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明:《“数”说保险》因涉及较广、篇幅较大,将分成《保险的最大利益是“确定”》、《保险确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险确保“亲有所护”、“财有所承”!》三篇在《首席探险官》连续刊载。
“确定”是保险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利益,也是保险的本质、价值和功用!
那么,保险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确定”呢?
保险可以保证让我们“病有所医”——满足及时、充分的品质医疗需求。
保险可以保证让我们“老有所养”——满足与生命等长的品质养老需求。
保险可以保证让我们“亲有所护”——满足家人维持生活品质与成长的需求。
保险可以保证让我们“财有所承”——满足家庭资产安全有效传承的需求。
除了保险之外,难道其他方式或工具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吗?
100%“确定”才真有用!
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或工具来满足这些需求。
问题是,其他方式或工具会面临不能“确定”的窘境。例如:
我们可以选择透过储蓄储备医疗、养老等支出。
问题是,我们不能确定储蓄计划是否能落实?我们不能确定所储蓄的钱是否会被挪作他用?我们不能确定累计储蓄的金额是否足够所需?
我们可以选择透过投资(包含房地产)储备医疗、养老等支出。
问题是,我们不能确定本金的安全和回报?我们不能确定在需要时能否及时变现?我们不能确定所积累的本利是否足够所需?
我们也可以选择用法定继承或遗嘱进行资产传承。
问题是,我们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未曾预料的继承纷争?我们不能确定遗产税何时出台以及继承人是否能及时筹措足够的现金缴纳遗产税?如有遗留债务,显性资产又必然成为债权人追债的标的。
我们也可以选择在生前将财富转移、赠与给子女。
问题是,我们将失去财富的控制权,辛苦一辈子所积累下来的财富可能因为子女的不当投资、挥霍或婚变,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我们也可以选择家族信托进行资产传承。
问题是,家族信托的门槛高,对非超高净值家庭来说,可望不可及。倒是,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保险公司与信托业者合作,提供客户保单信托服务,适合所有殷实的中产家庭。
最后,医保和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满足我们品质医疗和养老的需求吗?
答案是:不能。
让数字说话吧!
中立、客观的数据应该比任何语言或文字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今天《首席探险官》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用最直观的数据,论证保险的四大买点:
满足我们“病有所医”的需求
满足我们“老有所养”的需求
满足我们“亲有所护”的需求
满足我们“财有所承”的需求
我们希望借此能让消费大众,对保险的价值与功能有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勉励同行,展业时必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与利益。因为唯有如此,你的保险事业才有未来可言。
永远记住:消费者的买点才是销售者的卖点。
进入保险四大买点的论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亮点与不足:
发展势头迅猛、成长空间巨大
产品价格平均下降20%
2020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进行了部署之后,在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人身保险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完成人身保险费率改革,主流产品价格平均下降20%。
市场保费规模坐2望1
目前我国已有3亿人购买长期人身险保单,被保险人接近6亿人,商业人身保险覆盖面达到42.7%。保费总量位以11%的占比,居世界第2。
瑞士再保险预计,2029年中国将占全球市场份额20%;有望在30年代中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 。
保险深度与密度落差大
黄洪副主席也指出,从渗透率来看,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拥有长期寿险保单,人均持有人身险保单数仅为0.8张。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率)和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支出)分别只有4.3%和430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GDP站上1万美元新台阶。按照先进国家的行业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保险行业将会迎来更快、更大、更成熟的发展,尤其在养老保险市场方面。
中国三地各擅其场!
大陆保险业在2017年以5414亿美元的保费收入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的保险市场;
中国台湾以21.32%的保险深度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香港以人均保费支出8313美元的保险密度位居世界第二。
从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大陆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成长。
保险这个具有无风险杠杆属性的金融产品将成为中国家庭满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亲有所护”、“财有所承”4大需求的重要且独特的工具。
阶段结语
为什么消费者需要借助保险这个具有无风险杠杆属性的金融产品以确保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亲有所护”、“财有所承”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在后续的两篇文章详加说明论证。敬请持续关注《首席探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