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近年来,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方面,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愈加显著,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有效金融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安盛保险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过程中不断注入科技手段,构筑“保险+科技+场景”。对此,安盛天平首席执行官朱亚明表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应对方式的多样性,以分散风险、管理风险为己任的保险行业也应将自身角色与责任从灾后理赔向灾前预防延伸。
应对气候变化,保险从幕后走向台前
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承诺继续共同努力,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由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比利时的“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CRED)及众多高校联合发布的《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代价:过去20年的概况(2000-2019年)》显示,过去20年间,全球共记录发生了7348起自然灾害事件,远远超过1980年至1999年间的4212起;这七千多起自然灾害造成123万人死亡,带来2.97万亿美元经济损失,受灾人口高达40亿。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所说,气候变化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应对方式的多样性,以风险防范与管理为己任的保险行业在这场战役中责无旁贷。
今年7月11日,安盛牵头,联合八家全球性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成立了“净零保险联盟”,以实现碳中和为共同目标,加速向净零排放经济过渡,为应对气候变化尽己之力。
而早在2018年底,安盛集团就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子公司——安盛气候,参与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西非发展银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巨灾项目,为全球多个国家及大型企业提供先进的保险技术和产品模型,充分发挥气象指数保险的预警功能,实现灾前资金垫付、灾中救灾援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流程防灾减损;并通过提供一揽子保险计划,实现灾年赔付、丰年补充的全周期灾害管理服务。
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方面,气象指数保险优势显著,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有效金融手段:透明度高——以第三方天气参数为指数,减少了赔付时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纠纷的可能;理赔简便——灾害发生时无须现场查勘定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赔付;赔付迅速——节省保险公司核损营运成本,有效减少灾后赔付等待时间等。
与此同时,气象指数型保险天然关联气象站、气象雷达、卫星图像等天气数据,保险公司也可以以此为建立农业智慧气候平台,打造“保险+服务+风控”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在霜冻、暴雨、台风等天灾发生前提供农业保险风险预警服务,帮助农户防灾减损,提供挽回损失的正向激励,更可以通过降雨、温度等气候指标建议农业生产,推广智慧农业。
通过高科技手段,如太空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天空的无人机和气象雷达,以及地面的气象观测等,安盛气候采集到精细的气象格点数据,建立起精准的、动态的气候模型,并且积累了大量实时的气候风险与损失数据,为气象指数保险的精算、产品开发和风险识别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保险服务提供了实践可能。基于这类智慧平台和技术,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地块识别、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防灾减损的实时数据,赋能保险公司防灾减损,实现“灾前评估预警、灾中快速理赔、灾后迅速恢复”等从“赔付者”到“陪伴者”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方案。
构筑“保险+科技+场景”
具有保险+科技+场景特点的气象指数保险,同样在国内被运用于解决气候、巨灾、农业粮食安全等问题,分摊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今年7月,中国首单气象收入保险落户西北——由人保财险承保、安盛保险作为产品设计及再保险,承保地区玉米种植农户的3000多亩作物提供了842万风险保障。
通过对西北当地过往灾害气候事件进行历史损失、灾因分析、气候风险曝露等多维度的调研,安盛专业团队得出其主要面临暴雨、强风和冰雹等频繁气象灾害的威胁,将造成种植损失的灾因以天气指数型的方式纳入保险责任,量身定制了玉米暴雨、强风和冰雹指数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在天灾发生时依据气象指标第一时间给农户进行理赔,有利于种植户灾后迅速恢复生产,有效帮助政府和投保人分摊风险,平滑收入曲线。
凭借丰富的承保定价经验、大量成熟的灾害数据模型,以及针对标的风险设计准确保险方案的能力,安盛携手合作伙伴在国内落实了多个农业指数保险项目,对多种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户提供保障,在扩大高精度气象指数农险的覆盖面的同时,积累了智慧农业的数据和经验,助力保险行业实现灾年赔付、丰年补充的全周期灾害管理。
安盛集团董事长德尼 杜威先生表示,为助力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安盛集团关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做出7项承诺,包括减少碳排放,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业务模式,至2050年实现碳中和,开发普惠金融保险产品如绿色保险产品,将 ESG 核心理念与标准全面融入管理体系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