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是指第九个九天,就是惊蛰节气,也是三月的天气。“九九”指从冬至日开始“一九”、“二九”、直到“九九”,这时节气已过惊蛰,春天已经转暖,万物复苏,天气晴明,故称“艳阳天”。如今一般讲的艳阳天是形容一种天气的词,意思是明媚的春天。
“夏九九”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它和“冬九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遗憾的是,它并没有被不断发展。其实“夏九九”的确生动形象地体现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九九艳阳天”里的“九九”不是指“九九重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极数,表示最多、最大,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则必将来临。”九九艳阳天“里的“九九”就是冬至日后的第八十一天,正值早春。
古代北方劳动人民的御寒条件比较简陋,并且由于冬季几乎不能进行农业劳作,因此老百姓们一般将冬季视作“熬”过去的。漫漫的冬季,为了消磨时光,劳动人民便创造了这个“数九”的方法,将漫长的冬天分为九个阶段,编成俗语,怡然自得,“数九”的风俗也流传至今。
扩展阅读今日是“冬九九”的九九天的头一天,难免不令人想起这首《九九艳阳天》。一边是“冬九九”,一边是艳阳天,看上去很矛盾哈。
九九艳阳天,祝您健康幸福,快乐似神仙;九九两重阳,祝您心想事成,梦想齐飞扬;九九归其一,祝您一帆风顺,家和万事兴!
九九艳阳天是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黄宗江作词,高如星作曲。《九九艳阳天》是超越一般电影的插曲,歌曲描写了冬九九结束时的初春美丽景色,成为纯朴、真挚、缠绵爱情的象征。而且歌曲结构简单,通俗上口,电影放映过程犹如起了教唱作用,观众看完电影差不多就可以背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