众的要求,看到这里我笑出了声音:“哈哈”),……这还不算,导演到最后用了杀手锏,文泰割手腕救木兰,这一幕足以雷倒老百姓,吓死后来人。(看到这,我默默说了句:“这招真狠”)
整部电影都是鸳鸯浴惹的祸的话,那到最后只能一错再错。木兰主动说出自己女儿身,而得到北魏皇帝的赦免。从现代的角度来说,我要为这个情节叫好,真正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实现了男女平等。但从事实的角度讲,这简直就是瞎编,在当时,这可是欺君之罪,就算皇上有赦免的心,为了让满朝文武信服,也会杀了木兰。
最后,便到了煽情与媚俗的最高境界了,“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拥抱生命!”如此诗意的表达,不仅愚弄了老百姓,还雷倒整个影评界。
提一个希望:希望中国电影要有所担当,拍历史片要最大化的还原真相,要有社会责任感,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体现在电影里,西方的电影都是体现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的。这样为了票房瞎编,教坏了小孩子就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