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财有道

【欧债危机】欧债危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 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文献来源:Mark Copelovitch, Jeffry Frieden and Stefanie Walt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uro Crisis,” in Jerry Frieden, David Lake & Lawrence Broz, ed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th,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17, pp. 252-263.

作者简介:Mark Copelovitch,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政治学教授;Jeffry Frieden,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Stefanie Walter,苏黎世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一、结论

1. 欧债危机实质上是欧元区内国家间收支不平衡所引发的国际收支危机。欧债危机的爆发主要由于a. 欧元区各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差异;b. 成员国之间缺乏财政政策的协调;c. 碎片化的金融监管机制;d. 缺少不实行紧急救助的可靠承诺。

2. 欧债危机不仅带来了经济后果,还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各国对欧债危机的解决是高度政治化的,围绕如何分担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负担,不仅在成员国之间,而且在成员国内部产生了政治斗争,这反过来影响了危机的有效解决。

二、危机产生与发展

1999年,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10年之后,许多政策分析家认为,欧元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它是稳定宏观经济的基石,并且帮助欧洲度过了2007-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这一乐观的想法在2009年末被证明是不成熟的。在2009年末,新当选的希腊政府承认国家财政赤字超出之前的预期并且远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SGP)所规定的欧元区国家赤字的上限。随后,全球主要的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虽然在2010年初,希腊政府实行了紧缩政策,但仍然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寻求外部帮助。欧盟成员国内部经过漫长的讨论最后于2010年5月通过了一项救助计划,与IMF一起为希腊提供金融救助,但希腊必须实行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这使希腊政府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除此之外,欧盟领导人也同时寻求其他的政策措施来应欧债危机,比如通过成立暂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提供 4400亿欧元来缓解欧元区财政压力;加强SGP并引入更强的监督机制。2010年12月,欧洲委员会决定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SM)取代之前的EFSF成为永久性的危机应对机制,为欧元区的国家提供金融援助。尽管有上述种种努力,危机依然持续发酵。欧元区的边缘国家例如爱尔兰和匈牙利相继面临财政危机,并且都接受了欧盟与IMF的紧急救助。同时,希腊内部对于紧缩财政措施的争论也持续不断,希腊退出欧元区这一选项开始首次被公开讨论。经过艰难的协商,希腊最后于2012年3月接受了第二轮金融救援贷款,价值1300亿欧元。随后,西班牙、塞浦路斯也相继接受了援助。随着欧洲经济的衰退,一些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一降再降,国内充斥着反紧缩政策的抗议,政策制定者能做的非常有限且对危机反应非常迟缓,欧债危机也进一步加速。

欧元样币

欧债危机也同样给成员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代价,在国内,实行紧缩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使得民众非常不满,激进的民粹主义政党实力崛起;而在欧盟层面上,政策制定者们也陷入改革欧元区的困境之中。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2012年6月,欧元区内各成员国同意建立拥有单一监管机制的银行联盟。欧洲央行也开始更多的介入到欧债危机的解决过程当中, 并实施OMT(直接货币交易)购债计划,允许欧洲央行无限量购买欧元区成员国主权债券。随着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陆续退出了救助机制,危机有所缓和。但到了2015年1月份,随着齐普拉斯和他领导的极左翼联盟成为希腊的执政党,危机似乎又面临着卷土重来的的风险。在极左翼联盟的控制下,希腊政府想要结束实行紧缩政策。2015年6月25日,在对希腊救助协议即将到期的情况下,欧盟"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国际债权人提出一份新的协议草案,同意向希腊提供第三轮贷款。但他们要求希腊继续实行紧缩政策。在此背景下,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决定于2015年7月5日就是否接受债权方的新方案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超过60%的希腊民众拒绝接受新方案,这给欧元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后,希腊政府还是接受了第三轮紧急救助计划以及更为严苛的附加条件。除了希腊外,总体而言欧洲的经济还是步入了一个恢复的阶段。从2015年1月开始,欧洲央行决定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通货紧缩的压力,但这些措施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欧债危机的源头,欧元区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欧债危机

三、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目前,经济学界业已存在的共识是,欧债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欧元区国家之间收支失衡引发的危机。由于缺乏最后贷款者以及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收支,危机又进一步扩大。因此,欧债危机实际上源于欧元区机制的缺陷。在欧元区成立后,至少有4个重要的问题至今还未得到解决。

1. 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差异

在欧元区内部的北欧成员国和欧洲边缘地区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宏观经济差异。北欧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边缘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并伴随着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其中,德国和西班牙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例子。在德国加入欧元区之后的几年,德国经济处于滞胀状态,然而西班牙经济增长迅速。然而,经过十年的紧缩政策,德国使得自己的制造业部门日益具有竞争力,并且重新成为了出口导向型国家。然而,在西班牙随着经济的繁荣,工资也迅速增长。结果是,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指数远远高于德国,也使得西班牙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除了这些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欧洲央行实施的单一货币政策,试图在北部和南部欧元区国家之间寻求一个中间道路。在大多数时期,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为3%,由于这一利率水平低于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国家通胀水平,因此使得边缘国家有很强的动力去向外借贷,而北部成员国由于国内经济的滞胀,也有很强的动力去借款给边缘国家,从而导致了大量资金从欧元区北部的债权国流向了边缘的债务国家,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刺激了边缘国家内部的工资和价格上涨,加剧了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除了希腊和匈牙利两国的政府以外,这些资金大部分流入了各国的私人借贷者手中,导致了非贸易领域(如房产业)的虚假繁荣。随着房价的上涨,借贷的动力就更强了,进一步增加了北部债权国账户上的盈余以及南部债务国账户上的赤字。在这一过程中,北部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难以阻止本国的投资者从边缘国家获得收益,而边缘国家的政治领导人也难以阻止本国人民从这种由债务拉动的经济增长中获益。最终,当经济泡沫被戳破的时候,那些债台高筑的国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欧盟成员国

2. 成员国之间缺乏财政政策的协调

如果成员国政府之间能够协调各自的财政政策,那么或许能减缓收支不平衡的趋势。比如,边缘国可以通过实行更加严厉的财政政策来限制社会需求,同时,盈余国可以采取更加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并限制资本流入边缘国。然而,出于下述几个原因,成员国之间并未协调彼此的财政政策,导致危机加剧。首先,在加入货币联盟的时候,成员国就放弃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同时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增加,因而成员国政府不愿意放弃对财政政策的控制权。虽然欧元区有共同的中央银行,但是成员国享有完全独立的财政自主权。其次,做出这一决定具有政治上的困难性,因为各国都能从虚假的泡沫经增长中暂时获益。最后,SGP的条款从未真正实行,在许多边缘国家,大量资本流入及其伴随而来的财政风险并未显示在它们的公共债务数据中,因为这些资本大部分流入了私人领域,反而增加了政府的税收。

3. 碎片化的金融监管机制

虽然欧元区很快成为了一个单一的金融市场,但是金融监管权依然掌握在成员国手中。碎片化的金融监管机制同时也使得监管责任划分不清晰,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易于冒险借贷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然而,国家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和金融机构都并不希望进一步统一金融监管,害怕这会削弱他们国内公司的竞争优势。

4. 缺乏不实行紧急救助的可靠承诺

欧元区内许多市场行为体都预期如果在某一成员国内爆发了金融危机,会迫使其它成员国对其进行紧急救助,否则将会危及整个欧元区的稳定。这一想法在欧元区内广为接受,尽管欧元区领导人和各国政府都坚持它们没有这类紧急救助计划。在此情况下,市场行为体愿意冒高风险进行借贷。

在以上4个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庞大的资本从北欧国家流入边缘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2007-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泡沫的破裂,最终边缘国家无力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欧债危机爆发。对欧债危机的解决是高度政治化的,围绕如何分担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负担,不仅在成员国之间,而且在成员国内部产生了政治斗争。在国际层面,盈余国(债权国)坚持债务国应该按合约强制实行紧缩政策以偿还债务,而债务国则想寻求债务减免以及债务重组。在国内层面,也面临着谁来承担代价的问题,而且这种冲突由于各国不能独立实施其货币政策而加剧。

四、欧债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在欧债危机中,欧元区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著名的"三元悖论",即当资本市场开放时,只能牺牲货币政策的自主权来实现汇率的稳定,这种牺牲对于民选政府来说可能有着巨大的代价,但是一国的财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内能变得非常有效,因此为了克服国内的政治压力,成员国政府不愿意遵循统一的财政政策。除此之外,受到固定汇率制度的限制,各国政府只能通过内部调整来解决收支不平衡的危机,但是这种内部调整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债务国会出现高失业率和资产价格的下跌,债权国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内部调整的手段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在此情况下,作为内部调整的替代选择,建立某种公共救援资金将会是一件广受支持的事,但实际上,这一决策的出台也面临着广泛的政治博弈,尤其是围绕哪些国家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获得多少资金的援助,不是所有遭遇危机的国家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此次欧债危机显示,作为短期政策的紧急救助计划已经成为一个长期的机制,欧元区成员国面临着如何应对这一长效机制的问题。除此之外,欧洲领导人还需要在保持财政独立性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政治上的取舍。

除了欧元区成员国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应对债务危机外,与之前的债务和金融危机相比,此次欧债危机还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特征:第一,以前对于危机解决机制的协商总是包括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而且主要是由IMF来担任救助角色,但此次欧债危机中,协调主要发生在欧洲国家之间。而且,此次债务危机中调整的代价主要由债务国,它们几乎没有获得债务减免,因而国内的失业率上升、生产率下降,而债权国则获得了大量的救助,其国内几乎没有出现消费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第二,此次危机发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其中货币联盟的建立与危机的发生密切相关。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不完整,虽然欧元区建立了统一的货币与市场,然而财政与货币权威却被国家层面与超国家层面的行为体所稀释。

编译:施榕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是哪一年,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启示”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