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财有道

【美亚保险报案电话】巨灾保险全面推进尚需时日

北京时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截至记者发稿,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超4000人死亡,近8000人受伤。此次地震不仅对我国航空业、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波及到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了尼泊尔、我国西藏地区20多名中国公民遇难。

地震发生后,我国各相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一方面在西藏受灾地区全面展开救援行动;另一方面,积极调配运力前往尼泊尔接回我国滞留旅客,并于危急时刻向尼方伸出援助之手。此时,我国保险业迅速响应,各险企快速启动应急预案。

80年未遇的尼泊尔大地震不仅让人们担忧余震难料,同时警示国人:我国应尽快构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以便大灾过后受灾民众获得更科学、更公平的补偿,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和人民经济损失。

保险业响应尼泊尔地震

据悉,受尼泊尔强震影响,我国西藏聂拉木、吉隆、定日、萨嘎、仲巴、亚东、拉孜、普兰等县受灾严重。截至4月26日13时,已致18人死亡、4人失踪、55人受伤,1191户房屋和1座寺庙倒塌,5828户房屋、54座寺庙、58座通讯基站不同程度受损,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每一次大灾面前,总会出现保险业参与救援的身影。西藏保监局得知此次地质灾害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各家保险公司通报情况,向西藏保险业作出保险查勘、理赔服务、参与抢险救灾等工作部署,同时明确要求:立即启动西藏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Ⅱ级响应,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全区保险业信息联络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西藏各保险公司积极配合自治区政府参加抢险救灾工作,要求查勘人员24小时在岗;各保险公司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调查核实灾情。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人保寿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中华保险、阳光保险、美亚保险、国华人寿、海康人寿、安联财险等数十家保险机构均启动应急预案和绿色理赔通道,纷纷实行无保单理赔、取消定点医院限制等,并开通全天候24小时报案和咨询热线。

灾后赔偿难抵经济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因地域广、自然灾害迥异,一直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巨灾保险制度。在采访中,有保险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发达国家,通常是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将商业保险机构无力承担的台风、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通过机制创新进行风险分担,在国际上,巨灾保险赔款一般占到灾害损失的30%~40%。”

他指出,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巨灾保险,保险公司均充当主要执行人这一角色,通过发挥自身在网点和专业能力上的优势,可加快巨灾保险实施,提高巨灾保险灾前风险管理水平和灾后补偿效率,以保险公司的商业实体性质,为使用再保险、资本市场等更多渠道分担巨灾损失提供了便利。

应当说,发达国家运用市场机制成功地将一部分社会管理、灾害救助等责任转由保险业来承担。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保险公司可借助其网络,在巨灾保险的销售方面和其他减灾措施方面,较政府的行政命令更为直接,更容易被百姓接受。为赔偿巨灾损失进行的融资安排,商业保险可发挥自身在精算方面的优势,同时使用保费的形式从百姓和企业手中为赔偿巨灾损失融资,更体现商业特性,较之政府的税收办法更能体现出百姓和企业在其中的权利,而非仅仅是义务。

据了解,目前国内巨灾保险赔款还不到1%。我国巨灾保障模式主要以政府救助为主,虽然政府救助的效率非常高,动员能力很强,但在救助过程中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未来保险的保障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较之下,我国保险业参与公共服务和灾害救助的空间还很大。

巨灾保险机制亟须完善

近年来,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已受到各方面关注。尤其在汶川、雅安、玉树等大地震过后,更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特别是去年保险“新国十条”对于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作出了明确部署。可以说,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地对于保险业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将标志着我国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的制度安排,意义非常重大。

今年2月,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部署2015年工作目标时提出,将重点推进巨灾保险立法保障,建立核心机制,在总结深圳、宁波等试点情况后,下一步争取在云南、广东、四川、陕西等地启动巨灾保险试点,争取到2020年将巨灾保险制度逐步纳入防灾减灾工作当中。

4月16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地震共保体”)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保险业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开展的有益探索,推动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标志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地震共保体是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提供地震保险服务、参与灾害损失分担的重要职能,具有改善居民保险保障需求、提升保险业协同运营管理能力、增进国家灾害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对于制度最终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巨灾保险制度作为非常复杂的经济保障与风险管理制度安排,涉及广泛众多的利益群体,其成功建立依赖于众多的主客观因素,如国民的风险和保险意识、巨灾损失历史数据的积累和风险图制定等。对此,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近日也表示,作为综合性保险,巨灾保险需要逐步推出,预计先推出地震保险,全国系统化推出尚需一定时间。目前地震保险的条例正在研究中,建立巨灾基金还需要依赖于财政支持、保险业保费积累等。

期待巨灾保险

早日“燎原”

张兰

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用生命的代价考验了一个国家的风险防范体系。4月25日发生的尼泊尔8.1级地震。截至4月27日16时,地震已经造成3726人死亡,超过6500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几乎毫无悬念,作为国家风险防范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巨灾保险随着此次尼泊尔地震的发生再次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如何构建巨灾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各参与主体的定位以及商业保险在巨灾分散体系中的作用等话题,也重新回到公众关注的视野范围。

尽管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这一制度真正破题起步却是近两年才发生的事情。2013年末,中国保监会批复深圳、云南为我国巨灾保险首批试点地区,首批两家保险公司的地震保险产品也随即进入报备阶段。2014年初,中国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再度发布消息,随着深圳、云南两个试点获批,上海、浙江、四川等地也积极筹划建立地区性巨灾保险机制,我国巨灾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展。

试点的获批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才是这一惠民机制真正“落地”的前提。作为我国首个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深圳市巨灾保险制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府巨灾救助保险。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用于巨灾发生时对所有在深圳人员的人身伤亡救助和应急救助。二是建立巨灾基金。在政府巨灾救助保险的基础上,由深圳市政府每年再另外拨付一定资金建立,主要用于承担在政府巨灾救助保险赔付限额之上,对居民进行人身伤亡救助和应急转移救助。三是个人巨灾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研发和提供相关保险产品并由居民自主购买。

地方层面的破题开局固然令人欣慰,但保险的基本原理即大数法则告诉我们,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才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也只有这样,保险业才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从而使在保险期限内收取的保险费和损失赔偿及其他费用开支相平衡。换句话说,只有承保的每类标的数目足够大,保险的作用才能够得以发挥。

然而与理论格格不入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突出的“差异性”问题。首先是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面临的巨灾风险不同;其次是不同地区的经济负担能力和保障需求不同;再次是城乡、城市之间的财产结构和保险需求存在巨大差异。除此之外,各地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也使得巨灾保险不可能一步到位实现全国“一刀切”。

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不得不确立了“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广”的发展路径。实际上,保险监管部门对于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也已设置了“三步走”的发展路径。第一步,2014年前完成巨灾保险的专题研究,明确制度框架;第二步,2017年年底前,完成相关部署工作,推动出台地震、巨灾保险条例,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第三步在2017年至2020年,全面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并将其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当中。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巨灾保险“第二步”的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4月1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正如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所说,这是保险业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开展的有益探索,推动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标志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地震共保体成立大会时也强调,地震共保体是保险业积极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探索,作为新生事物,从出现到成熟需要一个先起步、再完善,先发展、再改进的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继续扩大巨灾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巨灾保险的统筹层次,势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从中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巨灾保险也只有在试点中点燃“星星之火”后,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燎原之势”,进而充分发挥其促进防灾减灾、有效分散灾害风险、有力提供灾后损失补偿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固防线。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美亚保险报案电话,美亚保险电话人工服务,美亚保险中国官网,美亚保险中国官网,客服电话”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