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颁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第七项中明确提出,振兴中西部教育,“部省合建支持中西部地区14所高等学校发展”。部省合建制是一种新的机制和模式,即“一省一校、部省合建”,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的原则,把这类学校列入教育部属高校序列,予以重点支持。
给学校加上教育部直属的名号,也就相当于对一所学校实力的直接承认。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十四所高校即属于部省建共高校。
这十四所高校都是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学科优势不足、尖端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的掣肘,本次获得“部省合建”的“金字招牌”,在获得省级财政支持的同时,也会获得国家级支持,同时也会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三所“双一流”高校对口支持。
在难得的机遇面前,哪所高校会抓住机遇,迎来更大的发展潜力?首先考虑地方财政和地域。没有财政支持,没有优质学生,学校没有声誉,无法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之路只能如同无源之水。
云南大学
新晋“双一流”,云南大学注定会收获更多的支持,各种政策会逐步发挥作用。云南大学原来就是西南地区教育资源最好的211高校之一,学风淳实,校园风景优美,学校的几大“基地班”:生态、生技、数理等,这些班的保研率相当高。目前云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并不高,与其“双一流”的“招牌”相比,“性价比”还是非常吸引考生。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的硬件资源非常好,本次迈进“双一流”队列,会带给河南八十多万的高考生带去莫大“福音”:终于可以报告本省的“双一流”大学。相信河南省会厚待这个“亲儿子”,会有比以前更多支持资金和政策,郑大也会利用机遇弥补自身实力的短板,为河省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新疆大学
新疆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本次进入“双一流”,表明国家对西部教育大开发的重视,虽然地处边疆,但借助本次国家级扶持,相信会成为中亚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一流大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疆大学的汉族学生和其它民族学生基本不在同一个班、不在同一宿舍,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
海南大学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开发区,省内高校较少。做为省内的唯一一所211大学,海南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很完备。但中间的一个琼州海峡,令海南大学失分不少,优秀的教师总会被交通更使用是、经济更有活力的北上广高校吸引。师资力量不足,海南又没有特别好的企业供海大的学子们去实习和接触市场,因此海大的学生竞争力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但海大的热带农林是绝对的强势学科。如何利用本次机遇创造更多的机会,需要海大费一点脑筋。
贵州大学
贵州原来是一个区域位置差、经济落后的省份,但近几年来借助大数据的东风,贵阳地区发展速度极快。贵州大学原来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是贵州地区水平最高的大学,但生源一直是本地学生偏多,造成贵州大学的学生整体视野偏窄,生活节奏偏慢。希望经过浙大的对口帮扶,结合贵阳的发展,贵州大学能够迎来新一轮发展。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山西最好的综合类高校,有两院院士“压阵”,有百余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山西大学的师资实力较强,学风和校风淳朴,但不是“211”是它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硬伤,这也是省内认可度高于太原理工、省外名声弱于太原理工的原因。
借助“部省共建”,原先无法改变的师资力资、教育经费等问题,现在都有可能去改善,学生也有机会去阔眼界、接触更好的资源。没有绝对意义的差学校,只有绝对不努力的学生。未来不遥远,就在通往灯火明亮的图书馆和自习室的路上,在乐此不疲的实验室里,在不知疲惫奔走的身影里。